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二章 希腊火(第1页)

&挥了极大作用的希腊火,不过杜睿更愿意给他起另外一个名字一一猛火油。

所谓希腊火,其实就是拜占庭帝国在战时所利用的一种,可以在水上燃烧的液态燃烧剂,主要应用于海战中,“希腊火”或“罗马火”只是阿拉伯人对这种恐怖武器的称呼,拜占庭人自己则称之为“野火”、“海洋之火”、“流动之火”、“液体火焰”、“人造之火”和“防备之火”等等。

人们知道这种生化武器,也是根据后世的一些文献记载,希腊火曾多次为拜占庭帝国的军事胜利作出颇大的贡献,一些学者和历史学家甚至认为这种希腊火就是拜占庭帝国能持续千年之久的根本原因之一,希腊火的配方在后世已然失传,成份至到二战之后仍是一个谜团,而据一些史记载,受希腊火所伤的十字军曾记述:“每当敌人用希腊火攻击我们的时候,任何勇武都成了虚妄,我们所做的事只有屈膝下跪,祈求上天的拯救。”

由此可见这种希腊火的威力,和在战场之上的恐怖程度,杜睿如今将这东西拿出来,也是迫不得已,《三国演义》当中就曾有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担心有伤天和,折己寿数,杜睿虽然不相信这些,但是却也觉得用这东西伤人,残忍了些,可是却也是没办法。

如今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在埃及行省的战争,拜占庭一方已经糜烂不堪,要是再没有改变的话,彻底失去非洲领土也是旦夕之间的事。

军事上的失败还只是一个方面,更让人担心的是拜占庭士兵的心理因素,这些曾经横扫了欧亚非大6的战士,已经被纵马弯刀的穆斯林杀怕了,不给他们打一针强心剂的话,这仗根本就没法再进行下去了。

不过皮纳尔似乎对这种东西的兴趣不大,连连摆手说道:“公爵阁下!我不知道你拿出来的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但是实在是太难闻了!”

杜睿一笑,知道不给他们亲自演示一下的话,这些已经习惯了列着马其顿军阵作战的罗马人很难改变他们脑袋里那种大兵团作战的思维。

“总督阁下!如果您看过这种流动之火的威力的话,您就不会轻视这小玩意儿了!”杜睿晃了晃手里的杯子,率先朝着外面走去。

皮纳尔虽然不知道杜睿要干什么,可还是跟着走了出去,此时外面也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大号的水枪被安置在了外面,张言硕正在一旁守着。

对于希腊火的配方和制作方法,后世知之甚少,原因在于拜占庭皇室的严格的保密措施。拜占庭研制和生产希腊火都在皇宫深处进行,身授御令又被牢固控制的加利尼科斯家族控制着整个运作系统。

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曾谕其子说:“尔宜照料以上诸事,尤须关切管中喷出之海火。倘有人敢问此机密,如寻常有奏问于朕者,尔当严词拒之。”

有关这种武器的所有事情都严格保密,甚至不允许用文字记载下来。所以后世可以征引的希腊文资料中的确少见有关记载,只有几位皇室成员留下了一鳞半爪的资料。

利奥六世皇帝在其《战术学》中指出,这种“人造火”用虹吸管喷出,而此管由青铜制成,放在战船的前端,能将火射向上下左右各个方面。士兵则用小手筒从铁盾后面放出火。

此后的拜占庭公主安娜科穆宁娜在12世纪初撰写的一部史着中,记录了其父阿历克塞一世皇帝在与意大利比萨人作战所用战舰上装备希腊火的情况。

她记载说:“皇帝知道比萨人擅长海战,因而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甚感忧虑。故此,他命令匠人用铜抑或铁,铸造起狮子或其它6上猛兽的头像,兽口要全部张开,然后把它们安装在所建造的每艘船的船头,让人一看到它们,就会心惊胆战。随即,他命人在兽口之中接上管子,以便正对敌人喷射火焰,给人以野兽吐火的印象”。

值得注意的是,她指出兽头是放置于每根馆子的弯曲部位,这同样说明它是虹吸管装置。

拜占庭人不仅对希腊火的配方极端保密,而且为了防止敌人窥探到相关的秘密,甚至很少在战争中应用之,宁可牺牲将士,非到紧急关头,不可示人以武器。

因此有学者认为这种保密工作做的如此到家,以致于几个世纪后,连拜占庭人自己都不再得知希腊火准确的配方了。

倒是拜占庭的敌人们,特别是深受其害的阿拉伯人,通过多种途径对之加以了解,最终掌握了希腊火的技术秘密。

事实上,后世得以了解拜占庭人关于希腊火的相关记载,也要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阿拉伯人的翻译工作。

不过,他们同样对这种武器的具体情况讳莫如深。参考这些记载,可以总结出希腊火的四大特点:它可以在水上燃烧,它是液体,它用类似于虹吸管的装置喷射,它很可能在喷射的时候出巨大的轰鸣声,并伴以浓烟。

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数“希腊人马克”在十四世纪所著《焚敌火攻》。此的第26节提供了一个配置希腊火的配方:“你可用此法制希腊火。取活性硫、酒石和沥青、煮过的食盐、石油以及普通的油,将他们共煮之,再浸沉之,提起并放在火上。如你愿意的话,可通过漏斗倾之,如前所述,而后点火。火将无法扑灭,除非用尿、醋或砂。”

根据这些资料,大致可知希腊火以可燃并且比重较小的轻质石油,俗称石脑油为主体,在制作时混入一定比例的硫磺、沥青、松香、树脂等易燃物质,通过加热而溶为燃烧性能极佳的液体,可以在水面飘浮和燃烧,并且容易附着在敌船或者落水士兵的身上。

后世1939年,德国学者豪森施坦根据此类希腊火配方,进行了模拟实验,取得了成功,但在解释起火现象时遇到了疑难。因为生石灰遇水产生的热,不足以使希腊火燃料达到火点,除非是直接点燃。因此还有学者认为,希腊火的确不需要点燃,而是触水即燃,这是因为希腊火的成分之中含有一定量的磷化钙,大概由石灰石、骨炭甚至尿液构成。磷化钙是红棕色或灰色结晶块状物,熔点约16ooc,遇水、潮湿空气、酸类能分解,放出剧毒而有自燃危险的磷化氢气体,在潮湿状态下能够自燃。

杜睿虽然不知道历史上希腊火的成分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却也不难猜到,无非就是原油、生石灰和硫这三种物质,然后在一大釜中加热。

使用的时候,可以用虹吸管中喷出,也可以盛载于陶器中,由人手抛出,像后世的手榴弹一般。而其原理是将希腊火不同的成份放在陶罐中,而当陶罐碎裂时,内里的成分混在一起,就有如一般喷射式希腊火的效果,希腊火当遇水的时候火势会更猛烈,主要作为海上兵器。

据传说,希腊火是在哦南公园668年被一个叫加利尼科斯的叙利亚工匠带往君士坦丁堡的。

加利尼科斯信奉基督教,曾在叙利亚的赫里奥波利斯城从事建筑业,在寻找和研究建筑防水材料时,对化学特别是炼金术多有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实验。

随着阿拉伯人的崛起和扩张,叙利亚成为战火纷飞之地,加利尼科斯便逃往君士坦丁堡,在途经小亚细亚地区时,他现了当地出产的一种黑色粘稠油脂可在水上漂浮和燃烧。加利尼科斯突灵感,产生了以之为武器的念头,并借助自己掌握的化学配制技术,进行了多次实验,并获得了成功。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