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九十一章 同室操戈(第1页)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又到了我们午夜故事时间,今天我们将分享一部长篇连载的科幻小说。在m国一个祥和的小镇上突然出现了一批怪人,他们没有痛觉,如行尸走肉,疯狂的袭击人类,有一天一名叫做李昂的年轻刑警奉命前往此地调查…”

车载收音机里播放着午夜广播节目,宋学文开着公司配的小捷达,送加班之后的夏菁回家。

“你说子奇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么复杂的故事提笔就写,中间卡文的时候几乎没有,而且还这么吸引人。”刚学会开车的宋学文和自己的天鹅正在努力的找话题。

夏菁揉了揉自己的肩膀,神态上虽然疲敝但是精神很亢奋“子奇确实是很有天赋,尤其是在写作上,想像力竟然可以这么天马行空,这次我们的杂志一定能打响名头。”

说完她侧过身子“对了学文,盛京滨城和春城那边的放情况怎么样?”

明明是适合谈情说爱的夜晚,但女神偏偏这个时候要聊工作,宋学文虽然无奈但也只好跟着往下讲“三个城市试水性质的各自投放了5oo册,一旦口碑良好我们就加大投放量。”

夏菁点了点头不再说话,车厢里只有嗡嗡的引擎声和广播里的主持人讲故事的声音。

剧情一点一点的推进,主持人的声音也开始变得低沉,当讲到舔食者出现的时候声线又突然拔高,宋学文都被吓“啊!”了一下。

怕在女友前丢面子,宋学文马上想换个话题盖过刚才的尴尬,结果他转头一看夏菁已经倚靠在车窗旁睡着了。

轻轻叹了口气,宋学文关掉了收音机,又把车放慢了一些。

两个人还没到那份上,他可不敢抱着夏菁上楼,那就让她在车上多睡会好了。

这样的夜晚,还有好多家里的小孩子趁着父母睡着悄悄的拧开了收音机,调到最小声后给自己下了定下了一个听半小时就睡的约定。

结果,好多孩子通宵没睡,一半是因为听故事亢奋,而另一半则是吓的睡不着。

第二天,老曲在上课的时候现好几个人都在打瞌睡。

一直捣蛋的窦得才就不说了,自喻为“好学生”的苗妙妙也打着哈欠,不光是他们两个甚至表现一贯乖巧出色的刘静秋也偷偷的用手拍着小嘴。

经验丰富的老曲这时候大概就知道应该出现能让学生们集体熬夜的东西了,上次这种情况生还是国足冲击世界杯。

源头很快被找出来,中午休息的时候,苗妙妙和窦得才平时水火不容的两个人竟然在看同一本杂志。

没办法,定价1o元的《雨过天晴》可不是3块5的《狐言》,大部分学生那点零花钱是不够的,钱不够怎么办,那就合买。

能把窦得才和苗妙妙两个对头变成拼单伙伴,可以看的出《生化危机》的吸引力有多大。

没收、罚站、检讨书,两人喜提老曲的三连装套餐,方子奇路过走廊还能听见两个人互相埋怨的声音。

放学的时候方子奇从自己的书包里竟然也翻出了本绿版的《雨过天晴》,里面还夹了张小纸条。

“看完记得还给我哟(*^_^*)”

没写名字只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但方子奇大概能知道是谁塞的。

刘静秋正在第一排轻轻的晃着自己的小手呢。

绿版的杂志故事情节要比广播午夜版快上两万字左右,方子奇自嘲这是最古早的会员抢先看。

国产僵尸题材目前还是清朝服蹦蹦跳跳的那一种,而且受众面相当狭小,《生化危机》题材上的新颖性掩盖了方子奇文字功底上的不足,而且他这次学乖了用的是自己口述的方式,具体的文字编辑工作交给从夏菁那借来的小编辑,成稿之后的效果果然好多了。

不光是绣城当期所有绿版《雨过天晴》脱销,盛京、滨城和春城三地的杂志也全部售罄,甚至其他小城市也有人主动来联系代理销售。

一句话,方子奇低估了这个时代人民群众对文化消费的渴求度了。

连续一个月,面对小说版的《雨过天晴》咄咄逼人的攻势,《狐言》那边的应对方式可谓昏招迭出,竟然用降价作为竞争手段。

也不想想,两本差了六元多的杂志会因为你少卖五角钱而把销量拉上来吗?

连续一个月的销量下降,那边坐不住了。

《狐言》编辑部,几个领导愁眉苦脸。

“养虎为患啊,没想到被自己培养的编辑给干掉了。”一位老领导叹道。

“要我说当初就不该拿掉夏菁《狐言》负责人的位置,就是有人着急上位惹出了这么个乱子。”有人马后炮说道。

这时候众人把目光都投向了坐在角落里《狐言》的负责人,那是之前和夏菁竞争的另一个主编。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关键是怎么扭转现在的局面,这个月的收入已经不能保证大家的薪水支出了。”有出来和稀泥。

“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就是不知道大家敢不敢干。”《狐言》的负责人突然讲话。

“这都什么时候了,有主意你赶快说!”旁边的老领导直接催促着。

“对面杂志读者粘性高,无非是夏菁找了个厉害的原创作者,我们把自己的故事品质提升上来不就好了。”

“这不废话么,有好故事我们早就往上登了,还用你说。”旁边人刚要喷被老领导拉住了

“说下去!”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的小说无疑就是武侠,这方面最好的肯定就是金庸、古龙的作品…”

“不行不行,我们是官办杂志,怎么能登这种明显没有授权的武侠小说,会有大乱子的。”老领导马上提出反对。

“金庸、古龙的不行,那么这本呢?”负责人拿出了另一本书。

“这是去年开始在港城和湾湾都非常流行的小说,而且据说是RB方面提供的稿子,作者没什么名气,甚至可能不是国人,我们抄这本书几乎没有风险。”

小说被摊开在桌面上,上面有两个字。

“诛仙”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