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章 知名度(第2页)

现在没钱请歌手,为了宣传短片,他迫不得已只有亲自上阵。

还好最终效果很好,有了租用的百万调音设备加成,专业人士帮助,他唱的歌比那些流水线上生产的爱豆可要强。

歌曲余欢用的是袁雅维的《说散就散》,歌词和意境较为符合故事中分手之后对前任的感情态度,同时又有足够的实力火起来。

随着短片和歌曲mV上传,这几天也有一些业务联系他。

有的是想签约的经纪公司,有的是广告,有的则是想买余欢歌曲的。

想要签约他的,全都被余欢以还在上学给拒绝了,买歌曲使用版权的,他还在谈。

只是这些人出的价格太低,最贵的也只有两万,便宜的才六千。

至于广告,余欢都推给了网站,让他们自己谈合作。

总算搞定了一切,要趁早去宁昊家乡那边,在拍摄电影前体验生活,学习当地的方言。

在这之前,余欢需要回家一趟,跟家里人好好吃顿饭道别,说下今年不能在家里过年的事情。

这次有二十多天没回家,平常每个周末他都会回家。

在外时间长了,回到家里父母都分外稀罕他,问东问西,问他拍戏录歌的事情。

至于去晋省拍电影,早前余欢已经说过了,现在还是多次确定,询问安全吗,询问具体地址,要求保持通话畅通等等,还要了宁昊的身份信息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听说了电影故事,知道拍戏投资不够,只能拍部录像电影,母亲就给他塞了六万块钱,让他们租用更好的摄像设备。

余欢想了想也没推辞,这代表家里人完全接受了他现在选择的道路。

电话里将此事告诉宁昊后,对方果然很是高兴,告诉余欢在晋省省会接他,租用更好的拍摄设备。

告别家里人,余欢在春运高峰期前,坐火车离开京城来到了晋省省会。

在电影厂租好一个月的设备,直接花掉了五万,然后坐车再到朔州怀仁宁昊老家南小寨。

算上坐火车的几个小时,这一路颠簸用了近十个小时,早上出,晚上才到。

宁昊和帮他拍电影的老同学们,一起给余欢接风洗尘后,休息一夜,便带着余欢开始熟悉当地风土人情,学习方言。

余欢适应的很快,把握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点,说的时候多加注意,便基本没多少问题了。

《香火》讲述了一个年轻和尚为破庙修佛像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就尽显窘迫和困顿。

一个年青和尚独自守着一座年久失修的老庙,就在春节前几天,和尚鞋子破的厉害,便将木棍下用来支撑佛像的布取来缝鞋,鞋补好了,佛像却倒了。

正月十五在即,和尚指望着能收上一些香火用作来年的生活开支,必须在此之前快修好佛像!

他骑着一部借来的自行车外出求救,找到了县里的宗教科、文物科,嗫嚅着“和尚不能没有庙,庙不能没有佛像”。

可是没有人愿意帮助他……,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各种更困难讽刺的事情等着他,经历各种挫折,和尚世俗圆滑后,开始违心骗人才凑够钱,修好了佛像。

结果因为当地要修路,小庙又即将拆掉。

看着墙上大大的“拆”字,喇叭中传来“阿弥陀佛”之声不绝于耳,和尚只能无语望苍天……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