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3章 善解人意帝(第1页)

熊孩子这种生物,天生就是为了坑爹这项伟大而神圣的工程存在的。

一个孩子熊不熊,不是看他她是不是过年的时候跑亲戚家里可着劲儿地作,见什么要什么,拿什么祸害什么。有时候,凡事不用操心,规规矩矩的,也能纳入熊孩子之列的。比如,颜神佑。

一听颜肃之说就要高职入京了,颜神佑整个儿都傻了。对哦,这样大的功劳扣到脑袋上,不升职简直没天理了

可是这尼玛才把家搬到这儿来啊再往哪儿去找这么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儿啊归义这地儿多好啊,地方又大,人又少,离京城还远,刚刚还掀掉了两个豪强。跟山民的关系得到了初步的改善,哦,还垦荒了,还把自家一千多户部曲拿来建坞堡了,坞堡都建了一半儿。对了,最要紧的是在这里开了盐田,还招募训练了当地几千士卒

总之,形势一片大好。根据地建设得有声有色,人民幸福指数直线攀升,归属感强烈。

现在要搬家傻子才搬

颜肃之这个情况,反正明儿上说,功劳全是他的,必须是要记一大功的。从军功方面说,封侯不难。颜肃之又有背景,在皇帝那里也算是挂了号儿的,稍一运作,就十拿九稳了的。你让个侯爷继续当县令这画风明显不搭啊

不是说有爵的人就不能做官,这是错的有时候,必须官和爵同时有,才是正常的。打个比方,丞相这个职位,一般干这一行的,都必须是侯爵以上。假设一人,水平真的够了,但是无爵,为了面子上好看,也要给你封个侯哪怕是意思意思给个食封几百的乡侯就为了搭配。1

当年楚丰出镇,就带着自己家祖传的爵位,兼领了刺州、都督军事等职的。现在的米丞相,身上有的还是个公爵呢。可人家搭呀。

到了颜肃之这里,爵位低了,那肯定是亏了。可一旦封侯了吧,这县令放在身上,那就显得怪异了。人家有了爵位,宁愿不当官儿,也要往京里钻,你这扎根穷乡僻壤的,这就奇怪了。要说守着盐场呢,国家允许你经营呀,你这么看着,又是为了什么呢

颜神佑的冷汗就冒了下来,吭吭哧哧地问颜肃之“那若咱们往京里走走门路,阿爹能领湓郡吗”县令做起来不太搭,若是郡守,倒也算凑合了。颜神佑没敢说领刺史什么的。第一,颜肃之又不是姓虞;第二,颜家又不是什么世家;第三,颜肃之又不是颜家的当家人。简言之,他势力不够。

可是一个郡守,总是可以的吧

颜神佑期待地望向她爹。

然后就被糊了一脸的恶意。

颜肃之一呲牙“你以为你是谁啊想让你爹做什么官儿,就能做什么官儿你爹能到归义县来,就是烧了高香了越往上的位置越少,盯的人越多,安排起来就越难,知道不好地方给你你不要,偏要归义这个穷乡僻壤,生怕旁人不知道这里有猫腻呢调任还算好的了,要是调进京,哼哼。”随时收拾好包袱准备杀出重围吧。

颜神佑急了“这还怪了我了吗”

是是是,不怪您,祖宗,您是功臣。这不是大家都急了吗颜肃之一见闺女急了,连忙举起手来作投降状“祖宗,我这不是找你商议么”

“哼。”

颜肃之苦笑,他这几天可忙得够呛。先是狂奔几百里,回来就是处理一系列后续,期间他闺女还猪一样地睡了两天,把他又吓了一回。一连数日,忙得脑子都不够用了,怎么着也要找个人来商议一下罢左看右看,最可信的就是闺女了。

颜肃之好声好气地道“不是怪你,没有你,如今还不知道蹲哪儿说话呢。再说了,这么大动静,想瞒也瞒不住呀。”

颜神佑嘟着嘴巴,翻个白眼“要不,赶紧送信到京里,跟阿婆说一说罢。她老人家在京里,情势比咱们熟。”她脑子也比你好使啊有些人,哪怕你不喜欢她,也不可能忽视她的存在,在有事情生的时候,你还得承认,她最让人安心,还是要找她去。

颜肃之沉吟一阵儿,终于颓下双肩“也只得如此了。”说心里话,他虽然承认楚氏先说,

颜神佑摸了摸下巴“或者,还可以上表,说是防贼嗯,海贼什么的,据说还有呢。您不把他们都剿了,誓不回还”

颜肃之伸手弹了闺女脑门儿一下“这还用你说我早上表了,只怕朝廷要派员来助战,又怎么办”

“哦,咱没钱,”颜神佑说得相当顺溜,“归义这么穷,怎么养得起兵嘛再派兵来,就要征调粮草,太不划算了。不如阿爹就地征兵”

颜肃之道“这个我也想着了,只怕不一定顶用呢。”是呢,未知的要素太多了,以前在京里,楚丰要给他安排个职位,都没有指明了的,也就是列几个差不多的职位,看哪个凑巧了就是哪个。如今指定了某一职位非要不可,难度就上升了。

父女俩对看半晌,颜肃之突然“嘿嘿”一笑,把脸一歪“大不了,我就不走了。”

颜神佑用景仰的目光看着这个无赖,心说,你行的是啊,封侯了是吧领了。给官做,不做就窝在这里了。

颜神佑为这么个简单粗暴的决定给惊呆了。

既然确定了这么个方针,颜肃之就火地行动了起来。先,他得把在当地招募的这些士卒给安顿好,可不能白白便宜了继任者。其次,他得把自家坞堡给修好了。再次,牛、羊两家的遗产,他也决定不要脸地伸一把,多揩点油水下来对了,跟山民必须加快增进了解,赶紧的,借感谢为名,再问候一下。

多管齐下,颜肃之忙了个人仰马翻。

方章看在眼里,以为他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虽然行事风格与甘令不同,但是用眼也能看明白,他确实为百姓办了实事儿。

落到卢慎眼里,又是另一种不同了,总觉得摸着了颜肃之的脉了呢。于是他也鼓起劲儿来,跟着忙上忙下。颜肃之看在眼里,过不几日,便对他道“若我走了,你可愿随我一道”

卢慎笑道“郎君舍得此处便是天下太平,想走,好歹也要过个三、五年再走罢”

颜肃之道“只怕不由人。”

不想卢慎比他更狠,道“我有一法,不知郎君愿不愿意去做成与不成,只在五五之数。”

这人就是这样,不用自己亲自去做的时候,总是理智冷静的。当然,办法也会比较损一点。

颜肃之不动声色,问道“大郎有何可以教我”

卢慎忙躬身,连道不敢,而后道“听闻郎君是与水贵人家有隙,才到归义来的”

响鼓不用重槌敲,颜肃之一点就透“你是说”再挑衅啊

卢慎道“甭管什么道理,找一个,参上一本,也就是了。郎君还能得到直言极谏的美名呢。那水家,也不见收敛了多少,我在归义,也听闻他家奢侈无礼,十分不成体统呢。”

颜肃之道“圣上越谨慎了,只怕不至于为了水家而与朝廷起争执。”

卢慎道“是以要双管齐下。一面请郎君与京中斡旋,一面参上这一本。”他这是教颜肃之与京中亲友合伙演戏呢。

颜肃之道“这倒也是。”反正他本来看水家就有气,不单是为了喝酒一件事儿,这货记性特别好,还记得水家扣了郎中为难他朋友家的事儿呢。

两人摩拳擦掌的,又斟酌了一回信函与奏本的内容。由于颜肃之已经写信回京,请楚氏先代为周旋,这回要改剧本,必须跟京里先商议那么一下。先送信,再递奏本。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