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4章 123吾谁与归(第1页)

第124章123【吾谁与归】

皇宫北面的御街两旁大多是官衙,再往西则是大片宗室居住的宅邸,其中便有一座相对而言颇为宽敞的建王府。

李端子嗣并不艰难,但是平安长大成人的只有三位,长子李宗朝为皇后所生,时年二十二岁,封为陈王。

幼子李宗简同样是皇后所出,时年十七岁,封为建王。

李端对三位皇子一视同仁,并无明显的差别对待,倒是皇后对幼子李宗简更疼爱一些,不过也在可以理解的范围之内,没有达到溺爱的程度。

王府花厅,一身华服的李宗简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望着对面一个劲喝闷酒的李云义,缓缓道:“听说你前段时间被人气着了?”

李云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摇头道:“别提了。”

“真有这回事?”李宗简登时来了兴致。

三位皇子都没有插手朝政的权力,李端为他们每人都请来大儒教学,李宗简看见那些经义文章就头疼,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态,大部分时间都和李云义这等地位相差不大的纨绔厮混。

他性子较为骄纵,远不及两位皇兄沉稳,因为这个没少被皇后召去后宫训斥,但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皇后终究不忍对这个幼子太过严厉。

李云义放下酒盏,长吁短叹。

李宗简皱眉道:“婆婆妈妈作甚,你我之间何事不能直言?”

“倒不是信不过殿下,实在是说出来有些丢人。”

李云义一声喟叹,将那天矾楼生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最后感叹道:“我就是想结交边军的后起之秀,毕竟在京城很难见到如此勇猛的年轻人。他不理会我这番好意,反而将我当做洪水猛兽一般防备,真不知道去何处说理。”

“砰!”

李宗简拍着桌面,微怒道:“好家伙,这边疆来的蛮人竟然欺负到你头上了。”

“殿下息怒,一桩小事而已。”李云义连忙劝道。

李宗简摇头道:“这怎会是小事?这6沉不过是在边疆战事当中有些功劳,便不将伱放在眼里,若是再让他建立功勋,岂不是连本王都入不了他的眼?话说回来,你平素没这么好说话,当时这蛮人不给你脸面,你为何不让人教训他一顿?旁人不清楚,我可知道你身边有几个绝顶高手。”

李云义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子并不笨,相反还有一些小聪明,便苦笑道:“殿下,他是奉旨入京觐见的功臣,我怎么能让护卫动手?就在此时此刻,这6沉已经进宫面见陛下,若是我的人在他身上留下点伤势,陛下怪罪下来,我家老头子不得先揍我一顿?”

“这倒也是,父皇肯定不喜欢看到这种事,总得给边军那几位大都督体面。”

李宗简有些牙疼,忽然明白这个玩伴长吁短叹的原因,明明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小校尉,偏生可以影响到朝廷中枢和边军的关系,真如刺猬一般浑身是刺无法下口。

他想了想,沉声道:“不行,总得帮你出口恶气。”

李云义连忙推辞道:“殿下虽是一片好意,但真的不适合出面,再者这件事也怪我自己考虑不够周全。”

“行了,咱们不说这些虚的。”李宗简摆摆手,缓缓道:“等父皇处理完这些事情,我找个机会将那个6沉喊来,让他当着众人的面给你斟茶致歉,如何?毕竟有父皇盯着,咱们不好做得太过,但是让他低头认错总不算过火,就算你自己不想计较,也得考虑一下左相的体面。”

“多谢殿下。”

李云义脸上浮现笑容,悠然道:“过几日我让苏大家好好准备一下,陪殿下小酌几杯,如何?”

“少来。”李宗简也笑了起来,没好气地说道:“上次听她弹奏一曲,也不知是谁往宫里透露风声,害得我被母后喊去训了半个时辰。再者你也不必装模作样,我又不是不知道顾婉儿和苏浅予是你的摇钱树,清倌人这三个字值很多银子,更是她们成为花魁的底气。你自己都不舍得碰她们一下,又何必在我面前故作大方。”

“虽然清倌人确实能赚到更多的银子,可若是殿下中意,那是她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李云义诚恳地说道。

李宗简悠然道:“我这座王府里最不缺的便是美人,何必去招惹什么花魁,平白惹怒母后。你要是真想报答我,不如找点有趣的乐子,上次那件事就办得不错。”

李云义心领神会地说道:“我明白了,殿下放心便是。”

李宗简脸上的笑容愈浓厚,又有些好奇地问道:“顾婉儿那件事,你真打算就此罢手?”

李云义脑海中浮现一张冷若冰霜的面孔,轻叹道:“不罢手又能如何?我去找6沉的麻烦,祖父顶多训斥两句,要是我再跟那个女疯子闹起来,祖父肯定会将我禁足几年。”

李宗简轻哼道:“这些边疆来的蛮人,一个个目中无人,早晚要收拾他们。”

李云义举起酒盏,道:“殿下息怒,将来总有机会。”

“好。”

李宗简眼中浮现一抹厉色,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

文德殿中,李端静静地望着思考中的6沉,并未出言催促。

“陛下,臣还是想回边疆。”

6沉最终还是给出一个略显固执的回答。

其实这种场面在君臣奏对中并不常见,绝大多数臣子都没有权利拒绝天子的任命,更何况是6沉这样年轻位卑的武将。

然而李端不是十多年前一意孤行葬送北地江山的先帝,这十二年里他面对纷繁复杂的朝堂格局,颇为艰难地披荆斩棘步步为营,早已养成倾听臣子意见的习惯。6沉也非宦海沉浮圆融自如的老官,朝气蓬勃和直言敢当是他给李端最深刻的印象。

李端微笑道:“你担心留在京城无法施展胸中抱负?”

6沉很清楚耿直和狂妄的区别,垂回道:“陛下,臣虽然立了一些微薄功劳,但那只是灵光一闪,而且要归功于萧、厉两位大都督的教导和提点。臣从小就没有读书作文的天分,连府试都无法通过,更不懂得官场规矩,而且性情鲁直不擅交际,留在京中恐怕会时常给陛下添麻烦。”

李端想起这个年轻人在矾楼的表现,不禁点头道:“你很诚实。”

6沉恳切地说道:“另外一点,臣于军事上还有太多需要学习的地方,如果能继续跟在萧大都督身边,或许臣能不断提升自己。陛下决意北伐,对于像臣这样在淮州边境长大的子民而言,这无疑是万分鼓舞的消息。与其留在京中,臣更想在边境冲锋陷阵,为陛下达成夙愿贡献力量。”

“很好,如果朝中大臣都如你这般想法,朕何愁大业不成。”

李端心绪微微激荡,目光再度转向木架上悬挂的地图,沉吟道:“方才你说江北两地,以你这次全程参与战事亲眼旁观的体会来看,哪边更适合作为突破口?”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