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二章 李杖子小学(第1页)

32、从皮杖子往沟外走2里地就是李杖子,学校坐落在吉祥寺前面,正好在村子中央。但现在,学校已经搬迁到村西头,整个学校面积也恭让给了吉祥寺。

全班共有4o多个同学,皮杖子除了小姑皮永英,四伯伯皮永海还有东院的皮永刚,比我大1岁,西院的皮永从比我大2岁,他们也报了名,同分在一个班。

早晨上学都是各走各的,谁也不招呼谁,谁也不等谁。四伯伯、小姑我们本来就住在一个院,然而,十回有八回碰不到一块走,可能是因为各家吃完早饭的时间不一致。孔杖子在我们沟里1里地远,黄文江分到我们班,村北面张家沟的张廷刚也分到我们班,但上学时也不经常碰不到一起,但放学时就一起回来了。剩下的学生就是李杖子本村的,刘杖子的、南沟、北沟的,基本上都不认识。但刘杖子我二舅的二儿子潘玉明分到我们班。

班主任是李杖子村的张洪善张老师。他满脸的络腮胡子,很威严,但看起来人很善良。看样子有4o多岁。爸爸说,张洪善是他的私塾老师,跟他念了2年私塾。真所谓机缘巧合,我们父子还都成了他的学生。

很显然,张老师是私塾先生出身,教学方式非同凡响。他上课除了拿着粉笔盒外,一米多长、比大拇哥粗的教鞭是永不离手的。学生把字写错,或者算术不对,就是教鞭伺候。轻者点点头信子,重者就是敲脑瓜壳。特别是多次提问不会者,那脑瓜壳敲得“叭嘎叭嘎”响。哪个学生也没敢哭出声来过,有的掉几个眼泪而已。挨教鞭最多的就是东院的皮永刚,还有二舅家的潘玉明。但他是很讲原则的,女同学一个不打。我也很侥幸,没挨过一回教鞭。

回家跟爸爸念叨这件事,爸爸说以前都是用板子,专门打手心,经常把学生手心打肿。看来,张老师还真是手下留情,法外开恩了。我想,这肯定是他教私塾时保留下来的风格,若不然其他老师怎么没有一个效仿的?手板子换教鞭可能已经是大有进步了,因为新社会大概是不允许体罚学生的。挨打的学生没有一个敢回家告诉,包括皮永刚、潘玉明,从来不敢回家说,因为心里明镜似的,说了肯定得不到好果子吃。家长肯定说:“打的轻,看你还不好好念书吧,花钱让你去玩的!”少不了还行许再挨一顿好打。当然,谁也不能摸摸脑袋瓜子打出包来没有哇,尽管同情也不敢摸,不敢问,这容易让人家产生幸灾乐祸的误解。要是听那“叭嘎叭嘎”的响动,以及他们从眼里挤出的金豆子看,肯定是得疼。

那时候,挨打的或没挨打的学生,谁都没从心底里恨老师,知道老师是为了学生好,恨铁不成钢,谁都没说过什么怨言。只是觉得这老师下手太狠点了,这都才多大的孩子呀,舍得这么下手!我们也想过,这教鞭是什么做的,为啥这么结实?怎么还不折,折了多好。不然,不论哪天行许轮着自己脑壳上都是保不齐的事,人认人,教鞭不认人啊!

现在,我们都老了,说起来不是笑话。当年,潘玉明那么笨,数学就是不会算,经常挨教鞭,我打算好好教教他。因为从小我就在二舅家玩,我们同岁,关系特别融洽。可是,咋教就是不会,最后我也放弃了,后来,他也没考上中学。然而奇怪逗乐的是,人家潘玉明当了大半辈子生产队会计,账目算得头头是道,数学非同一般。而我直到今天,上街买个菜永远算不出账来。人家开窍了,我的哪根大筋被栓住了。

我们上下、前后的村子,最远离学校3里地。虽然路程不远,但是除了沟就是梁。另外,那时候还有狼的出没,不是十分安全。有一次放学,我先到刘杖子找母亲,又返回皮杖子,天就有点擦黑,走到老道士沟口就出来一条灰色狗模样的家伙跟在屁股后,距离二、三丈远。我走它就跟着走,我站下,它也站下。我很害怕,十有八九是狼,因为在旁边一个没有人家的大沟里咋蹦出来一条狗呢?南沟的董宪云也在放学路上碰到过狼。

我始终没敢快走,更没敢跑,我杖着胆子稳步往村里走,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它仍然保持着那个距离。等我走到村口时,它不再跟踪而突然消失了,我回到家里出了一身冷汗。那时候孩子上学,从来没有“家长接送”一说,也没人想到有这么一说,所有的孩子都是”散养”的。

家长有家长的活,没有功夫管孩子上学的事,谁敢想到用家长接送,那不是笑掉大牙的事吗!就算在路上让狼叼走了,家长也不会知道。

但这也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你上没上学,家长也不知道。反正是上学走了,放学回来了,这一天上哪去了,鬼才知道。有时候在上学路上碰到一起,说”扇一会啪叽?””扇一会吧!”这就开玩,一玩就玩恋蹄了,结果闹了个迟到罚站。有时干脆就闹了个旷课。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