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上任咸阳(第1页)

贞观时期,中书令、侍中(门下省最高长官)、尚书令(皇帝兼任六部之),都是正三品!没错,所谓的正一品是官员退休后追封的,例如太师太傅太保等等没有实权!皇后和太子属于特等,高于正一品,这么说想必大家应该明白这差距了吧?隔着两三个等级呢!

郑丽婉给长孙冲和长孙涣这么高的位置,詹事正三品,詹事丞正六品!长孙冲这相当于,直接火箭飞到了正三品,长孙无忌现在是中书令,也才正三品!直接和他老子平级了可还行?!根本原因,在于长孙皇后开口,郑丽婉身为太子妃还是长孙皇后带大的,给长孙冲背后的长孙家直接安排了群臣之的位置,更多是考虑长孙皇后。

至于少詹事等正四品的,不可能继续给长孙家了,想都不用想。因为没道理,盛极而衰是常理,长孙家如今是贞观朝出了名的红人和受宠之臣,东宫不能再逾越了。这些把控,郑丽婉身为太子妃还是有的。

长孙皇后开口的原因也很简单,李承乾成人了,可以参政了,也结婚了,意味着稳重了。这时候不抓紧时机,让长孙家先入为主抢占先机,之后李承乾来可就不一定会有这种机会了。长孙皇后不能和成年的李承乾打感情牌,就好比皇后不能和太子打亲情牌,这血亏!所以,只能趁着这个刚成年、刚结婚的巧妙时机下手,而且需要让郑丽婉这个太子妃来,不让太子李承乾有任何外界干扰和不良的影响。

长孙皇后的这一套操作,既保护了李承乾身为太子不会遭受外界质疑和不满,也不会导致长孙家彰显跋扈和独占天家恩宠的现象。这也是为何郑丽婉提醒,除却长孙无忌外,不能外传的原因。这事情只能慢慢来,让大家慢慢习惯,换言之让长孙冲和长孙涣预定位置,但需要后续补上自身资历和贡献,最后名正言顺的公告天下和所有人。

怎么样?解释的够清楚了吧?细心吧?体贴吧?遇到作者这种大善人,诸位看官老爷有福了!什么?不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那这本书还有什么意思?直接别写了。

对于这些,咱们的小李同志,那是心知肚明,一清二楚。但他不反对,因为那是他妈!就这个原因,就足够了。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直观明了,通俗易懂。长孙皇后虽然不参政议政,但不代表自己没有那政治手腕和能力,不然也不至于把后宫上下管理的服服帖帖,一片欣欣向荣。

这是母子俩心知肚明,但不能拿出来明说的事情。有时候,一些事情不放在台面上,才是最好的,大家喜闻乐见,欣然支持的。

既然母子俩心知肚明,那李承乾这个大孝子为什么不主动给长孙家安排好未来的出路呢?其一,你直接给显得廉价。其二,历史上长孙无忌是什么样子,李承乾可是知道的,李治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处理长孙无忌。虽然,长孙无忌对待他这个大外甥和对待李治这个小外甥,态度肯定会不一样,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李治和李承乾差距差在不是嫡长子!长子这两个字,在古代的人们观念里,可完全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概念和存在。李承乾有过监国经历,而且年纪也不小了,想要拿捏也不是这么简单的。集齐了嫡子、嫡长子这两个头衔,李治本来就比原本的李承乾要缺少这些优势,俗称大义和名义。

长孙冲和长孙涣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长孙无忌后,长孙无忌手中茶杯直接滑落掉地碎了一地。长孙无忌眼神尽显惊诧,随即恢复以往。而长孙无忌这副样子,也让长孙冲和长孙涣有些不安了起来。长孙无忌可是朝堂出了名的重臣,红人、宠臣、贞观最强外戚。能让长孙无忌都这么大反应,绝对不简单。

长孙无忌起身来回踱步“皇后娘娘让你们做的,但却是让太子妃安排的?”

长孙冲和长孙涣都是频频点头“是的,父亲。”

长孙无忌又一次陷入了无言当中,走来走去,神色也是不断的变化。而这,更加让长孙冲和长孙涣两人感到不安了。

长孙涣询问道“父亲,难道...此事,有危险吗?”

长孙无忌止住脚步,思索了片刻“有,也没有。”

长孙无忌的话,直接让两兄弟懵逼了。这啥意思啊?云里雾里的。

长孙无忌沉声道“当今陛下是君,咱们是臣。可...太子呢?他是储君!这天下唯一一个与陛下相差一步的人,他也是君!天子,太子;国君,储君;中宫,东宫;还不明白吗?伴君如伴虎,你们现在随同的,也是一位可以轻易吃人的幼虎。”

“...太子自从那年仙师来渡后,整个人都变了。点名杜如晦、房玄龄、李靖为东宫三太。其中两人皆是与为父一般的天策府嫡系,李靖也是出了名的不蹚朝堂这水的老狐狸。老夫自认政务谋略,不输房谋杜断,然太子却从未与我长孙家有过丝毫交集。”

“换言之,在太子眼里,咱们长孙家还不如莱国公、梁国公、卫国公、翼国公值得亲近与信任。”

长孙冲疑惑道“父亲,这是为何啊?我长孙家与太子也有多少血缘关系,堂兄弟相称,为何在太子眼中还不如四位外姓国公?莫不是皇后与太子关系不和?”

“...太子并非与皇后不和,太子自幼仁孝纯深,对待皇后也是恭顺至极。至于为何如此刻意疏远长孙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咱们两家太近,其中又夹着你们姑姑这位皇后,太子不想因为长孙家而与自己的母后有矛盾的可能。”

长孙涣直接晕了“父亲,孩儿更不懂了。姑姑难道能不知道这些吗?”

“你们姑姑自然知道,乃至一清二楚。但你们姑姑也是出了名的心领神会而闭口不言,不然偌大后宫岂能风平浪静这么多年?今日,是你们姑姑为了咱们长孙家,开口了。对于你们姑姑而言,长孙家和咱们与太子相比,太子大过天。你们姑姑敢开口,大概也是因为太子成人、成婚这种契机,换言之太子已经快要参政和议政了。”

“以往太子故意不涉足朝堂,但如今可不行了。太子监国理政乃是大唐的传统,以此加强朝堂上皇权分量与话语权。而太子涉政,第一件事情就是东宫的运转。你们姑姑是一国之母,不仅与天子近在咫尺,也和太子相邻而居。你们姑姑为长孙家先入为主,抢占了先机。”

“之所以要让你们去见太子妃,而非直接见太子,也是你们姑姑平衡利害的考虑。让太子亲自下场和让太子妃代劳可不是一个份量,常言道天子一言九鼎,储君也是如此。太子妃本就自幼在宫中长大,常伴皇后身旁,身后更有太上皇、陛下、皇后、乃至是太子的四位恩师站台和认可,她代为在东宫安排两个位置,没人能说什么。因为,这就是太子妃这些年来的职责,朝堂乃至世人都习惯了。对外梳理天家外部人际,对内舒缓天家内部关系,天家得利,太子妃本人也水涨船高。”

“令你们不要声张和外传,也是考虑稳妥。你们只是预定了,而非坐了上去。太子自会给你们安排事务,积累政绩和阅历,将来名正言顺的坐上那位置。可如果你们坐不好,以太子的性格,也会直接把你们换到该待的位置上。因此,你们姑姑为你们谋取的机会,可不是万无一失的。”

“太子妃让你们告诉为父,也是让为父给你们讲明利害,以免出错,届时皇后、太子、太子妃三人都要因此而出现一些不愉快。损害太子与太子妃对皇后的亲情,这是你们姑姑绝不可能做的,哪怕是你们这俩侄子。”

“之前太子从四位国公那里要了许多人手,乃至陛下将咸阳县腾空,而且今日太子让汉王带人先行去咸阳,基本可以肯定太子从陛下那里要取了咸阳。虽然不知为何,但可以确定,太子未来要在咸阳办公理政,你们俩做好准备,主动争取机会跟着去咸阳,也算历练,搞不好也能学到不少。太子师出房谋杜断、李靖秦琼,文武兼具,能够说服陛下答应把咸阳交给太子,说明太子的确是有所把握和想法的。”

“是,父亲。”

长孙冲和长孙涣听了这么多,感觉脑子都转不过来了。长孙无忌这一套分析,蕴含的信息太庞大了!换个普通人,听这么多有几个能够记住?

在温柔乡歇息了一日的李承乾,择日就直接带着李渊一同赶赴咸阳县了。由于有郑丽婉的开辟,二凤也索性松口,安排了一千千牛卫随行。但李承乾不是傻子,二凤肯定还安排了隐藏的人手,那些人应该就是百司骑了。

抵达咸阳,李恪和薛仁贵就随同县衙所有官员出来迎接。

“拜见太上皇!拜见太子殿下!”

咸阳县衙安排的接风宴,并不奢靡,普普通通寻寻常常。但,李渊可谓是吃的十分舒心惬意。这也难怪,一是咸阳县位于天子脚下旁,二来李渊身处大安宫虽然吃喝不愁,但重在氛围不同。事后,李渊年纪的原因,李渊去先行歇息了,毕竟颠簸了一路,他老人家哪怕身子骨再好,也架不住年纪带来的衰老。而李承乾,也在县衙前厅见识起了所有当地的官员。

县丞-糜顾景、主簿-卫寻文、录事-晏春柳、佐史-公乘展阳、赵策、明非默。以上,就是咸阳县所有的官员了,当然,那些小吏不在其中。李承乾也不是白身上任,带有李靖安排给他的两名护卫,苍海亦、司擎洋两人。

李承乾坐靠带来的椅子,扫视所有人“孤也不和诸位废话了。如今,这咸阳县改姓李了,一切孤这个太子说了算。同理,孤也会用你们,用着顺手,那么东宫那边少不了你们的位置。究其本因很简单,孤的治理理念有所不同,若是你们能够跟上融会贯通,那么就是孤可以依靠的人才。”

“我等谨记太子口谕!”

“仁贵,你出任咸阳县的县尉,苍海亦、司擎洋你们辅佐仁贵便是。负责整顿当地府兵,主要是纪律和风气这一块。若有不识相的,一千千牛卫会协助你,给他们一顿教训。当兵就该有士卒的模样和精神,军令如山,服从,服从,再服从。当然,训练倒是大可不必,毕竟他们也就维系一下当地的治安罢了。”

薛仁贵“卑职遵令!卑职定不令殿下失望!”

“李恪,你就随行孤之身侧,多学多看多问即可。”

“多谢太子大兄!”

“你们也是,平日里若是对孤的政令有不解和疑惑之处,皆可开口,不必忌讳与担心。孤别的优点没有,唯独喜欢你们说实话。忠言逆耳,实话难听,无妨,毕竟人这辈子就这样,吃亏吃亏再吃亏,才能不断磨砺提高自身能耐。”

“我等谨记殿下口谕!”

李承乾“眼下就有头一件事务,需要诸位近期上心。李恪,孤给你的东西你安排好了吗?”

“是,大兄放心!臣弟已经按照您的嘱咐,将其全部播种下去了。”

“嗯,此物将来有大用。至于孤近期的头一个打算,就是设立官营作坊。其一,造纸作坊,此纸与过往不同,待到事后你们自会逐步了解。其二,印刷作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配合造纸作坊罢了。其三,孤要一个官营的炼铁厂,还有一个大型的铁匠铺,为的是后续展所需资金上一个保障。你们只管按照孤的命令去做,事后孤自会告知你们为何。”

“我等遵令!”

李承乾将有关活版印刷术的制作和使用方法、灌钢法、还有有关钣金甲,马蹄铁的方法图纸交给下面的人。李承乾要做的很简单,通过雕版印刷术增加书籍数量,以及通过炼铁厂扩大铁的产量,最好的办法无疑于熔铁,因此最好的方式肯定是灌钢法,经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展历程,中国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展做出划时代贡献。最后是铁匠铺的水锥,用来帮助铁匠们减小人力损耗,以及泥范模板,提高效率生产钣金甲以及马蹄铁。

喜欢承明之治请大家收藏承明之治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山里有道观

山里有道观

作品简介恭喜宿主,获得三清道长系统,日后您将以振兴道门为己任,任务失败则扌啪嗒刚刚好像有一只苍蝇?系统,卒。新书我真没想当巨星啊...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八零之好运暴富

八零之好运暴富

都说八零年代好,八零年代幸福指数高。对此,从末世穿越而来的梁好运表示双手赞成。只是她的新身份有点问题,三岁没了爹,四岁娘改嫁,克死爷爷奶奶,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她是扫把星投胎,谁沾上谁倒霉。张跃民体...

前妻有喜

前妻有喜

作品简介苏晗才睁开眼便被一纸休书砸懵了,还是净身出户。好吧,姐不是你的菜,姐默默走开。可肚子里的包子是怎么回事?又当娘又当爹,包子四岁了,半夜上门的男人怎么有点面...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重生七零致富记

重生七零致富记

王冬鱼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大霉,好不容易奋斗出头,结果闭眼回到解放前,还是和渣夫刚订婚不行,这婚必须离离不掉好吧,那就过日子吧,反正有上辈子的经验,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等等,渣男你什么意思什么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