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节(第1页)

本节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引申而言。国之乱,其原因在上不在下,下从上,民从君,天之理也。上无事而民自富,上无欲而民自朴,上无为而民自化,上好静而民自立,此乃不朽之理。民富国强,这是上君下民的共同心愿,上下同心,国又有何难治的呢?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此三句是论述生死的辩证之理。天赐人以性命,生以行天理,死以终天理。能明天理,遵行道德,方不枉来人世一趟,无愧做人一生。

为何言“民之轻死”?因为世人皆是“求生之厚”。所谓“求生之厚”,是指世人多是贪欲过甚,追求厚享,过度地享受生活。饮食不讲科学,狂食暴饮,荤腥油腻。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虫蚁蛇蝎,无所不食。在呑食那些该食与不该食的东西下肚的同时,也将大量动物携带的种种病菌毒素摄入体内,替它们背上沉重的业债包袱。

常人往往贪色不节,起居失时,操劳过度,身陷邪径。心为七情六欲所困,身为名利所缠扰,损福减寿,耗性害命,以致气血枯竭,疾病缠身,灯灭油干,终而性命分离而亡。本意是为了厚生,反而却得薄生;本来是想享受人生,反而落入苦生。这正是世人对生命辩证之理的无知而造成的悲哀所在。

真正的厚生、爱生,唯有修养道德,积善为福,体内自能产生良性变化,自会得到天地万物的呵护,自然能得生命之长生。

“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贪生者不能长生,此乃一定之理。人生来世,生命固可贵,道德贵更高。人有两个生命,一阴一阳,一隐一显,一虚一实,一主一次。世人多以肉身之生为生,而轻视了灵性之生;追求物质享受,以厚肉身之生,轻视道德而损害精神之生。形体之生以五谷蔬菜为养,灵性之生以道德为养,两者互为依存,相辅相承。常人多是抱着有形身躯为生,故厚而待之,而对无形生命却不识不知,任意践踏亏待。这种认客不认主的本末倒置,必然导致性与命的倾倒,最终两损俱伤。

贪生之人,私心重重,为了自己的厚生,不惜牺牲其它生命之生。为厚一己之生,不择手段,不讲道德,无所不用其极。贪钱财以富其生,求厚禄以贵其生,贪美色声味以快其生。兴豪华宫室,着华丽时装,贪口福世味等等,皆是为了厚养其生,以此求得长寿,享受人生。岂不知此类贪生愈厚,丧生愈多;逆理愈甚,丧德愈多。不仅精神毁丧,形体寿命也难长久。为厚生反而轻生,为贪生反而不得长生,这其中含有甚深的辩证之理,涉及到显隐、宏观、微观等多维科学领域,贯穿着自然大道生死顺逆的普遍规律。

求生太厚,适得其反,偏重于命,反害德性。重物质,轻道德,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命极大的不负责任,无疑是一条死路。这就是生命的辩证。故经言“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此两句是总结上文之义。

“唯无以生为者”,是说只有以无为自然之法养生,才是真正的厚生、贵生、长生之计。此句是与上句过分贪求享受的“求生之厚”作比较。“求生之厚”,是有心有欲的后天贪心。过分贪生,最终只能是事与愿违,越求越不能得。

“是贤以贵生”,只有遵循自然法则,无心无欲,先天用事,不贪求世味厚重,恬淡人生,这才是“贵生”的根本所在。“贤”是有道德、有智慧的意思。“贤于贵生”,就是有德之人,不贪世味之生,而是以道德为生命之本,以自然无为之法勤于养生。清静无欲,性命双修,这才是长生久视之道。

欲修长生,须识所生之本;欲求不死,须明不死之理。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之所以托生人身,是自然界给灵体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看各人能否能把握住这种机缘,通过修德、修心、修性、修命这“四修”,去改造自己的生命去向。能否把握住这种机缘,运用“为道日损”而逆修,积功累行,改造命运,再造性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人只知求生,但不明贵生之理,不信自然大道,故难长生。理不明则命不牢,德不足则性不稳,故尘生尘灭,万生万死,苦海沉沦,轮回不绝,无终无始,不知何日能真正觉悟而贵生?

大道须凭觉后参,未觉悟时则难参,永遭沉溺之苦,乃是必然。前人云:“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失人身再复难”。“万劫千生得个人,须知前世种来因;速觉悟,出迷津,莫使轮回受苦辛”。存命不必贪生,唯有存心养性,修养道德,恬淡世情,不为厚生之物而迁其志,不苛求厚生之物而累其心。放下贪心欲念,清静身心,无欲无念,以自然无为之法养生。不贪生,不怕死,坦荡面对人生,真诚奉献人生。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一个无私奉献社会的人,这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也才是真正的贵生。然而那些自尊自贵者,养尊处优,贪求享乐,看似为厚生、惜生、养生,实在是自残其生,自损其命。

“贤于养生”者,能明天理,逆世俗之厚生,以道德滋养性命,不以物欲为养;以自然无为养生,不奢求豪华人生。清静无欲,必能益生。修道之人,乐不可极,苦不可悲,欲不可纵,物不可贪,凡事有节,执两用中。若能紧闭六门,不以七情六欲败残道身,不以声色货利凿丧性命。抱元守真,谷神自然不死,性命自然圆成,何有轻生之畏?

【本章说解】

此章经旨,是言在上者治世不善,而导致了民之难治。为君者食民税太多,致使民饥饿;在上者贪求荣华享受,下民仿效而皆求厚生,反而误入了轻生死地。这是治世者造成的恶果。

圣人治天下,用自然之道;君子养生,用自然之法。不偏一己私欲,不任一己机智,此乃治民之无为大法。大法立而民必富,民富必无饥,必无难治者。不纵不贪外物为厚生,内养笃厚道德以为生,这才是养生的正道。大道以德为贵,不以厚生为贵。有德之人,其生自厚。为民之上者,若能明会此义,则治国无难。求生者若能悟此理,则改性造命亦不难。此两者事虽有异,而理则同。故太上在本章合而发之。

本章是承上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申言之。民之所以愚昧,治之所以为难,其责在上不在下。圣人治世,无事而民自富,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民自化,好静而民自立,故而绝无“税多民饥”、“有为难治”、“厚生轻死”之类事。在上者为政清廉,以德自守,不以多事扰民;在下者就会以德化心,清静无欲,乐于其生。此便是“贤于贵生”之义。在上者若厚其生,下民皆效而仿之。为了厚生,便轻举妄动,乃至触犯刑律,轻弃其生。太上因当时世俗之弊,故而提出“贤于贵生”的期盼。这对当今社会,其意义尤为深远。

人皆贵生,都期望长生。人为万物之灵。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先贤们穷其毕生精力,探索生命的奥秘,研究防治疾病和延长生命的方法,维持信息体与肉体这一对阴阳的动态平衡,延缓其分离的时间,形成了三千六百门,供后人因材施用,以达长生久视之目的。空净师云:“生死皆可改,唯凭性命修。”人能明此理,通过修心修德,修性修命,去改造自我性命,把握住非常道变化的机理进行实践,运用积善修德、积功累行来改造命运,再造性命,改变人生为道生,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活一口气”。一口气不来,就意味着死亡。欲修长生,必在气与炁上下功夫。对于屋破药枯、爻损命亏者而言,重在穷通气与炁之理。空净师曰:“通得此理,明得此法,屋破修也易,药枯生不难,但知归伏法,金宝积如山。”

欲得长生,须先久视。此久视就是返光内照,添油接命,调整心理、生理状态,激活相关腺体,提高免疫力,产生预防、治疗、养生、修真等作用。修可以改变性命之质,炼可以改变性命之形。唯有“修炼”二字终生持久,方不负来人生一遭的机缘。若不修不炼,一旦性与命分离,由于性体能量的损耗,将很难有资格再与新的人体结合,而只能进入更低层次的其它物体躯壳之中。“人身难得今已得,此生不修待何时?”这是先辈们了悟生命真理的由衷之言,值得借鉴。

佛家道家对常道中人身躯体如何延缓哀老,减缓能量消耗,阻止器官组织的衰变及损坏,作了大量深入研究。人类锲而不舍地寻求长生之道,探索益生贵生的门径,为后世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宝典,就看各人是否愿意去继承。

凡欲长生者,须经道、经、师三宝指引,循法而修才能功成。以德、志、行、信寻求出世间的上乘大法,全方位去实践,遵循无为、自然、无极、太极、阴阳演变顺逆之理,性命双修,德道双修,性命合一,才能直趋自然大道。

人是一棵无根树,全凭气作为根须与天地连接。在生命诸多要素中,最贵“气”、“炁”二字,关键在于归伏固气法。气固,则身中之真炁便不会随呼而出,反而能吸聚天地之真炁入内。若根源不固,六门大开,精竭气弱,所吸的天地正气,不仅不能吸收贮存,即是原有的真炁反随呼气而带出体外,为天地所反夺。鉴于此,前辈们极其重视后天呼吸和先天真息。空气中含有大量精华微观物质,即古称之“道性物质”。这种物质才是生命之源,可惜大部分被人呼出,不能分离利用。此类物质一旦与体内先天祖炁相连接,其吸收率即可成倍增加。“一刻功夫,可夺天地一年之气数”。但必须以德为本,唯德与此类精华物质相亲相合。用科学方法去运作,而非用肺部呼吸。庄子云:“众人之息以喉,真人吸之以踵。”便是其中的奥秘,亦是长生久视的必由之路。

柔弱章第七十六

【人之生也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柔弱”者,道体也。道体内含中正柔和之气,犹如春天的暖流,温柔而祥和,万物得之则生。人得柔中之气,则性情平和,行事宽恕,不自是于己,不争强于人,大公无私,与天地正气共融。人若能培植本元和气,其气自然柔和,其性命自然合道,此便是长生久视之道。

大道之体本虚静,大道之用本柔弱。人之初生,秉天地中和元气,处于先天状态。故婴儿的心性纯素,无欲无念;婴儿纯先天之体,真炁充盈,筋骨柔软。至于十五六岁时,元体已破,即进入后天状态,情欲妄识增多。至中年之后,先天渐失,性命之阳逐渐衰败,终至于老死。人体之气,其一是得之于自然,由先天一点灵光中析出而生道;其二是禀父母的先天精气,此气称为凡炁,这种气后天中含有先天,以先天方式遗传物元、质元等各类物质,以此凡炁为主而构成色身。此后天中之先天,才是性命本源之物。此外还有食物转化的精气,以及呼吸所纳入自然界的清气。此四者结合而生成人体生命之气。

气是人性命之根本,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元炁为万物之母,它无处不在,其特性极为微细、柔和而广泛。先天之炁,质清而虚,氤氲(yīnyūn)内结,无形无象,贯穿于全身内脏与四肢骨节之间,故婴儿性平而体柔。待到十四、五岁情缘一起,真炁聚而藏于两肾,一点真精化为后天之液。念起精动,念伏精伏,随心而化。

元炁即先天祖炁,藏于气海之中,是生命之根,损伤于七情六欲中。故人要保持先天状态,使元炁与呼吸之气在人身相溶共存,就需要经过修性炼命,修筑人身的基本精华物质——精、气、神,修补已经亏损的先天三元和后天三源精华物质,使后天复返先天,返老还童,复命归根,此乃“知其子,守其母”之义。

专气才能致柔。常人因私欲妄念所扰,心神散乱,不能专一,导致其气不和,阴阳不交,母子失位,坎离分居,先天与后天脱离。只有调心养性,心神专一,久而习之,方可复归于婴儿般的先天柔弱状态,终而达到长生久视之道。

热门小说推荐
一号红人

一号红人

作品简介关于一号红人李睿在单位里被美女上司无情欺压,家里面老婆红杏出墙,陷入了人生最低谷。在一次防汛检查时,他跟上司袁晶晶闹翻,事后才知她是市里某领导的儿媳。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号红人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十八年不闻不问,嫡女打脸回归!

十八年不闻不问,嫡女打脸回归!

简介关于十八年不闻不问,嫡女打脸回归!从核污染世界偶然穿到架空世界,女主成了一个不受宠的弃女。穿越一天,暴打恶仆,将人卖了,自此庄子成了她的地盘!穿越七天,成了江湖第一势力阁主,自此江湖成了她的地盘…穿越一个月,强势回京,自此天下不太平…...

逆天绝宠:鬼王的废材嫡小姐

逆天绝宠:鬼王的废材嫡小姐

她是佣兵界的无冕之王,暗夜里的鬼魅,在乎亲情血缘,却最终被亲人背叛,悲惨死去。她是西月帝国护国将军府嫡女,却无父无母,又兼身体柔弱不能习武,成了家族中弃之敝履的废物,人人可欺,凌虐至死。当强者之魂入驻软弱之身,锋芒毕露,杀伐果断。凡是欺她骗她辱她的杀!凡是挡她阻她扰她的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对付恶魔,变成恶魔即可!他,西月鬼王,暗夜里的统御者,杀戮成性,喜怒无常,狠绝毒辣,且又古怪多变,却独独为她展颜倾心,愿携手天下!他说你是我的人,以后谁若敢再欺你,我就让他们全部变成鬼!她说想让我做你的人,就要先有做我的人的自觉!小说关键词逆天绝宠鬼王的废材嫡小姐无弹窗逆天绝宠鬼王的废材嫡小姐txt全集下载逆天绝宠鬼王的废材嫡小姐最新章节阅读...

六零赶海养崽:女配婚后幸福生活

六零赶海养崽:女配婚后幸福生活

简介关于六零赶海养崽女配婚后幸福生活插画师苏糖意外穿成了年代文里的炮灰女配,还是女主顾棉的对照组。小护士顾棉棉温柔善良,勤劳上进,而同为护士的苏糖却长相美艳,一心攀高枝,最终沦为医院的笑柄,丢了工作也丢了性命。还好,苏糖来得及时,一切都还有转圜的机会。可当晕针的苏糖打算向领导申请调换岗位时,却被领导抓了壮丁,让她凑数去参加婚介读书会。赵毅出身家世好,长相好,奈何是个不择不扣的刺头。眼瞧着马上要被派去驻守某海岛,家人和上级都为他的婚姻问题操碎了心。于是,当听说有婚介读书会,二话不说,立刻将赵毅塞了过去。二人本想摆烂,却意外扯了同一本书。众人有好戏看了,刺头碰上小辣椒,究竟是刺头先刺破辣椒,还是辣椒先呛到刺头?赵毅小辣椒?好像不辣,甚至…有点甜。苏糖啊,这,这刺头,好像吓哭过原主。赵毅就她了。至少合眼缘。苏糖也好,背靠大树好乘凉。二人闪电式领证结婚。医院众人傻眼不是,怎么成了呢?后来,医院众人再度傻眼三年抱仨?儿女双全?!看文指南1苏糖x赵毅,he2日常鸡飞狗跳,养娃美食,先婚后爱的温馨小甜文。3六七八十年代日常爽文,和现实有出入。...

网游:全知高手

网游:全知高手

简介关于网游全知高手电竞顶尖高手丁霄魂穿游戏为王的平行世界,却现新开服的游戏是自己玩了十年的!职业垃圾?看我垃圾变成战斗机!等级跟不上?这个地方站着刷经验刷到你爽!副本难过?各种通关技巧打到Boss跪地求饶!公会追杀?看我借系统规则一人团灭百人!所有逆天装备都是我的,只有我才知道怎么得到!什么?你们花了几百万研究出了一个自制药剂?不好意思,我仓库里已经塞不下了…在这个游戏里,我就是全知全能的神!3o级前养成,3o级后逐渐高能!不降智,不数据水文,加入书架的都能心想事成!(加入后立马许愿,只有一次有效喔。据说很灵~)...

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

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

简介关于都市仙帝归来只想摆烂都市爽文无敌修仙逆穿越扮猪吃虎意外穿越修仙世界的陈宇经过三千年的修行终于成就仙帝大道撕裂空间回到了自己原本的世界,而他未来的生活只想平淡的送送外卖而已!但他现外卖也不是那么好送的,因为差评很容易影响到自己的收入,所以什么,去缅北救你儿子是吧!只要别给差评好说!给你老婆治疗绝症是吧,把差评删了一切都好说。跟世界五百强企业千金大小姐谈恋爱是吧,只要不给差哎?...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