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章 如此这般(第1页)

张宏宇本应一过元旦就到连城县政府报到的,可是他给县政府办公室打了个电话,说自己手头工作比较多,交接时间比较长,所以过完年再去报到。连城县里几乎没人知道张宏宇是什么人,只知道是市工业局的一个干事,工作成绩不错,被派到县里干点具体工作。

县长陈承志听到办公室关于张宏宇不能按时来报到的汇报后,大雷霆说“还有没有组织纪律了?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交接工作也要报完到再回去交接吧?这么重要的工作怎么能托付给这样的人?简直胡闹!”

新成立的经改办主任赵光明听说县长的话后,同经改办其他人员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是当前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是关系到全县经济展、乡镇企业搞活、农民增收的大事,在座的每一位都应身体力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去完成这一艰巨而又神圣的使命。我们有些同志却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不顾本职工作,只想个人利益,无组织无纪律!······”

大年初八,张宏宇来连城县报道了。刘建民专门派司机开着纺织厂的标致5o5送的他。刘建民对张宏宇的特殊关照来自刘辉对他的嘱咐。刘建民知道张宏宇是个“红二代”,但具体有什么社会关系他却知道的不多。刘辉把张宏宇的家世和能量跟他老爹说了个底儿透,也说了张宏宇帮他搞了1oo台进口彩电指标的事。总之一句话张宏宇就是跟阳江市很多重要领导搭接关系的桥梁。

到了县委组织部门后,张宏宇自报姓名却无人应声,询问一下该找哪个部门负责人报到吧,也还是没人理他。

张宏宇也不气恼,他虽是个“二世祖”,但从来没有过“二世祖”的脾气,不是他不想,是他从来也没有觉得一个县处级的地方配让他脾气。

等了一会,张宏宇回到了车上,司机小刘问“张主任,我把您的行李给您放到哪里啊?”

“你回去吧,东西不多,我自己就拿了。回去记得代我跟刘厂长表示感谢。”张宏宇说。

“那怎么行?这样回去我非挨骂不可,我怎么也要看着您安顿好了再走啊!”小刘说。

正说话间,一辆老式212吉普车开进了县委大院。一个裹着军大衣,梳着大背头,满嘴酒气的中年人下了车,对着院里的标致车说;“这车稀罕哎,啥人来了坐这么鲜亮的车?怎么我都不知道?”

212的司机急忙下了车,扶着“军大衣”说“书记,我先扶您回去休息吧,我问清楚是什么人了再去告诉您。”

俩人说着,头也不回向院里面去了。

等212的司机出来询问,已不见了张宏宇他们的人影。

“小刘,陪我去找个招待所吧,我先住下,剩下的事慢慢说。”张宏宇说。

“好吧,我听您的。”

张宏宇就这样在连城县住了下来,他也不着急去报到,虽然不喜欢农村,但他来之前也想明白了在这里要是干的不好,以后就是老爷子心疼我,把我弄回城里我也不好过。

张宏宇没有跟县里的人生气,是因为他知道自己占理,只要没做错事他就不怕什么。他见过太多的叔叔、伯伯们整天“犯浑”,但说起正事就很较真儿的样子。他也想有那样的派头。

他住在县委招待所里,每天就是找服务员聊天,问问:“咱们这里现在改成几个乡了?听说过以前哪个社办企业特别红火么?哪个村富?哪个村穷?你多大了?结婚没有?县里有什么特产?有没有饭店?日子过得好的有电视机么?”等等问题。有些是他觉得可能对自己工作有用的,有些是他比较好奇的,还有些就是纯粹扯闲篇儿。

张宏宇还是有收获的,他知道了一些事。连城县一共就六个社办企业一个砖厂,一个养鸡场,一个木材加工厂,一个家具厂,一个石灰厂,一个罐头厂。他实在是不知道所谓的经改办能有多少事干,更何况他只是个副主任了。

张宏宇在招待所住到了正月十八,把所有能吃的县里的特产都吃腻了的时候,终于有人来找他了。

“您是张主任吧?我是连城县委组织部部长邱少华,对不起啊,实在是怠慢了。你要是有空,跟我去见见经改办的领导和同事们吧?”邱少华说。

“走吧,我也想见见。”张宏宇不咸不淡的说。

邱少华本来是受县长指示跟工业局领导反应情况的,想问问这个张宏宇到底要干什么,为什么不来上班。结果得到的答复是张宏宇初八去连城县报到了。邱少华长了个心眼,跟市委组织部的朋友询问了一下,听没听说过工业局有个叫张宏宇的人,他的朋友只答复了一句“该知道的你自然会知道,别乱打听,好好干自己的工作比什么都强。”邱少华从这句话里分析出了很多东西第一,张宏宇这种级别小到不归市委组织部管的干部人家都认识,说明这个人组织部门很关注。第二,这个人有秘密不能打听。第三,干自己的事别影响张宏宇。本着自己分析出的道理,邱少华客气的将张宏宇领到了经改办,对所有人做了介绍后便离开了。

张宏宇对自己在经改办遭遇的冷场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的同事在他眼里真的不值得他生气,他觉得他们没有让他生气的资格。

正月十九,赵光明召集全体办公室成员开了会,他言说“本县一共六个乡镇,七个社办企业,准确的说是六个,因为其中有一家还没有开始生产。这六家社办企业经济效益有好有坏,规模有大有小。取消人民公社后,企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归属问题,财产如何划分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各乡镇之见的利益冲突,平稳的完成从社办企业到乡镇企业的过渡,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赵光明言结束后,给经改办的成员布置了工作任务,从头至尾没提张宏宇一个字。散会后,张宏宇也没搭理赵光明,径直回招待所了,他给刘建民打电话借了个车,说需要用几天,什么时候过来看着安排就行。

正月二十,纺织厂司机小刘一大早就等候在县政府大院里,他询问了经改办的办公地点,找到了张宏宇。

“张主任,车就在院里,您准备去哪?什么时候走?”小刘说。

“走吧,上车再说。”张宏宇答复到。

俩人离开了经改办后,两个留在办公室的干事疑惑了许久,怎么也想不明白是谁给张宏宇派的车,而且这个司机也不是他们县政府的,这漂亮的有些出这个时代的小汽车他们也没见过。

张宏宇坐着拉风的标致5o5,用了三天时间,调研了七家社办企业。了解了具体情况后,他感到十分无趣。六家正在运营的企业效益都比较差,盈利能力很低,他们的存在只是给农闲时来务工的农民增加了一些收入。最可气的是石灰厂,产品质量不高就算了,还把周围的环境搞的又脏又乱。工人就在满是石灰粉尘的环境里工作,也没什么保护措施,一个个满脸白灰,像极了一部文艺作品里的“包身工”。张宏宇觉得,这样的社办企业就该取缔,根本没必要谈什么归属问题。就算能增加农民收入,也是增加了来干活儿的几个农民的收入,帮不到乡里大多数农民。

正月二十五,赵光明继续组织所有成员开会,同时召集了各企业的负责人。

“我们今天这个会主要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咱们一家一家说,商定好具体办法后就抓紧落实。那就先由砖厂的负责人开始吧。”赵光明说。

“我们大梁屯公社取消后,改为了大梁屯乡,砖厂的厂址还在新成立的乡里,主要工作就是一些财务统计名称的变化,不涉及企业拆分、归属等内容。”砖厂负责人说。

“我们养鸡场和砖厂的情况一样。”养鸡场负责人说。

“我们木材加工厂的加工点比较分散,基本上都是农户在家作业,加工好后统一送到仓库来,有的加工点现在已经不属于我们乡,这些加工点的农民想在现在所属的乡再开一家木材加工厂,和原厂分家······。”木材加工厂负责人絮絮叨叨说了一堆。

······

会议开了一上午,张宏宇对他们说的话几乎都没听进去,他觉得

这些事根本不需要成立什么经改办,乡里相互协调一下就办了,自己这个副主任实在是不该在企业如何分家的问题上出什么主意,这些都是农民们自己的事,农民自己能做主的,政府就不该指手画脚。赵光明这个老头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从一开始就把工作方向搞错了。

散会后,张宏宇主动找到赵光明,他想着自己既然来了,总还是要出些力的好。

“赵主任,我有些想法想跟你汇报汇报。”张宏宇说。

“你说吧,抓紧点时间,我马上要去找县长汇报工作。”赵光明说。

“我认为我们经改办是不是应该在这几个企业未来如何展上做做工作,至于他们的财产如何划分,有什么利益得失,就让下面乡里自己协调好了,你说呢?”张宏宇说。

“你刚来,不了解各乡镇的实际情况,你的要任务是服从组织安排,落实好组织交代的工作。好高骛远的事就别瞎想了,你回去吧,我这里还有事。”赵光明不耐烦的下了逐客令。

张宏宇憋着一肚子火,重重的摔门走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