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0页(第1页)

不知道本事怎么样……承安有心考验丹青,微微一笑道:&ldo;丹青,你这样年轻,我便冒昧唤你名字罢。&rdo;&ldo;殿下抬爱。&rdo;&ldo;按说旅途劳累,本该让你先好好休息。无奈我着实挂心那幅画,不如请丹青先看一看。&rdo;&ldo;理当效劳。&rdo;丹青抄着手,把案上卷着的画轴前后左右仔细看了一遍,瞥一眼赵让,淡淡道:&ldo;大人不是说洒了点儿水么?&rdo;从画轴两端看,已经完全泡发了,衬绢纸张层层粘连,颜色也团团染开,分明是掉到水里过。好在后来处理的人倒也是个行家,虽然不敢打开,却懂得吸干水分,用丝袋装着平晾在阴凉之处。&ldo;不知还有办法没有?&rdo;&ldo;若当时有趁手的东西,能救下一半。现在么,留得原貌半成已是侥幸。&rdo;丹青要来一盆清水,一个排刷,在案上垫了一层吸水性最强的棉纸,这才托起画轴轻轻放在上面。又要了一根细铜丝,捏一捏,觉得还是过粗,转头对韦莫道:&ldo;烦请韦大侠帮忙把铜丝拉得再细一点。&rdo;赵让拦下韦莫,自己接过那根铜丝,稍稍运力,拉成头发粗细,匀净笔直。丹青扫一眼围观的人‐‐因为听说江氏弟子现场动手,有资格露面的逸王亲信们都来了,想要一睹为快。&ldo;殿下,我需要两个手稳的人帮忙。&rdo;承安点点头,赵良和赵俭自动站到丹青面前。他俩暗器功夫一流,又是亲兄弟,手上的配合极为默契。丹青请二人分站在书案两侧,铜丝沾上水,让他们一人捏住一头。自己拿起排刷,在水中蘸一蘸,一边比划一边说明:&ldo;我先把卷在最外面的一部分润湿,然后展开,烦请二位大人将铜丝紧贴着里层的衬绢,随着我的动作刮下去,务必确保颜料留在展开的纸上,不能让它们粘上里层衬绢。&rdo;众人都明白了。如果没有这根铜丝,展开时再怎么小心,颜色也可能从纸上脱落,粘在衬绢背面。道理虽然简单,动手的时候却轻不得重不得慢不得快不得,力道必须十分平稳均匀才行。只见丹青控了控刷子上的水,慢慢润湿了画轴的最外层。稍等片刻,示意赵良、赵俭把铜丝贴上外层纸和里层衬的缝隙,一点头,三人同时动手,画轴被缓慢而又坚定的打开,大片大片绚烂的色彩逐渐显现在众人眼前。每展开一小部分,丹青就停下来润湿下一部分,赵良、赵俭只好拉着铜丝停在最后打开的地方,纹丝不动。若不是这两位暗器高手,还真不容易做到。已经打开的部分,因为下面垫着棉纸,多余的水分迅速下渗,画面几乎没有损失。如果水分太少或者速度过快,很可能无法展开甚至撕破,水分太多或者速度太慢,又势必使画面进一步模糊。围观诸人虽然不是行家,却都是明白人,看着丹青简单的动作,深知其中不易。终于到了画轴的尽头。所有人齐齐吁出一口气,这才转眼细看画上到底有些什么东西。那是一张八尺整纸大型设色山水横幅,线条已经难以辨认,浸染开的色块如层层叠叠的彩云,有一种奇异的凄艳的美。主色调依次由鲜艳的青红黄绿转为黑白,逸王府众人都是知道画名的,猜想原本画的内容应当对应着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丹青看了一会儿,挪过旁边放着笔墨纸砚的高几,站在当下&ldo;嗖嗖&rdo;画起来,运笔如风,叫人眼花缭乱。承安好奇的伸出脑袋看去,原来他竟然把原画轮廓照比例缩小分毫不差的临在了白纸上,只不过用水墨深浅代替了颜色。因为原画实在太大,足足临了四张纸才算完。丹青把四张草稿按顺序排开,弯腰仔细研究原画,看一会儿就拿朱笔在草稿上相应的地方做个记号或写点注释,时不时用指甲挑起一丁点颜料在掌心揉开,对着光细看,再嗅一嗅,甚至伸出舌头舔一舔。这个环节花的功夫比前边都长,几个不感兴趣的看完热闹悄悄撤退了,只剩下承安、赵让、照月和君来四个人围在旁边。丹青终于确定了最后一种颜料的成分,记下最后一部分可能使用的手法,放下朱笔,直起身子,才觉得腰酸背痛。弓着身子站得太久,眼前一阵眩晕。下意识的伸出手在空中虚抓一把,却被人从后边稳稳托住了。睁开眼,四下里点着好几支巨烛,居然已是晚上。转过头,别的人不知什么时候都走了,扶住自己的竟是逸王殿下本人,连忙行礼致歉。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