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页(第1页)

张德禄看看丹青:&ldo;成哥来了,不能不给面子。不过这孩子也太瘦了,没有几斤力气吧?&rdo;&ldo;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父亲没了,母亲又病了,这才着急挣点钱补贴家用。有孝心哪!&rdo;张德禄看丹青瞟了两眼墙上挂的菜名牌,问了一声:&ldo;你认得这些字?&rdo;&ldo;父亲在世的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rdo;丹青躬身回答。&ldo;正好伙食帐房缺人,你去跟着他们采办吧。&rdo;丹青于是跟着采购,算账,与厨房交接清点买回来的物品,誊写清单……张德禄看他不声不响,做事稳妥细致,慢慢的把下菜单的任务也交给了他,时常有机会出入前院。再后来,人客多的时候,送菜的队伍里也有了他的身影‐‐丹青终于如愿以偿的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解上流社会的夜宴了。并且在府里有了一个临时的铺位,不用每日都回&ldo;表叔&rdo;那里过夜。今日便是中秋。丹青和伙食帐房的先生、伙计采购最后一批鲜货回来,帮着搬送东西。抱起一筐蔬菜,脚下一个趔趄,心底暗叫声&ldo;糟糕&rdo;,一双有力的胳膊伸过来,把菜筐稳稳当当接了过去,还腾出一只手搀了丹青一把:&ldo;阿壁,小心点。&rdo;丹青抬头一看,面前黑黑壮壮的青年正冲自己憨憨的笑,是新来的厨房伙计于二,待人热忱厚道,连忙说了声&ldo;谢谢于二哥。&rdo;&ldo;你年纪小,都跟着出去跑了一天了,歇会儿吧。&rdo;于二一手提起一筐菜大步往前走,丹青得小跑着才能跟上,非常无奈的看着于二一边走一边还能好整似暇的和自己说话。&ldo;今天又买了不少啊。&rdo;&ldo;是啊。&rdo;&ldo;几大车吧?&rdo;&ldo;差不多。&rdo;&ldo;干货贵呢还是鲜货贵?&rdo;&ldo;没准儿。&rdo;&ldo;这个季节居然还能采着新鲜莼菜,这一筐得好几两银子吧?&rdo;丹青从眼皮底下瞟了于二一眼,这新鲜莼菜,自己都是头一回见识,他居然认得。嘴里闲闲的答道:&ldo;听牛先生说,这是城外石潭温泉附近长的,路上一直包着麻布保温呢。几两银子哪里够,这一筐差不多五十两。&rdo;于二连声啧啧,送到厨下,大师傅亲自接过去拿温泉水把莼菜养起来。太守府的中秋夜宴酉牌时分开始,照往年的惯例,至少要持续到半夜。厨子伙计包括丫鬟们在申时便先吃了饭,好打起精神应付这一晚上。于二端着碗凑到丹青面前:&ldo;阿壁,你今儿晚上有机会送菜到宴席上去吧?&rdo;&ldo;这样场合,伙计们都只能送到廊子间,再由前头伺候的姐姐们端进去。&rdo;&ldo;那也比我强啊,什么都看不着。真想去识见识,也不枉在太守大人府里忙一场。&rdo;丹青咽下一口饭:&ldo;我看了回来给你讲好了。&rdo;&ldo;好兄弟!&rdo;于二拍拍丹青肩膀,&ldo;替哥哥仔细看着,可别漏了什么。等我回去也好跟隔壁阿花吹嘘一番。&rdo;彤城太守方乔荫乃是青州刺史的亲外甥,曾外祖父是元武帝麾下爱将,真正的世家子弟,实权人士。俗话说,三代出一个贵族,更何况长年在越州这山温水软文章锦绣之地为官,方大人的起居饮食无不精致典雅、独具匠心。其生活品质之高是一般富豪拍马也追不上的,直接引领江南地区上流阶层的新潮流。这不,为了中秋宴的形式、菜品和节目,三个管家和几位幕僚商量了近两个月,报上去的方案来来去去改了十几回,才算初步定下来。中秋赏月是一桩雅事,客人虽以官场同僚居多,然而几乎都是派头风雅的文士。因此,太守府中秋宴讲求的是清新脱俗。比方说吧,夜宴设在水阁二层,撤下了四面雕花窗格,代之以半透明的月白绡纱。桌上全套秋叶隐纹青瓷碗盘配水晶錾银杯盅,墙上嵌着八角水晶壁灯‐‐这一切,都是为了取得和月色水光交相辉映的效果。为了保持整体意境的和谐,今年特地没有请歌舞和杂戏,而是请了号称&ldo;江南双绝&rdo;的师萱姑娘和池筠姑娘操琴弄琵琶。菜肴更是别致可口,回味隽永,无不是珍稀罕见的东西。例如取自东海色若胭脂的鱼脍,来自异域浓如琥珀的美酒,用长在峭壁上的灵菇熬成乳白色的汤,从每一头年幼的公牛身上割下最嫩的肋条串成烤炙……十几名秀丽的妙龄丫鬟着七彩罗裙在席间穿梭,古琴和琵琶叮咚错落,珠玉相溅,座上的各位大人们陶陶然醺醺然,恍如身在凌霄殿里,广寒宫中。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