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章 大婚(第1页)

大婚事宜皆由礼部操办,皇上只要等着时辰一到行礼便是。所以,明明大婚的是他,最清闲的人也是他。

想起三月那实行一半的政策,他在七月又谕户部“数年以来投充汉人生事害民,民不能堪,甚至有为盗、窝盗者,朕闻之不胜痛恨。今后各该地方官如遇投充之人犯罪,与属民一体从公究治。”

这一政令下达后,王爷大臣们并没有反对。因为这对于《逃人法》、《投充法》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他们犯不着在皇上大婚前,惹他不快。

但是这对于百姓来说,多少有些缓和的作用,各地在平叛的时候,也突出招抚之意。

皇上对这一结果相当满意,他第一次觉得大婚也不错,也许正如额娘所说,他有了蒙古的支持,王爷大臣们就不敢再轻视他了。这样一想,对于孟古青的到来,他也没有那么的反感了。

皇上大婚前,要行纳彩礼。

七月初五,皇室派遣专人祭告郊、社、太庙。

七月初六纳采,纳彩礼就是男家向女家所致礼物,既有实用之物,又有象征之物。

礼部为皇上准备的纳采礼有,文马十匹,甲胄十副、缎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1个、银盆2个。大婚正、副使则在丹墀东等待,在名赞官的主持下,使臣行三跪九拜之礼,然后走上台阶,立于陛上。再由宣制官宣制,使臣再跪。宣制后,大学士入内,才正式受命正使,正、副使则在仪仗与卫士导引下,带着纳彩礼,出太和中门,前往馆驿。皇后的父亲吴克善着朝服在门外道路的右边跪迎,使臣方进入纳采。礼毕后,吴克善跪送使节出府。

纳彩过后还有纳征礼,按照古礼,以谷圭为证。

八月初七,皇上再次遣官祭告,然后去太和殿“阅册,阅宝”。

八月八日,皇上大婚。在大婚使来之前,皇后的仪仗已抵达驿馆。待大婚使到时,吴克善便率亲属着朝服在门外迎接,皇后本人站在庭中迎接,女眷着朝服在一旁跪迎。

大婚使为满、汉大学士尚书各二人,负责引导龙旌凤辇,在宫娥内监侍卫执事等数百人的簇拥下,来到行馆迎接皇后由中门入宫,行至太和殿外台阶,皇后下辇步行至太和殿。

此时,皇上登上玉座,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着黄色锦服,披五彩绣帔,金凤盘绕,珠翠盈头,满身珠光宝气,徐徐步行上殿。

由礼部尚书捧读玉册,鸿胪寺正卿赞礼,引导皇后跪伏听命。读完玉册,鸿胪寺正卿引导皇后起身,文华殿大学士奉上皇后玺绶,由伺候的太监跪接,转授给宫眷佩在皇后身上。皇后再向皇帝跪伏谢恩。之后,皇帝退朝,皇后坐上龙椅,接受群臣贺拜。然后,皇后再入宫,在礼乐伴奏声中与皇帝行礼。

行礼过后,皇上皇后率诸王到中和殿,向太后行礼。礼毕,皇上亲临太和殿,赐宴群臣。而太后在保和殿赐宴皇后族中女眷,由公主由公主、福晋、命妇坐陪。大婚典礼至此结束。

按照民间的规矩,就是将新人送入洞房了。不过皇上大婚,在洞房前,还需行合卺礼。

皇上的寝殿,此刻各种红色的物品,布置的红光映辉。床前挂着百子帐,铺上放着百子被,床头悬挂着大红缎绣龙凤双喜的床幔。新房的西窗下设有餐桌,桌前列有豆、笾、篮、俎,意思是帝后以后吃一锅饭,桌子上有各色的点心吃食。

门口放着马鞍,皇后在宫女的搀扶下,迈过马鞍走进房内。

帝后的合卺礼由王爷福晋主持,再行合卺礼之前,帝后要一起祭拜天地,祭拜一次,就要吃上一样吃食。祭拜完,命妇们端着两瓠酒,帝后各拿一瓠,饮下一半,命妇们结过来,把里面的酒掺和一下,再递给二人,二人一饮而尽。合卺礼就算完成,福晋们行礼告退。

命妇们告退后,有尚宫将皇上引入耳房,为其脱下冕服,换上常服。同一时刻,宫女们伺候皇后卸妆,换好常服坐在帐中,等待皇上。

当皇上换完衣服回来后,看到红纱床幔已经放下,隐约能看到一道曼妙的身影映在床幔上。

本来皇上并不想和皇后圆房,只是太后已经告诉她,床上放着一块白绢,明日是要存放内务府的,如果上面没有落红,那丢的就是他的脸面,是爱新罗觉的脸面,是大清的脸面。所以,他再不愿,今日也不可冷落皇后。

他深吸了一口气,掀起床幔,皇后抬起头看她,这是一张虽然稚嫩却让人惊艳的脸孔,巴掌大的脸上,小巧而高挺的鼻子,殷红的嘴唇,一双凤眼为她平添几分气势。她的皮肤是小麦色,为她带来一丝野性的美。

“皇上表哥。”皇后看到他,笑着说道。皇后不笑的时候,给人一种倨傲的疏离感,这一笑,就让她变得娇憨起来。

皇上本想训斥她要注意规矩,可是看着她的笑颜,声音便柔和的许多。“嗯。你是皇后,朕是皇上,以后不要叫表哥了,要叫皇上,不然被人听见会说你没有皇后的仪态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