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七章 问题出在了内部(第1页)

经过两天的驾驶,江小军终于看到了宏伟的伊希斯农场。

这一刻,他瞬间明白了,为什么要在北极冰原上开采水矿,以及为什么要开辟一条数千公里的运输路线,跨越大半个火星,将北极的水,运送到这里来。

在伊希斯平原与大瑟提斯高原的交界处,巨大的台地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

数以百计的,由二氧化硅气凝胶制成的穹顶所搭建的居住区与农业区,分布于此,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二氧化硅气凝胶穹顶与穹顶之间的旷野上,还有数不清的机器人存放区。

这些存放区仅用普通的铁皮搭建。数不清的机器人出出进进,进行着户内外作业。

支持这些智能机器人在离地球如此遥远的星球之上,安全而有序地工作的,有两个关键的要素

一个是火星数据库呈现着指数级增长;另一个是和江小军一样的数十名机器人驾驶员,在背后默默无闻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每一次地火飞行窗口期,在星球改造行业里最活跃的行星科学家、社会学家、建筑工程师以及冒险家们,都会来到火星居住。

这么算下来,有近万名人类长期生活在伊希斯农场。

火星改造已经日渐成熟,以火星客观环境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巨大型人类社区,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在大瑟提斯高原的裂谷中,巨大的核电厂正在为这一大型的人类社区提供电力。

与无人区的核电池不一样的是,为了防止辐射对有机物的伤害,这些核电厂都有着厚厚的隔离层。

在机器人的仓库旁,还会有一些小型的太阳能电站。

由于太阳能的不稳定和低效,这些电站只能起到补充与应急的作用,不能进行大规模可持续性供电。

伊希斯农场的水站建立在平原中,远离核电站,靠近农业区与居住区。

运来的冰在这里融化,按照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再输送到各处。

原以为,这十车冰已经是非常大的量了,但是将它们倒入蓄水池中时,现巨大的排水口,很快便将这十车冰吞噬了。

在火星上,水除了作饮用、灌溉等常规用途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氧气。这也是第三小队的水矿是最重要的战略重地的原因。

忙着和机器人交接的刘青松,一边操作一边说

“看来,这边的需水量又提升了,估计不久之后,我们还得送一趟!”

机器人接着说道“你们来得非常及时,再晚两天,农场又得停水了。最怕的是,连制氧的水都没有了,那这样就会生大型生存事故。”

听到这些话,刘青松有些不乐意了“这一趟,我们的命也差点交代在乌托邦平原上了。”

此话一出,刘青松又担心,这会给江小军带来压力,于是又解释道

“不过,这些事情生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

我们从来没有被黑客这么攻击过。还有,那些白色的像蘑菇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它们看上去对核电池非常的渴望……我们得赶紧去弄清楚这些事。

只要把危险都排除掉,咱们还是可以继续带薪火星旅游的。”

正在江小军和刘青松对这次水冰运输做最后的交接时。

在新世界公司的办公区,安全部主管巴适的工位前。

孟宇和张驰正满脸怒气地站在那里,跟巴适理论。

“报告不是都已经到你们组里了吗,你们不能在这儿闹啊!”安全部主管巴适一脸愁苦。

“你那个报告没有给出任何结论!是谁,通过什么手段,在什么时间,对我们的路线进行了修改,以及你们是否对此采取措施,保证接下来不会再生这样的事情。

还有,那个攻击我们的生物是什么?为什么会在那条运输道上……”

孟宇拿出了全部的耐心,正试图好好沟通。

“等等,我们是IT安全部,只负责网络及设备安全。至于火星上安不安全……抱歉,不归我们管……”

“我的意思是,你只要给出结论就行,我们也不会去证伪!你给出结论,我们也好交差。”

孟宇这话一出,巴适看上去一头雾水。一时没明白,她到底是要正确答案,还是只是来讨要一个文件,用来交差用。

两人正闹着,王莉莎和宣传部主管罗雪丽,急匆匆地走了过来。

“孟宇,在这儿闹什么!走,去会议室!”

见巴适油盐不进,孟宇只得离开。带着张驰,向王莉莎离开的方向而去。

“孟队,看来还是逃不过上大会了!小军的事情不会暴露吧!”张驰一边疾步跟上孟宇,一边低声问着。

“本来只想私底下向巴适那小子要一个结论,搪塞过去,不想把事情闹大,但是估计是不行了!

一会咱们就咬死了,这是我们第三驾驶队的一种新的驾驶方法,是由多人同时进行操作的一种技术。

你赶紧调取一些平时集体训练的监控来做佐证,黑的说成白的,邪的说成正的。反正,咬死不能承认那是神经逃逸!”

孟宇说话的语极快,终于赶在进入会议室之前,说完了关键点。

一个可容纳二十人的大会议室里,灯光昏暗,大屏幕上播放着这次运输任务的全程监控。

众人围着一张大长桌坐着,里里外外挤满了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