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章说与路人知(第1页)

“勿要多言,说!”

被田成这么一催,夏元微微一笑,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现今看似问题颇多,但其实归根结底在于三者,粮、兵、器!

只要解决此三者,我辽东的回旋余地就大了很多。

而今庶民手中无粮,且早就缴纳过赋税,值此国破家亡之际,若贸然向庶民采之,恐激起民变,此法不可取也。

既然不能向庶民采之,那就只能向我等十一姓采之了!”

夏元此言一出,立即激起一片哗然!

“不可不可,此法万万不可行!”

“此乃祸国殃民之道,万不可行此桀纣之道!”

“竖子闭嘴!安敢在此大言不惭!”

“诸位!诸位!且静一静,听夏司马说完!”

夏元一语激起千层浪,令不久前还对夏元满怀好感期待的一众官吏、郡望等,立即脸色阴沉,群情激奋下,言刺语箭的展开攻击。

“肃静!”

“暂且听完。”

最后还是宋词出面安抚下了群情激奋的众人,就连鹿松都帮着宋词一块安抚众人。

宋词出面帮夏元自然是因为宋家与夏家联姻的关系,这点夏元可以理解。

可鹿松老狐狸出面帮夏元安抚众人,就让在座的众人和夏元自己都有看不清了。

对夏元的想法其他人自然不知,不过鹿松帮夏元,并非鹿松烂好人,也非鹿松见夏元美貌而示好。

实乃鹿松单纯觉得夏元的意思不会那么简单,从之前夏元的说辞就能看出,夏元是有意示好各世家的。

而且从夏元的表现来看,夏元并非不智之人,他不会不明白出此策后得罪辽东各姓的后果。

既然夏元什么都明白,也知道得罪辽东各姓的严重后果,那么夏元既然还敢出此惊人之语,也就说明夏元肯定有万全准备。

既然如此,那在鹿松看来就急不得,最好先看看夏元怎么说,看他夏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果然,在一众人情绪稳定后,夏元这才对宋词、鹿松二人虚作揖以示感谢,尔后接着刚才的话说道:“诸位同僚且先听夏某说完后再做决定。”

夏元先给众人打个预防针,以防众人再半途打断他,这才正式道:“我意采诸家之粮秣,非豪取强夺,而是让诸位为接下来的募兵做准备。”

“募兵?”田成抚摸着颚下胡须,若有所思道:“你意欲让各家自己备粮,募兵?”

“郡尉果然深思远虑,非元可及。”夏元先是笑着拍了拍田成的马屁,尔后继续开口道:

“诸位,正如刚才郡尉所言,夏某之意绝非强项各位破败。

而是欲集合我辽东全力,由各家自行出粮,依各自厚薄,自行募兵,由此集辽东全力以赴而抗秦!”

夏元说完这段话,也不待众人有所反应就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既解决了粮秣问题,又解决了兵源问题,此两难一结,唯剩兵甲武备一项也。

戟、矛、剑、戈、甲、弓、盾、旌此八者,军争不可缺之基材也,有此八者,可化民为兵,化兵为阵,无此八者如飞鹰折羽翼,走兽去爪牙。

如今武库缺额损毁,时不可成,缓时我不待。

但器物之事出自百工之手,既如此,不如将公家匠工尽数拨付予我辽东各姓,合各姓原有之匠工,可成利器!

如此一来,待秦虏来时,我辽东早已兵雄甲厚。

届时敌远道疲师而来,而我以逸待劳,养精蓄锐士气正旺,背有坚城为后盾,前有强兵健马为剑戟,自可于襄平城下大破秦虏!

况且,依元看来,秦虏纵是追击而来,怕军力有限。

我辽东南有辽西沙海之险,北有大泽芦荡天险,秦虏王贼主力必不敢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冒全军覆没之危而来。

既如此,秦虏远道而来者唯一偏师尔。

兵微将寡之偏师,纵是突破天险横穿辽西,届时师老兵疲,后劲不足,无力克城。

且入冬以来,辽东道路堵塞,天寒地冻,秦虏必不可持久。

况,此来辽东两千里,秦虏辎重粮秣短缺,贸然入我腹部,此乃兵家大忌。

届时只要我军坚壁清野,以逸待劳,于襄平城下挫秦虏锐气,彼时秦虏自然军心动摇,士气低落。

而我军依城而守,军民士气高涨,彼此敌消我长,则优势在我。

届时退可守城而战,待秦虏粮草耗尽而不战自溃。

进则在秦虏退却时尾随追击,可毕功于一役,将秦虏全歼于衍水两岸。

如此一来我辽东危机自解,且不到开春,王贼必不敢大师远道来攻,如此有天时地利在我,必可保我辽东万世无忧!”

“妙亦!妙亦!”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