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2章 出发前往边关(第1页)

终于到了这一天,军队的负责人前来领兵,等点完人数后,沈霜儿上前:“军爷,我有件事想拜托军爷,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人怒目圆睁,语气严厉的说:“别说了,我不可能也没这个权利放过你们,边关都破了,要是没人去守,那岂不是任由外敌来践踏。”

沈霜儿只得再次说道:“军爷误会了,我是为各位军爷准备了一些路上的吃食,各位军爷保家卫国甚是辛苦,这是我的一点心意。那是我哥哥,沈毅,还麻烦军爷路上多多照顾,就让我哥哥给你们赶着骡车吧!”

这人大概也明白了,这是希望自己的哥哥路上少受点苦,所以把骡车都送他们了。他赞赏的看了一眼沈霜儿,收点吃食不算什么大事,这又不是他们抢的,因此就同意了。

沈毅把自己的包袱都放在骡车上面,赶着骡车跟着大部队准备出。

村民们看见自己的亲人要走了,一个个哭的不能自已,简直是十里相送。她也牵着弟弟的手,看着哥哥逐渐远去的身影,一时间心里难过的流下了眼泪。

不知道她要跟哥哥分别多久,走的时候她特地嘱咐了大哥,一旦到了边关编进了军营队伍里,就一定要给她来信。

她已经打算好了要去边关,大哥一来信她就启程去边关。

大哥和弟弟是她在这个世界唯二的亲人,战争是很残酷的,一不小心就会没了命,她得去边关照看大哥,在大哥受伤或者挨饿的时候能帮上忙。

古代的医疗技术很落后,很多士兵不是战死而是受伤了缺医少药病死的,军营里的军医是有限的,不一定能照顾到每一个士兵,她去了起码能在大哥受伤生病和挨饿的时候帮上忙。

她曾经听说过,古代有些官员为了克扣军需甚至会往粮食里面掺沙子,这样的饭怎么吃呢,所以她决定只要大哥一来信,她就立刻出,亲自去边关照看大哥。

不过现在家里只有她跟弟弟不安全,而且开春以后还要下地种田,所有村子的男丁都稀缺,怕是雇不到人来播种了,她得去买一房下人回来,平日里帮她打打杂干一些活计,家里有个大人,也能撑着点门面。

她再能干过了年也才十岁,实际年龄摆在这里,村里的二流子根本不怕她,她也不能把自己有异能的事暴露出来,所以买一房人回来最合适,家里有个成年人,村里的人就不会轻易敢打他们的主意了。

这样胡思乱想着,大哥离开的悲伤都被冲淡了几分,悲伤无用,得想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下午她把洋洋带去了大伯家里,让洋洋跟沈鸿沈瑞一起玩,她要去镇上买人。

她去了镇上找了王牙婆,让王牙婆替她选一户老实人家,最好是一家四口有男有女,尽量不要有太小的孩子,她买回去是要干活的,不是买孩子回去养着的。

牙婆带来了一家人,一家四口,男的叫张贵今年三十二,妻子宋玲今年三十一岁,儿子张大猫十三岁,女儿张妮儿十岁。

他们是今年家里遭了灾过不下去了,所以自卖自身。

沈霜儿了解了情况以后,还算满意,问了问他们的意见:“我们家就是一农户,买你们回去就是帮忙种种地,你们要是愿意就跟我走,不愿意我就再找人。”

张贵回答:“我们愿意,只要让我们有口饱饭吃,我们就愿意。”

王牙婆也很高兴这单生意肯定能成。

“王牙婆开个价吧。”

“姑娘看这几个人都身强力壮的,都是干活利索的好手,就五十两吧!”

沈霜儿噗的一笑:“王牙婆您这是打量我没买过人忽悠我呢,这四个人一口价四十两。”

王牙婆心疼的摆摆手:“姑娘不行啊,我们养了这些人这么长时间,四十两太亏了。”

“您还好意思说,看这一个个瘦巴巴的,怕不是一天三顿稀饭,稀的连人影都能照的清清楚楚呢!

四十两,行我就买了,不行我就重新找人。”

“得得得,祖宗诶,给你给你。哎呦心疼死我了,姑娘啊,下次你要是买人记得还到我这里来。”

“既然您这样说了,那我就把我的要求说了,您这里不知道有没有大夫,或者会拳脚的人,若是有这类人我可以花大价钱买下,若是没有,就帮我留意一下。”

王牙婆听了很是无语,要是有一手医术,那谁还卖身呢,会拳脚功夫的,这种人哪会来卖身啊,随便找个大户人家当护院都能过得好了。

不过她还是应下了,万一呢,真要是有就能大赚一笔,这姑娘虽然穿的朴素,但似乎并不缺钱。

办过红契后,沈霜儿给了宋玲五两,让她去买一些给他们做衣服的布料,再买四床被子和褥子,若是钱不够,就在布庄等着他们,他们要去买骡子,会回来接她们的。

沈霜儿带着张贵和张大猫去了卖牲口的市场,问他们会不会挑选牲口,张贵开口说:“主子,我会一点。”

沈霜儿:“那行,你去挑一匹骡子。”

她看着张贵扒开一头骡子的嘴看了看牙齿,又看了看蹄子,挑的很仔细。

不一会张贵回来指着一头棕黑色的骡子说:“这头骡子年龄不大,身体壮实、性情温顺,是一头好骡子。”

她看着也不错,皮毛光滑、眼睛有神,于是她就问了问老板:“这骡子怎么卖?”

卖骡子的人很是奸诈:“三十两,姑娘你看我们这是好骡子,三十两都亏了呢!”

她忍不住笑了,都看她人小,想坑她一笔呢,她是小又不是傻,于是她开口还价:“十五两,你这骡子是好骡子,只可惜现在在灾年,没有多少人能买得起你的骡子,能买起牲口的都是富贵人家,谁买骡子啊,人家都是买马的。”

这小姑娘说中了,这冬天本来就是淡季,而且遭了这么一趟灾,大部分人家连自己都养不起了还养骡子,这卖牲口的一脸丧气。

“二十五两,姑娘你得让我回个本吧!”

沈霜儿说道:“二十两,这个价格你也不亏了,而且骡子每天吃草料,这也是一笔花费,不如卖了。”

卖骡子的人想了想也觉得差不多了,这个价格还能接受,就麻溜的过了契,把骡子给了沈霜儿,沈霜儿又买了一辆半旧的马车花了二两银子。

他们三人赶着这骡车去了布庄接了宋玲和张大妮回了沈家。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