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9页(第1页)

但是这件事……无论这件事、这些话是不是他想出来的,但总归是他做了他说了,刘文也再无法觉得他是倒霉的了,就算是,也是自找的。不,他并不觉得郑洪新找自己这边的麻烦有错。人总是要向上爬的,他想要得到爵位是很正常的,他们这边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但其实一直力争在安平帝、李思安面前留一个好印象,而他们之所以能沉住气,也的确是因为他们这一边更有优势,若是双方的位置对调,而他们又非常想要这个爵位,自然也是要有行动的。但是,此人竟然能拿自己的女儿出来说事!虽然他口口声声说什么,就是为了怕影响灿儿,所以才告的是七娘,但又一再的说什么让他们把灿儿还回去,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他们若不还,那就是没有兄弟情义,隔绝了人父女亲情,若还了呢,当然就是照顾了兄弟感情,成全了人家父女,只是,他们都把灿儿还回去了,那还不是自认理亏了?是的,这对他们是两难,但是对灿儿又是什么?他有没有想过将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在公堂上一直提名意味着什么?有没有想过,这样灿儿是不是也有可能被提到堂上的?甚至,他有没有想过灿儿还是在他们手中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能对灿儿又什么伤害,可是有些伤害并不需要鞭子刀子,关几天小黑屋,恐吓一番,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弄的傻不愣愣实在是很容易的。他们是读书人,但读书人收拾人的方法更多!&ldo;那大哥如何答的。&rdo;&ldo;你说呢?&rdo;&ldo;唔,若我是大哥的话,那也就只能在七娘和灿儿身上做文章了。&rdo;刘文叹了口气。&ldo;郑员外说的是,父女亲情的确是不容分割的,先前我们不知道灿儿竟是郑员外的千金,实在是失礼了。只是郑员外是否想过七娘?灿儿是郑员外的父亲,七娘……总归是灿儿的生母,而且据刘某所知,这几年,灿儿一直是跟着七娘在外,七娘给人做厨娘,她就跟着打下手,小小年纪,已有一手好厨艺,实在让人敬佩,但也让人觉得……&rdo;这是他在公堂上说的,说到这里的时候,还故意停了停,直看到郑洪新的脸红了又白,白了又红,走了两个来回,他才接着道:&ldo;在华安如此,在上京也是如此,刘某是不知其中有什么原因,但想着灿儿和七娘,总也是母女情深的。当然,七娘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妾……唔,姑且算是个妾吧,刘某也相信郑夫人会待灿儿如亲生的,只是郑员外口口声声说不要七娘又是何意?&rdo;&ldo;我……&rdo;&ldo;七娘在刘府,向来是做厨娘的,这一点,有多人为证,奉恩将军,辅国将军,还有轻车都尉都是到过鄙府的,郑员外不信刘某,也要信这些爵爷!&rdo;他说的这几个,都是和他们交好的宗室,爵位虽不高,却也足够令郑洪新晕头了,刘文却不放过他,再次道:&ldo;郑员外是不是连这些爵爷都不信?&rdo;郑洪新只有连连摇头。&ldo;那既如此,郑员外又为什么要让七娘和灿儿分开?是郑员外觉得这母女之情不可贵,还是……另有原因?&rdo;被他这一句句的问着,郑洪新哪还能有可以分辨的,只有反复的念叨兄弟情义,父女之情,不过他虽然昏头了,他那讼师却还记得自己的责任,一见这情况,立刻就道:&ldo;大人,郑员外告的是刘举人私拐逃妾,郑七娘是自幼和其母一起被卖到郑员外府上的,之后被抬举了通房,生了女儿,她厨艺好,所以郑夫人经常将其外借,但她还是郑家的人,我们这里,有她的卖身契。&rdo;&ldo;他们还有七娘的卖身契?不是说她的卖身契烧了吗?&rdo;听到这里,郑定辉忍不住了,&ldo;她骗咱们?&rdo;一知道郑洪新和七娘之间有关系,他们就详细问了,关于卖身契这一点更是再三确认,七娘也肯定的告诉他们,在她出来的时候,郑洪新将她的卖身契给她了,她虽不怎么识字,却认得自己的名字,当下,她就将那卖身契烧了。&ldo;啊,不,七娘不应该骗咱们,那就是郑洪新骗她?&rdo;倒不是相信七娘的人品或是和他们的感情,而是他们母女现在就在府中,撒谎又能有什么好处?刘文点点头:&ldo;恐怕是郑洪新也不知道那卖身契是假的。&rdo;其实在先前上衙门的时候,他也在想郑家告他们的依仗,他想到了郑家可能抱上了哪个大腿,甚至狗血的想到了,郑家有什么祖传的东西,而在那讼师说到卖身契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他太小看这些深宅妇人的手段了,也太不了解女人心了。郑家娘子当初能将七娘租借出去做厨娘,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她走?不仅她自己不会放,也绝对不会让郑洪新放的,而为了防止郑洪新私下放人,恐怕是早有准备,只是正巧就用到了这里。想到这里,他暗自摇了摇头,这件事事情不大,但就是缠手,要处理妥当还真的要思量一番。&ldo;大哥可否将此事交给我来做呢?&rdo;他正这么想着,突然听到郑定辉这么说。刘郑两家的这场官司就像一个不大的石子掉进了湖中,转瞬间就被湖水吞噬了,可是荡起的涟漪却层层不断,民间议论,宗室中也议论。此时正值过年,家家户户都有很多事要忙,倒也不是太在乎这么一个小案子,但挂不住总有人说啊,茶馆里,酒楼里,街头巷尾,不定就有人在谈论,这听的多了,自然而然的也就要跟着说上两句,而这说的多了,传的也就邪乎了,开始还是两家在争一个妾,后来这个妾简直就成了祸国妖姬了,甚至连带上了什么将军,什么王爷,当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也不用人推动了,民众们自动自发就演绎了下去,那说的是一个比一个兴奋,谈的是一个比一个高兴。宗室中倒没有传的这么夸张,不过他们本身也在议论中。安平帝要封爵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他们也在看着哪一家更有希望,现在爆出了这件事,也算是为他们找了个乐子,特别是比较潦倒的宗室,说起来的时候还夹着一种幸灾乐祸和期待。两家缠上了这种事,也许,这爵位就会没了?更也许,圣上会将这爵位分到他们这边?虽然后者的可能不大,但也足以令他们向往了,而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安平帝对这件事很郁闷。大年三十的晚上,在皇室的年夜饭上露个脸之后,他就将李思安招到了自己的寝宫,然后歪在软榻上对李思安诉说内心的委屈:&ldo;李相,朕真的错了吗?朕不过是想找到太祖的后代,真的就错了吗?朕想给太祖、给祖宗一个交代,真的错了吗?朕……&rdo;李思安被他这一连声的错了吗弄的头晕眼花,好容易等他停下了嘴,才道:&ldo;陛下,臣腹中饥馑,恐怕要先吃些东西才能回答陛下的问题。&rdo;安平帝正满心的等他的安慰,听了这一句,立刻被堵在了那里,但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再想到自己将他匆匆招来,也只有招呼太监为他准备吃食,一份小蒸饺,一碗八宝粥,一小碟酱鸡,一小碟青菜,两个凉菜分别是调木耳和松花蛋。李思安一看到那个松花蛋,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安平帝哼了哼:&ldo;李相笑什么。&rdo;&ldo;臣只是没想到,在陛下这里,也能吃到这君子蛋。&rdo;&ldo;什么君子蛋?&rdo;安平帝立刻坐了起来,&ldo;不过是在鸭蛋里变出些花,就有了君子的名号,他若真是君子,也不会弄出这种事,朕的脸,都让他们丢光了!&rdo;李思安也不理他,先慢慢了喝了两勺粥,然后又去夹了一个蒸饺,这席面上的菜虽然看的平常,但无论是用料还是做工,都是讲究再讲究的,比如这八宝粥,平常人家也是核桃松子小米的用,可是这宫里用的就都是各处上来的贡品,米是柳州的,枣是衡州的,核桃是元州的,这些千挑万选出来的材料,再用小火细心的熬了,那自和一般的不同。刘家兄弟上来的时候不好意思大吃大喝,李思安却没这些顾虑,他悠悠哉哉的蘸了醋,慢慢的将那小巧的蒸饺放到嘴中,直看的安平帝郁闷又加上了三分:&ldo;李相!&rdo;&ldo;陛下,陛下这一段用心太过了。&rdo;安平帝没有说话,李思安又道:&ldo;陛下念着先人这自然是好的。但是太祖的两个后代已经找到,陛下也拿出了爵位,虽没有赏下去,也是早晚的事,对太祖也是有交代了。陛下乃一国之君,还请以江山为重。&rdo;安平帝没有说话,过了半天才慢慢的开口:&ldo;李相如此说,倒好像是朕为美色所惑……&rdo;即使李思安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此时还是被噎住了,他嘴角抽了两下,还是没把嘴边的话抽回去:&ldo;陛下,慎言!&rdo;&ldo;其实,刘大郎倒也当得上谦谦君子……很有几分,李相的风采呢。&rdo;李思安几乎没有昏过去,他正要说什么,安平帝又道:&ldo;李相莫怪,朕不过是一时感叹,李相所说正是,朕还有国事要操劳。&rdo;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