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6章 大队院开建(第2页)

现在正在建设住宅,等明年社员们都住进青砖瓦房里,那么小码头大队真正实现了全体社员有吃有穿有房子住还能接受教育,这是不是全国第一个做到的农村?

这样的成绩是在自己这个公社书j领导下实现的,老翟不敢再想下去,有点上头。

然后韩述苦又咨询了大队安装电话的事情,翟书j说,马上就给小码头大队安装电话了。

这是上面的村村通工程,公社北边一溜堤和中部十多个大队都已经安装好了,有关部门正在往南边这几个大队走电话线,预计一周内会到小码头大队。

韩述苦一听,这个可以有。

这时代的电话技术落后,打电话先使劲揺电话揺柄,公社总机接线员接通电话后问你通哪里,然后她把相应的电线插头插到对应的插口,需要联系的双方才能接通电话,由于通话线路都是裸线架设在荒郊野外,通话质量不高,一通电话打完喉咙都能喊嘶哑了。

这还是本地区打电话,想打长途得到城里邮电局,那嘶吼声能震塌大楼,所以邮电局的大楼盖的都结实。

这时候电话线路维护检修十分辛苦、杆线设备抗灾能力差、通信效率低。

但在这个时代,社会运转节奏是缓慢的,广大农村群众生活基本上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没有啥紧急情况生,对电话不是刚需。

反而大队安装电话,更重要的作用是真正做到了政令畅通,从海里到基层大队,都能随时迅联系。

特别是防汛防灾和突事件,能够及时和上级时事沟通,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

韩述苦不怕麻烦,也不怕把嗓子喊哑,大队安装了电话,别人找他就方便多了。

因为他有几个重要的事情得等消息,比如啥时候去货场接玻璃,比如几个老油啥时候能改换改造地,这都需要别人能联系上韩述苦才行,靠写信那得延迟最少一周时间。

得到了安装电话的确切消息,韩述苦也放心了,又向翟书j汇报了准备民兵训练的事情,并且说今天找康部长就是咨询一下明天开始民兵训练可不可以?

翟书j点头应允,并督促他趁这个农闲季节好好把民兵训练抓抓,公社每年还有大比武呢,韩述苦满嘴答应下来,就和翟书j告别找康少华部长了。

康部长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看那一股气彪悍势,肯定是转业过来的军人。

两人进行了坦诚友好的交流,特别是韩述苦把大队民兵连的具体情况都给康部长说了,里面有一部分人是车把式,还想趁冬天农闲到朱村矿井拉煤搞运输呢,训练肯定不能赶趟。

韩述苦就和康部长协商有一部分队员轮训,车把式韩述苦也准备轮换,经过这一年多村里社员对这么多牲口使唤,好多都能够独立驾驭牲口拉汽马车出远门。

康部长也考虑了韩述苦的说辞,毕竟人家大队也要生存,也要挣钱嘛!

韩述苦回到家,韩述平就找来他汇报大队院的建设预算,韩述苦拿过五哥递过来的纸张,石料,砖瓦,木料,石灰,碎石子等等密密麻麻,韩述苦没仔细看其它材料,就看了看砖瓦需求量。

因为其它材料大队都有,早就开始购买往村里运送了。

本来砖瓦是自己烧制的,但胶泥土需要风化半年以上时间,现在需要购买的就是砖瓦。

韩述苦要求韩思有调配人手车马,下午就出到堤后砖窑厂购买,好尽快开工建造大队院。

韩述苦又要求韩述平做好民兵队员的准备工作,明天康部长来大队,开始小码头大队冬季农闲民兵训练。

然后,韩述苦和石师傅、李师傅沟通,决定下午就动工建造大队院,先建造南屋。

先就是挖地基,打夯,然后用石灰沙土拌匀铺地基上继续夯实,灰土一层层铺然后夯实,再用石头砌地基。这是韩述苦要求的,所有建筑全部采用灰土打底层,石头砌地基。

韩述苦清楚砖木结构的房子最怕地基长时间会下陷,导致上面墙体走劲变形,然后就是墙体裂缝,然后就是大梁蹬墙壁,然后房子坍塌。

所以建造房子重地基,在没有钢筋混凝土时代,也没有糯米汁,鸡蛋清,就靠青砖、白石灰、沙土砌墙。

这种墙体不怕风雨侵蚀,就怕地基下沉导致墙体开裂,那就没法补救了。

下午,韩永昌集中几十个社员开始挖地基壕沟,壕沟越深地基越牢稳,同时越费材料。

地主家盖房挖地基也就五十公分深,也有家没有余粮的地主盖房挖三十公分就行了。

可韩述苦要求挖一米深地基,就连石匠李治国师傅都吸冷气,太浪费了!

就一层砖瓦房,实在没有必要挖一米地基,三十公分就足够了,一米深,这得填进去多少石料?这都是钱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