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章 阳夏县旱蝗双灾2(第1页)

在大槐乡和朱口乡开打之前就有人给二叔公等大槐乡乡老报信去,而看到大槐乡真的把地浇完之后也有人给县令县丞报信的。

石慕华等人追击朱口乡人的场面,正好让来视察的县令县丞看到,吓得二人连滚带爬夺路而走。

柳仲一箭射伤了朱口乡士绅,负伤之后疼痛难忍,坐在地上惨叫之时被追上的大槐乡青壮摁在地上,用绳子绑的结结实实。

石慕华一看抓住了个士绅,就招呼众人停止追击,说道“好了,有他就够了,不用继续追了。”

等所有人都聚集过来,大家一看都乐了,光是抓到的就有二十多人。

大槐乡和朱口乡的援兵同时到了,不过朱口乡的锐气已经打没了,尤其是自己这还有二十多人被抓了。

以前打架也没有抓俘虏一说,因此把所有人都整不会了!

两边对峙,朱口乡先低了头,问道“你们大槐乡怎么样才肯放人。”

这事当然是二叔公柳老太爷他们去谈了,毕竟是知根知底的,知道要多少钱粮既能割肉又不会让他们拼命。

在他们商谈时,石慕华带着双方的伤员到古家坝给他们疗伤。

经过大槐乡和朱口乡的乡老士绅们长达三个小时的亲切交流,双方代表唾沫横飞,唇枪舌剑,张牙舞爪可谓是将肢体语言运用到极致。

最终达成共识朱口乡用二十石粮食换回二十多名村民,用五十石粮食换回士绅;用朱口乡的荒地,缓坡,水塘换大槐乡乡民给他们挖通河渠,架设水车,铺设管道;为显示两乡友好,大槐乡升起水闸,放水流到朱口乡。

大槐乡和朱口乡打架的事解决完,石慕华抓紧去看乡民准备的柴火够不够,好对付蝗虫。

“先生,您放心吧!”

“先生,只要是能找到的柴火都在这了。”

有村民看着小山一样的柴堆,说道“先生,有那么多柴火呢,来再多蝗虫也能烧死它们。”

有乡民问道“先生那要是白天怎么对付蝗虫呢?”

石慕华听完说道“这个简单,做一种大号的扫帚,来拍打蝗虫即可。”

在古代蝗虫一旦成灾,人所能做的不是去有效的灭杀蝗虫,而是给所有人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没几天,有人看到各处道路,空地上准备柴堆的大槐乡民众问道“大槐乡的兄弟们,你们这是干嘛呢?”

大槐乡民众回道“防备蝗虫呢?话说没人告诉你们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吗?”

别处的人摇摇头说道“没有啊!”

在古代蝗灾是很常见的,活的久的人也能总结出旱灾和蝗灾是一起生的,但是他们都不说,唉!想必也是在等待一场吃人的饕餮盛宴吧!

在灾害生时用粮食换人们的生产生存资料(土地,房屋,耕牛,农具,纺织机。)等灾害过后,失去生产生存资料的人就只能给豪强地主做长工,佃户,来养活自己,一万人里也未必能有一个翻身的。

有人惊呼“要下雨了吗?好多的黑云啊!”

引的众人纷纷朝天望去。

“不好,那是蝗虫。”

“快点火,用扫帚拍打。”

石慕华在屋外看到铺天盖地的蝗虫飞来,就像黑云压顶一般天都黯淡无光了,震惊之余连忙招呼众人对付蝗虫。

【好可怕的蝗虫啊!】

【庆幸我活在现代。】

【我要是去古代可能活不过一个月就饿死了………】

龙国直播间哀叹之声不绝于耳。

…………

这次蝗灾从沛国陈国起,一路向北袭击兖州,司隶,冀州。

赤地千里,数十州郡皆受其害,更兼豪强士族兼并土地,民不聊生,锦绣神州化作无间炼狱。

如此大的灾情,早有巡察御史写好表章,派随从连夜往京师而去。

御史对随从说道“此间万千百姓能否活命全靠你一人了。”

说着又拿出一个小袋子“这里有些钱财,你且带上到了京师好打通关节。”

说罢,长叹一声,如今这朝堂上疏也得给黄门送钱。

(黄门是官职,负责看管皇宫门户,多由阉人担任。)

大槐乡因为有提前准备,受灾并不严重。

怕蝗虫再次出现,连夜收割庄稼,屯粮入仓。

不过其它各乡就没这好事了,颗粒无收。

各乡乡老齐聚石家村“石员外,我们错了,事到如今也只有您才能帮我们了………”

石慕华对大槐乡一众乡老士绅说道“现在别的乡颗粒无收,只有咱们乡有粮食,如果不帮他们,一但灾民作乱伤害的还是咱们自己。”

乡老士绅说道“先生,整个陈国乃至豫州都遭蝗灾了,难民足有十多万,我们管不过来啊!”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