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5页(第1页)

  之前林橘让人建造的桌椅已经建好,阿政拉着林橘坐下,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剥好的松子来,放在林橘面前:“对,阿橘你觉得这件事有问题吗?”

  林橘摇摇头,她知道这是古代,不是现代,虽然那十二个金人的铸造在她看来有些资源浪费,但也不失为一种具有象征性的建筑。就像这历史上的许多王朝宫殿一样,这些宫殿不仅建得繁华,更多的是透露出威严,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让人从心里就感受到皇权带来的压力。那十二个金人也是一样的道理,代表着秦国至高无上的武力和权威。

  只是林橘从这件事中却看出了阿政的担心:“阿政,你之所以要收缴六国的兵器,建造十二铜人,是担心六国的百姓造反吗?”

  阿政拈起一颗松子送进林橘嘴里:“是又如何?六国之兵皆已收缴,天下只有秦国手中有武器,那些遗民自然就不敢犯上作乱。”

  林橘深吸了一口气:“阿政,如果你真的想要治下的百姓不作乱,只靠武力威胁是没有用的,就算失去了兵器,他们也还可以用木头,只要他们想,总能找出办法来的。只有国君真的去爱护他们,让他们吃饱穿暖,免受苛捐杂税,日子过得好了,他们自然不会造反。”

  阿政笑了,他帮林橘整理了一下头,在她额头上轻轻亲了一口:“阿橘,你太天真了。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这世间人性本恶,只有让他们永远生活在恐惧之中,用武力去威胁他们,时刻警醒自己的行为,他们才不敢犯上作乱。”

  林橘简直觉得阿政不可理喻:“人不是动物也不是机器,他们能察觉到好,察觉到坏,只有对他们好,他们才会反过来对你好,难道阿政你不想用平民爱戴你吗?”

  阿政同样不理解林橘的想法:“为什么我要考虑一群平民的想法?他们只要能种田,为国家生产粮食就好了。”

  林橘终于现了自己和阿政的矛盾之处,她努力向阿政解释:“可是如果人们被压迫到极限,连活都活不下去了,是一定会反抗的。”

  阿政想了想道:“阿橘,你的想法有点像荀卿的想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为什么偏偏是秦国打下了天下呢?”

  林橘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强行灌输给阿政,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她想了想道:“阿政,你还记得之前给战士遗孤建的学校吗?”

  作者有话要说: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商君书》

  第87章法礼

  阿政点头:“自然记得,在原秦国境内,各郡县均有此类学校,特意派了学宫中的学士去教他们认字,阿橘怎么突然提起了这件事?”

  “那些孩子既然认字,那相较起其他人来,必然是可造之才,阿政你要如何用他们呢?”

  “他们虽说识字,却也并不能成为精通典籍的各家学士,要么遵从他们的父辈继续从军,要么便是在各郡县中当个小吏,仅此罢了。”

  林橘突然好奇道:“阿政,秦国各个郡县的官员是怎么选出来的呀?不需要经过一定的考试吗?”

  阿政摇头:“各郡县官员自然是由各家推举而出,或为豪门显贵,或为宗室子弟,无不是大家出身。”

  “也就是说,各地的官员都是由贵族和官员们推选而出,秦国的普通百姓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阶级,就只有从军这一条路可走。可是现在天下已定,就算各地还有些小叛乱,能打的仗也是越来越少,那那么多数量庞大的士兵要怎么办呢?让他们卸甲归田吗?”

  阿政笑道:“这倒不必担心,仗是打不完的,我还想让人去拿下百越呢?天下何其之大,将士们怎么会没有用武之地呢?”

  林橘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努力将自己从阿政的语言逻辑中解放出来:“可是,总不可能一直打仗吧,将士们总有需要休息的一天,而且秦国已经支撑了这么久的战争,难道它还能继续支撑下去吗?百姓们总希望能在战后过安稳日子的。”

  她见阿政不说话,声音不免放缓:“阿政,我对战争了解的不多,对政治了解的也不多。可是身为一个平民百姓,我渴望的是和平富足的生活。我相信无论是秦国的百姓,还是剩下的暂时没有完全归顺的其他六国的百姓,他们希望的都应该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没有战争,能有自己的房子和田地,能够吃饱穿暖,夫妻恩爱,生儿育女。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手中有武器,那些武器也只会用来驱赶山林中的动物,而不会用来对抗给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官吏。阿政,你觉得呢?”

  阿政看了眼旁边的人,神情不免放松了些:“阿橘你之前所在的地方,是能让人吃饱穿暖、安康喜乐的国家吗?”

  “基本上算是吧,吃饱穿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因为我们那里人太多了,房子对很多人来说可能有点困难。”林橘笑道,“但总体来说,百姓的生活还是越来越好的。”

  阿政拉过林橘的手,放在手中把玩,眉头微皱:“之前,我一直在犹豫一件事情。阿橘送给我的稻米种子,确实是神种,产量直接比原来翻了十几倍。但是神种目前只在关中和蜀郡种植,并未推广到其他地方。虽说水稻需要水,全国的很多地方都不能种植,但按照气候和水源来说,九江郡和长沙郡才是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地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