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章 阉党清流(第2页)

朱由校扫了眼百官,放眼望去后世出名的能臣干吏均不在列,无奈当场点名,目光转向兵部侍郎阎鸣泰“阎鸣泰,你来说说。”

阎鸣泰心里打退堂鼓,赏赐擢升没我,问计解惑找我?

他实无才略,专事谄谀,每陈边事,必颂功德,欠缺治理地方的经验。

奈何难以推脱,迈步出列,含糊其辞说“陛下,臣以为当选知兵善战之人前往陕西,领关中各卫所平叛,另外,向秦王府传旨,令其迅赈灾。”

“哼。”

“退下。”

朱由校不耐烦的挥手,他不想听冠冕堂皇,似是而非的建议,视线再度扫视百官,目之所及,百官纷纷垂。

可恶。

偌大朝堂,没人替他出谋划策吗?

气氛尴尬中,魏忠贤糯糯出声,瞥了眼武将行列的将领,进言道“皇爷,朱童蒙近期由陕赴京,熟悉陕地状况,老奴相信朱大人能为陛下解惑。”

朱由校好似沙漠中饥渴的赶路人,终于遇到一汪清泉。

朱童蒙。

阉党内的清流。

不光勇,还很直。

阉党罕有的知兵善战官吏。

他曾经为熊廷弼说情,救对方于危难,却成为东林官吏的眼中钉肉中刺,遭受他们狂轰滥炸的弹劾,不幸被贬出京。

幸好金子放到那里都光。

朱童蒙抵达延绥镇,裁汰老弱残兵,催收被侵占的军屯,精简鼓励,打造出一支大明国防精锐榆林精兵。

前阵子,朱童蒙领兵在延绥镇作战,砍敌方王子头颅,重挫敌军,取得榆林大捷,恰巧回京复命。

“朱童蒙何在?”

“臣朱童蒙参见陛下。”

武将行列,一名身形魁梧,面色沧桑的将领出列,走到殿中央执笏行礼。

朱由校目光如炬,露出几分欣赏之色“爱卿,王二起义,你有何良策?”

朱童蒙略显意外,言语谨慎的说“启禀陛下,微臣巡抚延绥,还算了解陕西情况,延绥镇防区东至黄河,西至定边营,多是沙漠地带,五谷不生,敌情复杂,加之粮饷不足,军心不稳,很容易受人鼓动。”

“今起义由旱情引起,当地官吏不作为导致起义扩大,然而,陕西不光渭北旱情严重,北至榆林,南至关中,均有旱情肆虐,百姓穷且疲,星星之火可燎原。”

“故而,臣认为朝廷出巨资,多筹粮,救民于水火。另外,派遣精兵良将以铁血手段平叛,以免起义扩大,危及西北重镇。”

朱由校侧耳聆听,频频点头,好似学生听大佬讲课,恨不得掏出笔记本做笔记。

朱童蒙的话说到他心坎上了,是该出巨资,多筹粮,派精兵,剿抚并行。

历史上,崇祯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推行剿抚并行的策略,非但没有平息叛乱,反而让起义越来越声势浩大,最终尾大难除。

无它。

钱不够。

粮不够。

朝廷不重视。

崇祯二年,起义军从王二时代,进阶到王嘉胤,高迎祥时代。

席卷数府,涉及数十万的起义,崇祯仿佛视作儿戏,仅拨给杨鹤十几万钱粮。

既要剿,又要抚,还要救济百姓。

一文钱,恨不得让杨鹤当成百两银子花。

钱粮耗尽,剿抚计划自然破产。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他不能重蹈覆辙。

朱由校扶着龙案,语气平和说“爱卿,说说具体该怎么做?”

朱童蒙不假思索汇报“陛下,安抚百姓,肯定花巨资赈济百姓,李阁老,李次辅比微臣更擅长,臣单单说说军事问题。”

喜欢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请大家收藏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