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 一本万殊(第2页)

成熟你怎么推翻的掉?真理怎么推翻的掉?会被推翻就表示前面那个是不成熟的,那你这个过五年又被推翻了,就表示你还是不成熟的。

如果这样想象的话,诸位就可以知道,常常改变也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所以我就全力想要推翻我老师的理论,我自己建立一个。这样当然是断掉了,他不会连续的。我们中国不是这样,中国人他是重视师承,就是老师,永远是老师,那这样对吗?是不是?这是外国人经常问曾老的话嘛,你们中国人,同样是中国人,怎么差那么远?曾仕钱老师说什么差那么远呢?他说你看中国人要么像孔子简直是圣人,样样都高明,要么就是庸庸碌碌,差那么远。的确在我们历史上,只有少数值得我们仰望的圣人,其他好像都不行,是不是我们一代不如一代,越来越笨,其实不是。

曾老想这一点呢,是非常关键的东西。我们中国人做学问,跟西方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并不是摸索着,一点一滴去建立起来,不是。我们是由,那么高明的祖先,他摸透了人体宇宙人生的奥秘,他掌握了全部的变化。然后他提出来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经得起千古的考验,是经得起万方。就是不管你用到哪个国家,你都可以用得非常好的。

很可惜我们自己不了解,我们的学问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开始展开。不像他们是一点一滴摸索着要去整合,到现在还整不齐。我们不是批评西方人,我们只是很认真的去看,西方人做学问,做到最后四个字支离破碎,但支离破碎不好听啊,所以把它叫做专业啊。只有这专业,有它的专门领域啊,彼此不相通。

曾老师请问各位,如果彼此不相通,那这个整全整全道理在哪里?中国没有,你看中国以前就读那几本书,他什么都通了。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他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多太多书,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我们没有去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东西,这真是很大的遗憾。

伏羲氏不管他是谁,我们把他认为他是一个代表人物,就好像现在我们所讲的代言人这种可以吧,伏羲氏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言人。他一画开天,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从这一画产生出来的,我们才讲过一本万殊,一就是这一画,这一画我们把它叫做太极。

你说太极是什么?那曾仕强老师就问你碗是什么?你说碗就吃饭的东西,那太极就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了,你说碗我很熟悉,没有错你常常用碗嘛,你当然熟悉。那你如果常常去体会什么叫太极,常常去想这个事情,想通了,那他也跟碗一样,他就是个名词,就是这个东西的一个称呼吧,很容易的不难。

我们有了这一画,我们所有的系统都建立起来。今天人类都在讲系统,但是都是小系统,因为这个系统跟那个系统,没有办法融入。你看我们今天科学的产品,就是彼此不能相融,不能相融。同样一个大哥大,你的跟他的不一样,能不能相融,不能相融。太多的东西只好分道扬镳,你选用那个,你就不能用这个,你用这个,你不能用那个。

中华文化没有这样,我们是通的,样样都通。各位如果掌握到这点,你就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宗他是全盘了解,然后才开始把学问做出来。那这样的话,你怎么去跟他推翻呢?你怎么去跟他闹别扭呢?那只有自己吃亏了。

那西方人就觉得,那孔子讲的话,跟现在都能合适吗?其实也不然。因为孔子告诉我们,你要与时俱进,你随着时代的不同你去展。但是有一点,根本不能动,根本不能动。我们就是掌握了那个根本,所以你怎么变它都不会乱,西方人就是抓不上这个根本,所以一变就乱,一变就乱,就把以前统统推散掉。

我们重视老师,重视师承。但是孔子也告诉我们,当仁不让于师,你在仁的面前你是不要认老师的。那告诉我们什么?只有一样东西你是可以当仁不让的,就是仁嘛,你看当仁,你才可以不让。仁是什么?仁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个根本,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如果抓住了,你怎么变,都会万变不离其宗,你永远是个仁者。

当然我们讲的这个仁者,跟日本人讲那个忍者是不一样的啊。我们这个仁者,他就是说我是顶天立地,我是顺天应人,我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在做人做事,这个根本绝对不能动,我们也从来没有动过。然后其他你怎么变都可以,因为我们都知道时空是万变的,一直在变,它永远不停止的。这样你就可以知道,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会源远流长。

你看到今天我们所有出土的东西,都可以证明我们是一脉相承。但是每个地方出土的多少有点不一样,可是你说它不一样,它都是同一个系统。这样各位就可以了解,中国人做学问,不是我个人有什么创见,而是我们成一家之言,成一家之言跟个人的创建有什么不同?个人的创建,后人很容易把你推翻掉。成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就是所有的学生,要把你的创建要当做是老师的延伸,而不是把它去掉,我取代你,不是。所以你看我们一个徒弟被赶出师门,曾仕强老师看所有人都看不起他。

为什么叫做师门?就是孔子,他所领导的是一个群体,他绝不是个人。因为我们不认为个人是一个单位了。老师带了一群学生,而这些人他的讲话是相同的,他思想是一致的,使外面的人一看就知道哎,这是一家。你看我们叫法家,我们叫儒家,叫道家,叫阴阳家,很多很多家。而这些家呢?他又是统治一一个大的太极的系统。所以整个都叫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个最大的家庭,里面有很多中型的家,大家相融不相排斥,互补。而且呢它可以使我们在方方面面,做到一句话,叫做万变不离其宗。那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办法细水长流,顺着那个地势啊,不断的流转,一点不费力,它就可以持续下去。

我们近四百年来,我们不能怪中国人。因为整个的历史使我们太伤心了,使我们丧失了我们的自尊,使我们对自己呀开始产生很大的怀疑,为什么西方人那么强盛,为什么我们这么衰弱。但是我们提醒各位,如果到了21世纪你还有这样想法的话,那就是不切实际的。你看我们近2o年来,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表现,各位要冷静想一想。连西方人都感觉很惊讶,怎么会这样呢?怎么会那么快呢?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科学不达,科学不达,科学不达,可现在呢?外国人觉得很奇怪,怎么一夜被你们赶上了。

中国人他怎么会进步这么快,难道是突然间我们一夜梦醒,都变成西方人了,没有。难道是我们整个都变了,全盘西化了,也没有。那我们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成绩呢?就是当我们的思路开始现代化的时候,我们所表现的一定是很优越的,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我们的思路只要清楚,我们的展就是无穷的,当我们思路不清楚的时候,我们自己就遭殃了。

那我们的思路是什么?就是一本《易经》嘛。我们对《易经》的认识应该要很明确的,了解到《易经》他不是告诉我们什么知识不知识的,他不是。如果《易经》是一本讲知识的书,他老早就丢掉的。因为那么久了,什么都变了,你这留着有什么用、知识差不多只有二十年年,二十年年过后他就不管用了。各位想想看,二十年前你所学的知识,现在有太多的是已经不见了,因为他不停的翻新。《易经》所给我们的是思路,思路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一个人只要方向正确,然后你一努力,你就很快有成果。如果你方向根本就是错误的,你越努力就越糟糕。

你看我们上的高公路,如果南北方向搞错了,那你越跑越远,而且你越快越倒霉。我们今天有这样的成果,我们应该回头想想自己,我们的方向真的正确吗,不知道哎,不知道哎,那怎么办?那只有回头整理我们的思路,要整理我们的思路,只有一条路走,就是把《易经》的道理搞搞清楚,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都是《易经》的思路。那为什么有时候很强,有时候很弱,有时候又好像表现的可圈可点,有时候又实在很丢人。就是有时候清醒,有时候迷糊,有时候清醒,有时候迷糊,这个也是《易经》的道理。

当你一个人很自大,很自满然后感觉自己了不起,你的思路就开始昏庸了。然后就开始没落了,所以为什么我们讲富不过三代。就是你一富有以后,然后就不重视小孩的教育了,然后小孩就可以为所欲为当小霸王了,那这样的一长大,他怎么能够维持你这个家庭呢,那很快整个就把你报销了。

所以你看我们的历史,它的确有时候新,有时候衰,有时候让我们感觉到很有面子,有时候就让我们感觉很丢脸。那不是《易经》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我们冷静下来,来找到我们自己的那个可长可久,可大可新的那个脉络,然后在现有的基础上面我们去扬我们去光大。曾仕钱老师想这是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所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看到西方他也是有兴有衰,没有说一直兴的,如果一直兴的巴比伦还在呢,如果一直兴的古希腊还在呢。那这几个古文化里面大家应该去想到,那为什么印度现在还在,对不对。它印度也曾经这样,甚至于变成人家的殖民地,他又回来了。其实很简单,你看印度人不管跑到哪里,他头上那个包子,他始终就打着。曾仕强老师常常问印度人,曾老师说这个有什么意思,他说这就是印度人的象征,这就是我们的精神,我再穷我这个东西也绑在哪里,我再富有,我还绑在哪里,我告诉你,我永远是印度人,曾仕强老师说你了不起。只要印度人不会忘记他是印度人,印度文化他就会延续。

只要我们不忘记我们古代的圣贤,不忘记《易经》的道理,哪怕有一天我们再倒霉,我们还是会起来的。曾仕强老师常常想到,曾老师年轻时候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就叫不倒翁啊。一个人在那里,你把他往这边压,他就往这边来,一放他就起来了,你往哪里压,他都随着你,他不抵抗,但是只要你一放手,他就起来,曾老师觉得那是典型的中国人。能屈能伸,永远不会认输永远不认输,只要机会有利的时候,我一定站起来。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这样特性,就是《易经》经的道理,深深的在我们的血液里面,变成我们文化的基因。

我们今天如果眼看全世界,已经慢慢要全球化。大家听到全球化,会不会想起孔子所讲的世界大同,会不会想起《易经》里面有一个大有卦,有一个同人卦,大有同人加起来就是大同。可见孔子的大同的理想,我们把它变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然后西方人把他叫出来说全球化,是不是慢慢又是一致的,就表示我们未来的方向,我们是没有办法再分。只要大家认识这样的一种状况,你就知道中华文化这个时候起来,有它的时代意义。因为有时候分比较有利,有时候和比较有利。

近四百年来,西方人在主导整个的地球,他们分分分分,问到最后已经知道非合不可了。可是要合要找谁呢,不是找中国人呢,要找《易经》呢。因为易经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个最大的体系,最完整的思维,它可以包容一切,可以不破坏现有的各个民族的文化。换句话说,我们非常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但是我们只有用《易经》把它包容起来,互相尊重,彼此和谐相处。然后来达到和平展,这个人类当前的总目标。

我们这一次要讲《易经》的道理,其实是为了全球化的需要,不完全是为我们自己。全球化是势在必行的,除此以外,人类没有路走了,你再分下去,最后利害关系一不对就打起来。以前打打,还无所谓,现在武器那么厉害,杀伤力那么强,我们还忍心战争吗?所以我们唯一的路就是和平相处。和平相处就是要彼此包容,互相尊重,那只有什么,只有《易经》。

而《易经》要怎么去认识他呢,那从一句话开始,就叫一画开天,把天地开出来,就是盘古所讲的开天辟地。开天辟地以后怎么走,一步一步的,《易经》都告诉我们,那我们只要照那样去走,曾仕强老师相信很快外国人也会来了解《易经》的道理,然后大家思维慢慢去调整,大家各自为共同的目标来共同努力。那我们的理想,也就是全人类的理想,很快就会完成。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