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6章 话不投机半句多(第1页)

[]

宣阳坊位于东市以西、平康坊以南,繁华热闹不啻平康坊,就是这么一处金贵之,光是独孤府就占了全坊四里中的北里,也由此可见独孤家所受恩宠。

府内主厅气象森严,各种精美的楼台亭密布花木从中,缀金叠翠、盛加雕饰;又有山池别院、山谷蔽亏,势若自然,仅是一面人工湖便占两百亩,湖中神山仙岛遍布,在夕阳映照下,后花园格外美丽。

身穿一身麻布短衣独孤顺在弟弟独孤陀的灵前上了一炷香,便拄着拐杖向书房走去。

贺若弼刺杀案引出了独孤家勾结突厥、扣留军情、伏击长孙晟等恶劣事件,在猝不及防的变故中,独孤陀揽下了一切罪责。

他以自己的生命名声,以及独孤家第六房的前途命运,换取了整个家族的安然无恙。

但此事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子孙两辈都无人知晓。

独孤陀诅咒过独孤皇后,虽然杨坚和独孤皇后都没有在意,可以令许多关陇贵族不敢与独孤家走得太近,使独孤家一统关陇贵族的机会因此错失,所以独孤陀在独孤家从来就不受人待见,如今见他死了,一些子侄表面拜祭,心中实则唾骂不已,骂他自作自受、害人终害己,完全不知他是家族而死。

独孤顺知道真相,更知道这起事件是自己使人干的,但却不能不敢在族中为独孤陀正名,心中痛苦异常。

这几京城局势混乱,也使心中颇不安宁,他倒不是因为灾民对四坊造成的破坏,那里固然也有独孤家的店铺,但是对于家大业大的独孤家来说,不过是不起眼的小生意罢了,他心绪不宁是因为粮价上涨。

独孤家垄断了北方大的粮食生意,在京城的储备粮共有两百多万石,然而斗米涨到一百三十文时,京城却无米可卖,如果有人状告独孤家图谋不轨、想挑动京城百姓暴动和灾民暴乱,一直想对付关陇贵族的杨坚,定然令独孤家灰飞烟灭。

好在处理这起事件的人是雷厉风行、军政双全的杨素,他只用两时间就把京城动荡的局势平息了下来,要是换成一介胆小怕事的庸官,这起“突”的事态势必进一步扩大,要是粮价必将节节攀升;身为下第一粮商的独孤家便格外“耀眼”,而那时,没有人状告独孤家才有鬼了。

也是这起事件,令独孤顺做梦都想粮食生意这个烫手山芋割让出去,而买家便是关陇贵族中的元家。

元家眼馋独孤家的粮食生意已久,之前独孤顺决定将粮食生意卖出时,先考虑的对象便是元家,只是他想在最后大赚一,便在价钱上始终不松口,使这场谈判一直拖到了现在。现在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是不敢再拿捏了。

等他走到书房门口,一名正在与独孤整儒雅青年连忙起身行礼:“小侄元敏拜见世伯。”

元敏是元寿之子,也是元氏家主元胄之侄,长得文质彬彬,十分机敏狡诈,尤其善于策划各种阴谋,深得家主元胄的器重。

元家在贺若弼事件中,也受到了牵连,不过仅仅只是私藏武器装备这一节,而且关陇贵族各个门阀都私藏大量武器,在朝堂上也是公开秘密,但由于元家被贺若弼捅了出来,且数量远远过朝廷之规定,令元家成了出头鸟,最终元岩站出来当元家替死鬼,将这起事件给了了。

“贤侄免礼!”独孤顺坐下来,便问道:“贤侄此来,可是为粮店之事?”

“粮店只是其中之一。”元敏拱手说道:“主要还是请世伯帮忙。”

“贤侄指的是何事?”独孤顺问道。

元敏略一迟疑,沉声道:“圣人为了资助杨集安民,答应调给他两百万石粮食,这本来是从关中广通仓调粮过去的,可是杨集却说广通仓路途遥远、搬运成本巨大,要求从岐州、泾州、原州、渭州、秦州、灵州官仓调粮,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运输,圣人也答应了。此事,想必世伯也听说了吧?”

“听说了!那又如何?”独孤顺疑惑的问道。

元敏在独孤顺面前没有避讳什么,说道:“据我所知,关陇各州的官仓都被倒卖了,有的被卖掉一部分、有的被倒空,这六个被杨集点名的州,都存在这个问题,六州主官的家族现在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须粮食去这亏空。而渭州刺史乃是家叔元善,渭州官仓的账目是六十万石,这些都要运去凉州,而官仓之内只有八万石。”

大隋在各都建有官仓,有是一州一个、有的是几个州共用一个大官仓。

有的官仓是防备本及周边区灾荒,有的是作为边军配给储备。粮食到了储备年限便上报朝廷低价粜出,再以市价籴入粮储存。周而复始,一些官员的贪欲就渐渐滋生了。

如果等粮食到了储存年限再粜出,那价格肯定不高,于是很多方管粮仓官员和当主官想到朝廷反正也用不上这里储备粮,便在青不接之时以高价倒卖一手,等秋收过后,再以低廉的价格籴入粮补齐。

但有些有背景的官员更过分、更胆大。

他们把米卖光以后也不补齐,然后年年收上赋税年年卖光,等到储备年限再上奏朝廷请求以陈米的价格粜出,以陈米的价格把钱上交朝廷即可,从中靠差价就能赚个盆满钵满。

而元敏专门提到的渭州即是陇西郡,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粮仓,虽然渭州本身是产粮重,但收上去的租庸调其实并没有六十万石,主要是它身为河湟区的大后方,所以被当作河湟区的后勤重。

河湟区也就是后世的青海东部和甘肃南部,一部分属于吐谷浑,一部是凉州治下的鄯州、廓州、洮州、河州、兰州,前面三个州都与吐谷浑接壤,是大隋防御吐谷浑的第一道战线,而河州和兰州则是第二道战线,朝廷为了战备需要,便准备在这里兴建一个大粮仓,但考虑到河湟五州离吐谷浑太近,为安全起见,便将这个战备粮仓建在了渭州,不仅囤积渭州百姓上交的赋税,连河湟上交的赋税也陈放在这里。

可是从建国以来,这个大粮仓就没有挥过作用,哪怕是关中生大旱灾的时候也没有,因为从这儿到关中直线距离虽然比较近,可是干旱生时,渭水通不了粮船,如果走6路运去关中,还不如从中原漕运有效率。

于是背景大的渭州刺史元善便采取了卖光也不补齐的手段。而剩下的五万石也是为了应对检查所用,若非如此,早就卖得一石不剩了。

却不想,夜路走多终于闯到鬼。

朝廷这次要把渭州仓六十万石一律搬光,五十五万石的巨大亏空若是补不上,或是在补亏空过程被朝廷现,元善被砍肯定是避免不了,但此事非他一人能够完成,还涉及到渭州上下官员,而负责倒卖的,则是元家商队。

元善或许不会供出元家商队,但其他官员能不供吗?而供的结果就是整个元氏家族遭殃,要是再查出粮食是卖给吐谷浑,那后果更要严重百倍。为今之计,也只有下第一粮商能够帮元家度过这个难关了。

独孤顺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独孤家有的是粮食,而且全部是上好的江南稻米。关键是你们元家可以在短时间内,神不知鬼不晓的运到渭州吗?”

热门小说推荐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简介关于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1854年李府的一声啼叫划破长空,27岁的李鸿章激动的说道我有孩子了。并为其取名李经孝。谁知这是一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5岁开始获得人才系统,然后经过多年谋划夺了自己父亲李鸿章的权。李经孝父亲您老了,这大清你保不了,你看你手底下全是我的人,权力交出来吧,这慈禧老妖婆我可不伺候!从此我要这北洋水师姓李不姓清!我要让中华崛起日,倭寇流血时!我宁背一世之侵略骂名,也要让子孙万代享福,这叫罪在当代,功在千秋!本故事纯属虚构!...

把女上司拉进红颜群,我被曝光了

把女上司拉进红颜群,我被曝光了

带着人生成就系统重生的陈涯,把成就刷满后,携手他的十个红颜知己归隐。所谓归隐就是,找了个班上,坐在公司,一壶清茶一张报纸,笑看同事累死累活。谁想得s...

我家夫人病好了

我家夫人病好了

作品简介...

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

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

作品简介大唐开元二十四年,此时已经是盛世顶峰,然而唐皇已经沉迷于自己开创的繁华时代,各处暗流涌动不断,权臣,枭雄,狂人,甚至是古仙,都开始进入自己应该处于的位置。谪仙风流斗酒,长安倚马观花。杨家有女初成,边疆名将驰骋。这是集聚文华风流的时代,也是无数奇人异士,神仙怪诞频的世间。当周清都来到此世的这一刻,时空的长河便将分叉进另一个领域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我的舅舅亚瑟王

我的舅舅亚瑟王

公元六世纪的英格兰,本土不列颠人终于赢得了对撒克逊人的战争胜利,所有人沉浸在喜悦时,却没有谁注意到他们的国王的统治已经即将到达终点。天命降临,命数已至,昔日拔出石中剑的国王,现大地已经无法承担自己的重量。宫廷新年宴会上的国王,在魔法师梅林的陪伴下,高居于王座之上,注视着角落中的那个少年。那是以英俊闻名这个国家的异国王子,骑着一匹白马而来,传说中他化名达拉崩吧打倒了巨龙,达拉崩吧拯救了公主米娅莫拉苏娜丹妮谢莉红,打倒了昆图库塔卡提考特苏瓦西拉松,流浪到异国和一个叫安倍晴明的外国人大战过能够变成美女的九尾狐,在蓝若寺和燕赤霞大战过黑山妖怪。我的继承人就是你吗?亚瑟王在心中想道,呼唤着梅林说,梅林,请帮我把小高文带过来吧!...

权宠之仵作医妃

权宠之仵作医妃

穿越重生权宠之仵作医妃作者步月浅妆完结内容简介大理寺卿之女沈莞死了。一场冤案,二十四条人命。同一时间,忠勇侯家九小姐秦莞活了。胆小如喵的秦莞性情大变技能点亮,会寻凶会探案,进可剖尸,退可医人,顺带将伯母庶妹姨娘刁奴治的服服帖帖。正踏上伸冤之路,各式诡谲大案纷至沓来。无头新娘案,枯井沉尸...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