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7章 想法(第1页)

这天,脚店这边,王大娘干完中午这一波,让王妍去再炒一个中午做的菜心炒肉,煮个面条,她这些天吃米饭也吃腻了。

铺子里的青菜用完了,王妍扒头一看,卖菜的大娘们也都回去了。

只能改变策略,再炒一道辣炒香干。这香干是人家豆腐坊送的,白得的,周家豆腐坊是为了感谢他们铺子给人家送了那么多生意。

锅中倒入水,烧开加盐,生抽,焯一下捞出。

然后下锅猛火爆炒,这边菜刚一出锅,那边围炉煮茶上面的小砂锅里的面也煮好了。

一碗面舀上一碗香干,虽然还是豆腐吧,但是和吃豆腐块的的口味还是不太一样。

王大娘还夸了句她炒的这口感正正好,“要是你祖父能现你这么会做饭?你爹说不定当年就不用天天挨打了。”

王妍被自家娘钱这话说的激灵了一下,别误会,不是想起来自家爹挨打害怕的。

再说了,她现王胖子挨打不是因为不会做菜,是因为其他方面都做的很好,偏偏就炒菜炒不了,所以祖父太过遗憾才打他。

要真是个笨蛋,啥都不会干,说不得也不用天天挨打。

她是突然想到了,等王胖子出府后一家可以做席面去挣钱啊!

卖大锅菜要控制成本,也不能做太过精细(这样累),也不能做的味道不好,所以菜色上的选择就有很多限制。

可要出去做席面就不一样了,食材他们提供,而且做一回,咱不说跟人家那些顶级的厨娘比,一场宴席三百两银子。

咱就普通的五两银子是能挣的吧?毕竟王胖子好赖也算是侯府的大厨了,是吧?

有了他这层招牌,要价5到1o两,是轻轻松松的。

王妍兴奋不已,等自家铺子再打出些名头,就放出可以做宴席的招牌。

这不比几文几文钱的利润挣着来的高?可以的,可以的。

…………………………………………………………

又过了半个多月,天气已经彻底凉了下来,每日的豆腐有些卖不动了,端回去没多大会儿就开始凉了。

好多食客都提要求让他们换别的辣味菜,换成汤菜或者把二楼装修一下,盖个火墙,能暖暖和和的坐在食铺里吃饭。

王大娘也听取了建议,可食铺还是等到明年再装修吧,冬天到了,砖啊什么的不好买。

于是王妍的麻辣烫闪亮登场了,当时一楼不是隔了个屋子嘛。

但只是顺着灶台这边隔的,右边留的空道还是很大,而且操作台只有一张桌子,现在王妍又去打了一个桌子。

和普通桌子有些不一样,两边长长的杆子,中间是挖空的洞,可以把一盆盆的菜放在里面,王妍去看过卡的刚刚好。

配菜是他们搭配的,羊血,豆腐,每日现买的菜蔬,切的薄薄的猪肉片,一份鱼丸,锅里再现煮一份面,或者选择胡饼。

饼子是王大娘带着他们去找了一家专门卖饼的摊子谈回来的价格。

十文钱六枚,走的是批价,所以比零售便宜了很多。一份麻辣烫,配两个饼或者一份面。

面条是和隔壁的鲁大娘家里批的,人家家里做的是包子,王妍尝过他家的酸馅(蔬菜)包子,三文一个。还挺好吃的。

这不每天做完包子后,现给他们擀一小簸箕的面条送来,一簸箕8o钱。也能撑得上他们一天卖麻辣烫的量了。

王妍家里为什么不自己去做饼子,去擀面条?因为累呀,王妍要自制鱼丸。

这不是在渭河边吗?买的鱼会便宜些,鱼也是二花婶子帮忙杀好送来的。

可这个过程还是很费事,鱼肉切成条里面加盐揉搓,再用水清洗。

然后鱼肉再剁成碎馅,放入姜葱泡过的姜葱水,摔打成团搅成团。

然后鱼泥里面放盐,胡椒粉,再次搅拌,再放一些适量的生粉。

再次搅拌,然后挤成一个个的丸子状,放在水里煮熟即可。

就做这个鱼丸,王大娘都要提前一天用一整个下午来做,幸好现在天凉也能放得住。

支出的成本和做豆腐时差不多,毕竟鱼肉便宜,烧汁豆腐的糖也用不上。

王妍一拍脑袋,上次算成本没有算烧汁豆腐的糖,咋说呢,家里的糖是王胖子送回来的,所以就没算。

要是把糖算进去,成本应该是19,2o两左右?唉!不算了,不算了,反正现在也不再做豆腐了。

一定要快些把自家铺子的名声打出去,然后接宴席。这样既能赚钱还不会多累。

麻辣烫一出,不止附近的船夫,学院来买了,连这附近的居民每天中午都会端个小锅来要一份回去。

比卖豆腐要贵一些,16钱一份,底汤是猪骨汤,会加上一平底勺的芝麻酱,半勺杏仁酱。

最上面还会放上一层豆油做的炸过的辣椒油。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