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9章 考察(第1页)

早上伴着街上小贩的吆喝声醒来,起来洗漱过后,和姐姐一起去外面吃个早食。

这里的寻常百姓家里早上一般都不会开灶,各类各样的早食摊子很多,一般都会延迟到午饭时间停止售卖早餐。

走不了几步,就到了马行街,喊店家来上一碗甜香的豆浆。

搭配上用面粉,盐,水,蜜糖后炸出的撒子,把撒子放进豆浆中泡软,加起一口咬下去,吸满了汤汁的撒子,唇齿留香。

吃过饭后,和盈姐一同去渭河坐船,先去外城痛痛快快的玩一番。

到渭河边找到一位大伯和众人拼船,然后再和一群小姐妹拼场去玩蹴鞠,一不留神就玩到了下午,还是肚子饿了才反应过来,又坐船回来找脚店去吃饭。

点上一盘海错(海鲜),今儿个点的是旋切鱼脍,以盐,姜醋,韭薤等调料蘸着吃,鲜嫩爽口。

这家脚店还挂了酒旗子,有了卖酒的资格,刚从72家正店之一的奉春楼那里批了两缸新鲜的椰子酒。

此酒晶莹透亮,甘爽可口,使用椰子浆天然酵制作的。

虽然说是酒,但更像解渴的饮料,有一些像浆水。

盈姐也打了一角来,两个人偷偷的小喝两杯,喝不完的送给了他们旁边也出来吃饭的老伯。

留着肚子,等会儿再去买一杯果饮子喝。

再一人来上一碗水滑面,就是现代的揪面片,浇上芝麻酱,杏仁酱,煎肉,青瓜丝,咸笋干,筷子略微拌一拌,拌匀后开吃。

吃完饭后再去黄记果饮那里买一杯荔枝膏,两人一人一杯凉水荔枝膏,闲庭踱步的去到了大街左巷露天的胡爷爷说书摊听会儿书。

不知不觉天色将晚,到了回家的时间了。

两人依依不舍的抬脚往家走,渭河边有好多婆婆大嫂提着花篮卖花,买上一朵芙蓉花簪在鬓边。

到了家里,连晚饭都吃不下了。不过王大娘早就猜到她们会在外面吃饭,也就没做她们的晚饭。

嘻嘻哈哈的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第二天接着出去玩,不过这次去脚店是去尝一些米制饭食。

依旧是同样的操作,去马行街吃上一碗鲜汤饼,吃完后就去了清风棋社下棋,一直玩到了午时。

水运的盛行,打破了南米北面的局面,今日王妍点了一份菊饭,将菊花和米饭同蒸,搭配上辣脚子(腌芥菜),炙羊肉,紫苏虾。

下午王盈还要带着她去玩,去茶楼看茶百戏。

王妍摇摇头,先不去了,都一连摆烂了好几天了,嘿嘿。

是时候回去商量商量整理铺子了。她不想去,王盈也就由着她,俩人一块回家去找王大娘了。

确定了!卖大碗菜配米饭,菜品定为麻婆豆腐,烧汁豆腐,炒青菜。售价十五钱一份。

米价不贵,一两左右一石,一百三十二斤。豆腐1oo钱一桶二十斤。这几样菜蔬又好做,又便宜。

她这边定下来了,王大娘那边把铺子也都打扫干净了,只需要再去垒一个灶台,买两张桌子,就好。

甚至王大娘觉得桌子都不用买,他们做船岸的生意,人家都是买完饭直接回船里吃。

不过好赖你这也是个脚店嘛,买两张桌子放进去吧,应个景。

然后几人就在家开始试菜,豆腐切成小块,锅中水开焯烫几息立刻捞出。

锅里倒入适量的油油,热下姜蒜爆香,再下入一些肉末,炒至焦黄,豆腐扔里。

加入豆豉,酱油,最后加一勺辣椒面,倒入适量清水,水淀粉勾芡,小火煮至浓稠,熄火出锅,面上再撒上一些花椒粉。

烧汁豆腐同样是切成小块,豆腐下入锅炸至焦黄,捞出豆腐块。再复炸一遍,同样的步骤。

加入生抽,蜂蜜,盐,水淀粉,放入锅里熬汁,浓稠起泡后,豆腐放进去滚一圈就好。

两样虽是大锅菜,可味道却是一顶一的好,王大娘尝过后连连点头。

…………………………………………………………

三天后,天光将将放亮,半黑不黑的,渭河边的一家小铺子,随着这一道两岸几十家小店一起开了门。

人家都早早的燃上柴火,拾起锅灶,熬粥的熬粥,做饼子的做饼子。

这家小店倒是奇怪,一个大娘带着两个女孩,不慌不忙的,在大清早开了门。

也不支锅也不燃灶,看着也不像卖香糖果子的。废话嘛,店门口那么大一口炉灶,肯定是做热食的。

王妍瞌睡的东倒西歪的,也不知道这么早来干啥。

王大娘睨她一眼,来干啥?等会儿卖鲜菜豆腐的都会来了。

你万一来的晚了,今儿个没豆腐了,你还开啥张?

不多会儿,挑着担子来卖豆腐的老翁就来了,蹲在渭河各家脚店后边的那一圈里,卖瓜果蔬菜的也都来了。

王大娘把手里做的针线一放,撒着脚丫子就冲过去了。

买了一筐,有个小3o斤的样子,回来后直接豆腐切大块,不费那事儿去细致的做了!

量一大就直接切大块吧,切小块?那不是折磨人吗?

王妍和姐姐在这边切豆腐,沿着右边墙这一溜打了张贴墙的桌子,算是操作台了。

她们在这边切豆腐,王大娘又出去买其他的青菜鲜肉了。

拢共只买了一斤鲜肉,青菜倒是多,也买了一筐。

猪肉4o钱一斤,青菜全包圆了2o钱一筐。所有材料目前最贵的是姜葱1oo钱买了两块姜,一捆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