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4章 思子(第1页)

朱元璋的大寿刚过去没几天,几名御史便联袂上奏请求藩王返回自己的封地。

京师乃是国本,藩王不可久待,要不然会对朱允炆的地位造成影响,所以即使朱元璋很不舍,最后还是把自己的儿子们都送走了。

为此朱元璋将那几个御史全都砍了头。

唐锵也觉着这些爱管闲事的御史们该杀,一位老父亲想把自己的儿子多留在身边一段时间,这有什么错?

朱元璋曾经是雄才伟略的帝王,那时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永远比儿女情长更重要,但是现在的朱元璋看起来更像一位普通的父亲,他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好都送到儿子、孙子面前,但那些人盯着的却一直是朱元璋屁股下的那个位置,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悲哀。

这天唐锵刚刚来到乾清宫,便被朱元璋给叫去了,朱元璋就站在燕王送的那幅大明皇舆图前,上面画的都是红圈。

唐锵定眼一瞧,上面都是各个藩王的封地。

朱元璋淡淡的问道:“唐锵,你说朕是不是把儿子们都放得太远了?”

唐锵点了点头道:“是有点远,但却是最符合咱们大明现在的国情。”

“哦,此话怎讲?”

“分封有分封的好处,不分封也有不分封的好处,此间选择,还请皇上明鉴。”唐锵小心翼翼的回道。

“你最近真是越来越滑头了,朕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利于大明,但也怕子孙后代不明白朕的苦心,若有一日生同室操戈的悲剧,子孙后代恐怕会记恨朕的。”朱元璋长叹一声道。

“凭什么啊?要是没有您,他们哪来的富贵生活?”唐锵为朱元璋抱不平道。

“哈哈,此言有理,要不是朕当年走出那一步,现在我们朱家恐怕就绝后了。”

“皇上,您要是实在舍不得,就把王爷们再留京一段时间吧。”唐锵小心翼翼的劝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虽然朕很想自己的儿子,但规矩是朕自己定的,朕当然要遵守了,朕都不遵守,还指望子孙后代遵守么?”

“那不如让皇孙们留下,这样您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唐锵继续出主意道。

听了这话,朱元璋眼前一亮,但过了一会还是摆了摆手道:“算了,朕总得给儿子们留一条后路啊。”

“皇上英明。”

朱元璋还没有老糊涂,他也明白朱允炆的所思所想,若老朱突然过世,那么朱允炆登基后要削藩,那些藩王们可就成了待宰的羔羊,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毕竟他们的儿子都在朱允炆手上,想必老朱也是想到了这一点。

“对了,老四明日就要回北平了,这次妙锦那丫头没跟去,你要是对人家无意,就不要去招惹人家了,明白么?”

唐锵被朱元璋这没头没脑的一句话给整晕了,招惹?自己从始至终也没敢过啊?

唐锵连忙拱手回道:“知道了,皇上。”

“听说今晚你与允熥要给高炽送行?”朱元璋继续问道。

唐锵挠了挠头回道:“臣在万寿大殿上与世子殿下相谈甚欢,所以便约好了今日为殿下送行,皇上您放心,我们只喝酒,不找姑娘。”

“哼,你要是敢带着高炽与允熥上青楼,朕就让你和马越、王直他们作伴去。”朱元璋威胁道。

“您放心,绝对不会,臣对天誓……”

安丰楼现在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已经快跻身京城前五了。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唐锵,唐锵月下醉酒作诗成就了安丰楼,而且因为唐锵常来,慢慢的朱允熥、朱高炽他们也喜欢上了这个地方,一群小王爷经常在这里饮酒作乐。

今天唐锵来的最晚,唐锵到达安丰楼时,朱高炽与朱允熥已经等候多时了。

唐锵翻身下马,对前来牵马的小厮吩咐道:“这是皇上刚刚赏赐的,你可得给我照顾好啊。”

“唐大人,您就放心吧,掌柜的吩咐过了,您是本店的贵客。”

这匹宝马是朱元璋今日刚刚赏给自己的,乃西域宝马,唐锵给它起名叫“踏雪”,唐锵非常喜爱,就像后世男人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一般欢喜。

想起那段练习骑术的日子,唐锵便不禁浑身打颤,老朱找的武师父是个狠人,之前是锦衣卫出身,手段极其狠辣,而且脑袋一根筋,谁的情面都不给,只听老朱的话。

为了让唐锵与朱允熥练习好骑射功夫,这个狠人竟然把二人绑在了马上,最长时间达到了三个时辰。

唐锵记着很清楚,当时从马上下来的时候,自己的大腿已经磨烂了,血肉模糊。

就这样第二天还得上马,据那个狠人说;“什么时候能把大腿磨出茧子来,什么时候才算是练好了骑术?”

就这样煎熬了一个多月,唐锵总算是掌握了,虽然很苦,但唐锵内心却很激动,因为在这个没有汽车的年代,会骑马就等于多了一个逃跑的技能。

未虑胜、先虑败,这一直都是唐锵的处世之道。

刚进店门,一个陌生的面孔便迎了上来,唐锵有些奇怪的问道:“老孙呢?”

“哈哈,小的姓李,孙掌柜已经把这家店盘给了小的。”

“李掌柜,那么老孙现在在哪里?”唐锵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公子,您放心,这是公平买卖,孙掌柜也很满意,拿了钱回他老家了。”李掌柜笑着解释道。

唐锵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既然是买卖,那本官便不会多管,但这其中要是生强取豪夺的事,本官可的要问上一问了。”

“公子,您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去吧,我们曹国公府做事一向公道,不信您可以去京城打听打听。”李掌柜拍着胸脯保障道。

曹国公李景隆,虽然唐锵与他有过几面之缘,但因为知道他的光荣事迹,所以并没有深交。

李景隆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也是一代名将,年轻时李景隆喜读兵书,举止雍容,深得老朱的看重,后来靖难之役爆,李景隆被朱允炆拜为大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北伐,可最终却被朱棣的几万燕军大败。

一时之间李景隆成为“赵括”的代名词,而且这家伙还很没有节操,朱棣兵临南京城下,就是这家伙打开了城门放朱棣进京的。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