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六章 炎炎夏日(第2页)

杜睿知道李承乾的脾气,笑道:“元春!你再去取一碗酸梅汤来,给殿下解暑!”

元春和宝钗闻言都退出去了。

李承乾看着,不禁笑道:“贤弟还真是好福气,这般俊俏的侍女,便是宫中也比不得。”

杜睿笑道:“殿下贵为一国储君,身边难道还会缺了美貌的侍女吗?”

李承乾被杜睿问的一阵语塞,尴尬的笑了声,道:“你这家伙,还来取笑我!”

说着端起了宝钗拿来的酸梅汤,喝过酸梅汤之后,李承乾不禁大加赞赏,道:“贤弟!这酸梅汤是如何做的,冰凉酸甜爽口,真是好东西!”

站在杜睿身后,正给他扇凉的探春道:“这是我家少爷做出来的。”

“哦!”李承乾闻言不禁大奇,道,“贤弟还有这般手艺,回头一定要教教孤,回去也做来给父皇,母后尝尝!母后一直身子不大爽利,如今天气炎热,我母后近些日子精神也不大好!”

杜睿道:“哪里用的着这般麻烦,宝钗,你去带恒大人到厨房盛上一大桶,用冰块镇上,送到东宫去!”

李承乾闻言,笑道:“如此就多谢贤弟了!安康那丫头嫌天气热,不愿意出来,要是早知道你府上有着酸梅汤,恐怕早就飞过来了!”

杜睿连道不敢,又让元春再盛一大桶放在门房,给那些慕名而来的士子们用,自打关中的粮食危机过去之后,那些杜睿的粉丝便再次蜂拥而至,每日都在杜府门前张望,盼着能见到那位传说当中的神童,只可惜这大热天的,杜睿怎么都不肯四处乱走了,倒是那些士子在大太阳底下晒着,不时有人中暑,杜睿便想了这么个办法,每日都拿些冰镇酸梅汤来,给那些人祛暑。

如今那场粮食案已经过去多时,在杜睿的教导和劝解下,李承乾也恢复了自信,最近几次太宗交代下来的差事,李承乾也办的漂亮,东宫的储位,愈加稳固。

“贤弟真是宅心仁厚!”李承乾见杜睿想得如此周到,也是连声称赞。

杜睿笑道:“殿下谬赞了,小弟所谓不过是小善,能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业,老有所养,少有所教,施仁德于万民,扬天威于域外,这方是真正的大善,殿下当以自勉!”

李承乾闻言忙起身,对着杜睿躬身一礼:“贤弟言之有理,孤受教了!”

自打太宗让李承乾拜杜睿为师之后,两个人的关系便是这样,亦师亦友,不过在杜睿的坚持下,李承乾总算不再叫杜睿师傅了,两个人还是平辈论交。

李承乾坐回去,见杜睿的手边放着《史记》,道:“贤弟也喜欢读《史记》!?”

杜睿将书拿起,扬了扬道:“此间有大智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能使人明是非,知善恶,小弟也是闲来无事读读而已!”

李承乾见状笑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小弟果然好才华,似贤弟这般才华,怕是将这天下的才华都占去了,昔日曹子建才华八斗,也不过是个寻章摘句的书生,贤弟有大智慧,或许将来也能如太史公,班定远一般,编纂出一部史书来,流传后世呢!”

李承乾虽是戏言,但是到了杜睿的耳中却不一样了,自己写一部史书,这句话让杜睿都不禁动心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除了那几个作诗填词当真高绝的,又有几个能流传后世,除去唐宋八大家,余者也不过碌碌,然司马迁一部《史记》,留芳千古,司马光一部《资治通鉴》也是备受推崇,便是后世的毛太祖也是时常抱卷在手,躬读不辍,如今《史记》自然是做不得了,但是如果能让《资治通鉴》提前问世,岂不是也能让自己留芳千古。

杜睿这人虽然名利心甚淡,但是面对这样一个扬名声于后世的好机会,杜睿还是忍不住心动了,不做史,不可称之为大家,便是再做一次文学大盗又如何。

司马光,抱歉了!

心中主意已定,杜睿也不觉得这夏日如何难熬了,和李承乾相谈甚欢,不时的说一些治国为君之理,让李承乾受益匪浅。

一般天家贵胄,最不耐烦的便是他人说教,特别是那些喜欢掉书袋的儒生说什么圣人之理,杜睿教导李承乾便从不名言李承乾应当如何做,只是循循善诱,让李承乾自然而言的被潜移默化,最近的几次差事办下来,也让太宗大为赞赏。

两人正说着,突然书房的门被人撞开了,跑进来的是杜云莲,小丫头显然是热的不耐烦了,额头上布着细细的一层汗珠,小脸也被晒得通红。

“三哥!三哥!快来陪我玩!”&1t;dd>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