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七十三章 钱唐太守宁远将军(第1页)

二月初,钱塘热情高涨的春耕开始了播种,轰轰烈烈的分田一直持续到了二月中旬。

现在,只剩下零零散散的流民,很少出现一大波流民,他们都是北方迁途过来的,落根跟在钱唐,也使钱唐再无无人之地。

形成了一种士族佃户、自耕农两种格局,其中佃户已经锐减到了百分之三十多,自耕农占据百分之六十多。

至于士族们独有的荫户,则可以忽略不计,因为王凝之不允许他们额外的添加荫户。

晋朝实行荫户制,晋律规定:一二品可荫庇五十户,三品十户,四品七户,五品五户,六品三户,七品二户,八、九品一户。

但其实,自从晋武帝规定以来,许多大族完全没有遵守限额,诸如西晋初期,王戎“性好兴吏,广收八方田园,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

石崇水碓三十余区,苍头八百余人;刁协、孙逵占田万顷,奴婢数千人等。

但王凝之可不是司马炎,此人规定过的东西,简直就是世家大族可没有一个执行,全都当屁放了。

现在,只要是王凝之的地盘,规定多少就是多少,开了一个头,后面地盘多了就不好收场了。

荫户可免除赋税、徭役,绝大多数都不会脱离原本的士族,所有分田自然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但佃户只是借租田地,明面上和豪强地主并没有人身关系,东晋所谓的豪强地主,就是士族寒门了。

钱唐的分田,对于士族、寒门的佃户打击很大,为了不让他们闹乱子,王凝之采取了柔和的措施。

即统一规定,佃户的税收由官府收取,不再由士族代收,税收五成,官府和士族各分2.5成。

其他县的比例是士族四成,官府大概在两三成左右,也就是佃户也就得两三成的粮食,现在至少是五成。

但有一个条件,不允许佃户参与分田,这对他们来说并没有损失,因为自耕农交的税收也是五成。

当然这不是固定的五成,因为每亩地的收成不一样,同时也分上田、中田、下田,所以税收也不是固定的。

根据所得粮食的百分之五十交,大灾大旱年免除税收,其余杂税皆废除,例如人头税、养畜税等皆被废除。

只保留田赋、关税和徭役,再无什么苛捐杂税了。

这不是王凝之黑心,交五成已经算是极限了,这个时期亩产很低,大概就是2oo斤到3oo斤的样子,即便有了曲辕犁和筒车,也绝对不过5oo斤。

因此,钱唐的税收再低两成连官府的运转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还要展军队了。

要知道农业税,也是在2oo6年才废除的,以前都是要交公粮的,更不提古代了。

如果不考虑生产力,王凝之会毫不犹豫的废出农业税,他比任何人不想收税。

自从汉高祖刘邦建立东汉以来,便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直到现在也未尝好转,因此王凝之并没有设置商税,有一个关税足以了。

毕竟东晋的商人就这些,需要的是鼓励人们经商,带动经济繁荣,而不是一味的压制商人。

对此,王凝之颁布了一条政令,鼓励百姓行商,例如手工业商品的售卖和收售北方马匹到钱唐等。

再进一步,商人的规模成熟时,王凝之便会学习宋朝的各种商税制度,颁布《钱唐商税法律制度》。

依钱唐目前繁荣的农业经济和密集的人口,一定能展起来许多商人,进而带动商业经济。

北宋初期便是这般展起来的,从战乱的五代十国,展到一个当世属一的商业大国。

钱唐一处水面高涨的河岸边,有二百多名农夫吃饱了饭,拿木铲干活,他们的今天任务是垫高江面。

此处不过是冰山一角,钱唐每处易洪水的岸边,皆有一队农夫,他们是钱唐雇佣来的,共计一万多人,每人管两顿饭,一天十钱。

这其实并不少了,往常他们想干还干不到呢,皆是热情高涨,不为别的,就算只管饭也有人来。

王凝之虽然知道这一点,但还是给了他们十钱,虽然不多,但亦可以买几个肉包子了,跟过年一样幸福。

灵芝乡,江水岸边,一条长约数里的高土坡上,王凝之、王涣之和刘宏青三人身穿常服,一边观察水面,一边商议解决水患。

正在这时,两名差役快马加鞭,匆匆赶来,下马直接一个踉跄来到王凝之身旁,禀报道:“使君,朝廷来了一帮人,说是朝廷大事,让您快快回去接旨,来人听说是尚书吏部郎。”

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吏部郎是六品,辅佐尚书行事,前朝的诸葛诞曾任此职,有五品官及以下的建议权。

此事事关任命,王凝之不敢耽搁,回到县衙,看着已经在正厅等候的众人,微微拱手,说道:“几位久等了。”

这位尚书吏部郎姓顾,是吴郡四姓之一的顾氏子弟,对王凝之早有耳闻,他起身回礼,笑道:“王太守,在下提前恭喜了。”

自己官职较低,虽代表的是尚书省,但也不敢托大,只是奇怪的是,此人年纪太轻了吧。

王凝之拿过几个青瓷茶盅,给其倒上茶,说道:“阁下如何称呼?”

“顾元,字永康。”顾元身穿官袍,长相白俊,气质颇为儒雅。

“原来是永康兄,顾氏之才郎,多有耳闻。”王凝之递给他一个茶盅,微笑道。

二人聊了片刻,顾元便开始直入正题,当众宣读起了诏书。

“诏曰:加授散骑侍郎王凝之为钱唐太守、宁远将军,秩二千石。”

读罢,顾元将诏书交给了王凝之,其余的尚书省官员和王涣之皆是纷纷起来,因为是诏书,他们也需要鞠躬低。

此诏书是尚书省平常任免官吏所用的,材质算是上层,字数比较简短。

东晋一朝,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尚书省是朝廷的最高政令机构,负责决策和执行,因此录尚书事是一个重臣必不可少的。

目前朝廷只有一位录尚书事,即会稽王司马昱了。

热门小说推荐
山里有道观

山里有道观

作品简介恭喜宿主,获得三清道长系统,日后您将以振兴道门为己任,任务失败则扌啪嗒刚刚好像有一只苍蝇?系统,卒。新书我真没想当巨星啊...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八零之好运暴富

八零之好运暴富

都说八零年代好,八零年代幸福指数高。对此,从末世穿越而来的梁好运表示双手赞成。只是她的新身份有点问题,三岁没了爹,四岁娘改嫁,克死爷爷奶奶,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她是扫把星投胎,谁沾上谁倒霉。张跃民体...

前妻有喜

前妻有喜

作品简介苏晗才睁开眼便被一纸休书砸懵了,还是净身出户。好吧,姐不是你的菜,姐默默走开。可肚子里的包子是怎么回事?又当娘又当爹,包子四岁了,半夜上门的男人怎么有点面...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重生七零致富记

重生七零致富记

王冬鱼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大霉,好不容易奋斗出头,结果闭眼回到解放前,还是和渣夫刚订婚不行,这婚必须离离不掉好吧,那就过日子吧,反正有上辈子的经验,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等等,渣男你什么意思什么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