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30 第 30 章 李广 这福气给你你要(第2页)

实际上在李广传记中,除去杀三人那次,李广和匈奴人,有记录的大战,战绩是一败一平一次迷路。

这个战绩对比卫霍是不值一提。

但对比同时期的将领,李广的战绩绝对不比任何人差,其中的一平是由于张骞来晚了,导致李广部队死伤众多,才没得到封赏。不然以这次李广带兵拦截做左匈奴王,完成战略目标的战绩,封侯是稳了。

一败是由于匈奴人过多,李广带兵打的人全死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匈奴几百骑的追杀下逃了回来,因此被贬。

从以上几点,加上史记中关于李广用兵的记载,不识曰:“李将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而其士亦佚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虏亦不得犯我”

可以看出李广带兵,并不严苛,甚至相当松散散漫,这样的士兵在城内出城打游击抗击匈奴人时,不用远程追击,不需要提防匈奴人的夜袭。

再加上李广本人带兵打仗,拼的就是一个不要命,士兵又愿意追随李广战斗,俗话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这个道理适应在任何人身上,因此在守城战的时候,李广往往能靠着凶狠击退匈奴人,让他们不敢进犯。

同时纵观李广守城从上郡、陇西……到云中等地,在他担任太守期间,匈奴人对他地方进犯地方都是最少的,就是因为李广非常喜欢出击,匈奴人来一次他打一次,从来不害怕或者往后退,而且凭借着对匈奴人的熟系程度,李广几乎每次都能或击退或逃离匈奴人的身边,失手的机会很少。

匈奴人也是人,他们也不是傻子,知道李广难啃以后,就少去打扰李广所在的县城,加上游牧民族就喜欢这种狠人,故而李广留下汉飞将军这个名号完全可以理解,绝不是李广跑得快匈奴人才留下的蔑称。

要飞将军真是对李广的蔑称,那在龙城之战李广被抓的时候,他就不该活着了,一个获得蔑称的人,怎么能称得上有才华,怎么会被匈奴的单于命令活捉。

不过李广成于这样的领兵方式,败也败在这样的领兵方式。

自古以来兵家将领对于带兵,都属于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但能做到和韩信一样的属实稀少。

首先能统领士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作为一个将军还好,只要负责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带领士兵勇武作战,赏罚分明,做到军队令行禁止就差不多可以被称为一代名将了。

但做元帅,要做的事情就多了。

包括但不限于士兵的后勤补给吃喝拉撒,行军的路线,敌我双方可能会出现的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插手的战争推演等等。

而以上这些李广只具备了勇武。

其余关于军队的规划,夜间的守备,他几乎都没有做,因此史书里记载他和程不识行军的鲜明对比。

他在外出作战匈奴时,被骚扰了总会无法迅速反击,损伤众多,程不识虽然军中规矩繁多,士兵也觉得追随他苦,但程不识作战却少有人来侵犯。

这也是李广作战的一个弊端,松散的行军管理,会更容易被敌人袭击,且得手可能性极高,损伤自然也会极高。

纵观我国各类兵法,令行禁止,军纪严明几乎都是板上钉钉一样的铁律,说真的李广这样带兵没有发生哗变和溃散,还能打仗,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厉害了。

但同样李广的行军放松,注定了他不可能和卫青一样带领士兵大规模作战,不然这种松散的行军模式,匈奴人一来个夜间偷袭,汉军就无了,或者还没偷袭,汉军就因为补给吃喝拉撒等问题发生事故,无法继续行军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作战放松,李广在历史中有记载的带兵人数一直不算多,最多的就是龙城一战,李广带兵一万。

但也是这一战,李广士兵全输自己也被俘虏,而在对比打左贤王是李广带兵四千却能支撑四万人两天,等来张骞救援,这就很能对比出李广带兵多少的差距。

而且李广还特别喜欢打逆风局,对面越危险,他打的越好。

比如史书里说他觉得自己遇见了老虎于是射箭能中,但是发现老虎是石头后,他就怎么也射不中石头中了。

再比如匈奴几百骑追李广,李广都能跑掉甚至反杀对面不少人,还有一直重复的四千打四万,虽然没赢,但也没输,杀的匈奴人也远超过己方的死亡数量。

可见李广的性格属于,越到绝境,越能打的类型。

而绝境往往意味着损耗,如果李广才华在高一点,他可以反推对面,那么他封侯未必没有指望。

但很可惜他的才华还不足以弥补他带兵能力上的缺陷,因此他打仗往往损伤了很多,却也只能和对面打个平手。

这种相当于和对面一换一的战术,对于汉朝来说是损失不起的,属于功过相抵,因此李广就总是得不到封赏。

讲到这里也会引起一个之前一直有提的问题,李广运气不好,又不被君上喜欢,卫霍外戚上位,掐媚献上,被天眷顾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可实际上是这样吗?

不是的。

李广的运气怎么可能算差,他一出生就是世家,虽然家中已经稍有落寞,但仍有祖上留下来的人脉和祖传的弓学,少年时也曾成名,到了武帝时期也多是被信任的。

比如龙城之战,最开始卫青领兵绝不算多,这场战斗启用的更多是老将,其中李广汉武帝刘彻绝对是赋予厚望的,毕竟当时汉朝能打的没几个,李广又是老一辈武将的领头之一。

在刘彻登基后不久就封他为卫尉,负责宫内安全,试想一个不被君主信任的人,能被安排到宫中负责这个,刘彻难道不怕死吗?

想也知道不可能。

因此李广在龙城之前都是颇为受刘彻信任的将领,再龙城时也曾经给予厚望,可惜李广没有拿下实绩,而卫青那下了,刘彻多实用主义的一个人啊!

他就是谁好用,用谁。

如果卫青幸运他就不会是私生子出生,少年牧羊,成年做骑奴,而该和李广一样出生世家,饱受信赖。

同理的还有霍去病的幸运,后世文人只看到了霍去病的幸运,说他在深入匈奴时从不迷路,却没看到他收编匈奴人,任用他们作为向导,带领军队前行,只将这一切归功于幸运,这岂不可笑。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