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92章 破头潘的个人表演(第2页)

慢慢地我从旁听到愈加多的消息,这支军队竟然就是关先生、破头潘率领的北伐中路军。

已经快打到大都了。

元军可能正在集结大军。近日除了小股骑兵来探查,没遇上大部队。

终于来到一块大河边空旷平地。他们在谈论,说这就是史上着名战埸,高梁河。

这个我知道颇多史实。

高梁河之战是北宋在终结五代十国局面之后,宋太宗赵光义为收复幽云十六州地区,于太平兴国四年六月动的针对辽国的第一次北伐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当年宋太宗大军已围幽州,即今时大都。但因久攻不下,又缺后援,反而在与辽军苦战于高梁河畔时被三面反包围,全线溃败。宋太宗乘驴车并负箭伤南逃。辽军追至涿州而止,缴获战利不可胜计。宋太宗大军最后以惨败收场。从此以后宋军对辽军不再具备绝对优势。甚至在后来联金灭辽时又再历史重演,再败于改名燕京的幽州城下。

原计划红巾军中路军从山东曹州出迂回包围大都。与东路军合围大都。但探子回报有元军援兵来救。关先生决定围点打援,东路军继续围大都,中路军抢占高梁河要地,迎击元军援兵,务必打退元军。避免红巾军被反包围,重蹈历史覆辙。

营寨尚未修好,探子已急急来报。元军大量骑兵赶到,数量达数万至十万。

关先生下令就地布防。各军按计划阵营布防。

我在中军也看到关先生手中的布阵图。

大军外围四方城般以长矛兵在前、刀盾兵在后。再后是弓弩手方阵。

中军方阵外面又有无数空心方阵层层包围。

这是什么阵法?我从来没有在兵法书上看过。

元军重骑冲阵,我方阵营不是应该愈厚实愈好吗?怎么都搞成虚有其表的空心方阵?外围只有薄弱的三、四层矛盾兵,挡得住吗?

我方也有几千轻骑。却全都留在中军旁边,说是候命传达消息,保留马力等打胜仗之后追击敌军。

正正思量时,元军重甲骑兵排山倒海般冲过来。两翼又各奔来两大队轻甲骑兵,包抄我军左右两翼。双方开始展开互射。

「破头潘!又看你表现了!」关先生收起一支长管,据说是千里镜,可以远远看到敌人一切情况。他拍了拍我肩膀。转身去吩咐其他将领作战方案、如何配合。然后带着亲兵登上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上面插满各色旗号,有军士正举起号旗挥舞,应是在号令军士行动。

我附身这人拍马沿方阵间通道一直向前迎向北方重骑,来到大阵最前沿,不慌不忙从身后取出一支长长乌金管子,管身后段较粗大,末端还有木柄把手。

我肩顶把手,把眼凑上管身上端一根小管。眼中出现了一个小圈子,中间有个大十字,十字对准了远远的元军将军头颅。将领狰狞的面目竟清晰可见。

眼前轻轻一震,那头颅血花四溅爆开。将军向后一倒,堕下马来。

我大吃一惊!好利害的火器,大明神机营的火器也没听到过是如此威力啊!

我歪头一看,倒地元将距我军尚有近一千步以上。将军身旁亲军疯狂地叫号着,更加蜂涌向前。这是必死冲锋了。

元军有北方鞑虏惯常军法,主将先死,下属亲兵全斩。败退回去也是必死,倒不如拼命一搏。

这时我慢慢拉马后退回一段。一大队身穿厚甲步卒手持大盾步向前。越过前面长矛兵。

人人取出一支支带木柄的圆管状鉄锤子,高高举起,贲力向前丢出。

火光、巨响……

我从未见过如此猛烈爆炸。

尸横遍野。

但元军重骑仍是冲了过来。

我举着那根火器长管,在敌军中沉静地找出一个个领军万夫长、千夫长、百夫长,一一爆头。偶尔也击中人身,重甲亦完全挡不住,应声人倒马翻。

难怪叫破头潘。这是什么神器?!头盔重铠完全挡不住他杀人。一声一个。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