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九章 黄花鱼(第1页)

49、从我有记忆吃鱼开始,吃的就是黄花鱼,没有第二种鱼可言。所以,在好长一段时间里误认为世界上的鱼就只有一种,就像猪一样只有个大个小之分。

那时的黄花鱼全部是咸鱼,从来未见过不腌制的新鲜鱼。凡是吃鱼都是父亲从朝阳买回家的,供销合作社里不卖鱼。

噢!这里简要说明一下,我曾几次提到过供销合作社,简称供销社,就是现在的商店。为什么又加上“合作”二字?因为那个供销社是农民们出资入股合建的,将来产生利润的时候入股者按股金分红,故称之谓“供销合作社”。但后来,谁投资都白投了,也没分红,大家找过也没用,就不了了之了。

每当父亲买回来鱼,我们都得好好欣赏一番,因为鱼不是轻易随便能见到的新鲜物种,不是随便买随便吃的稀罕之物,一年顶多吃二、三次。父亲买回来的鱼个头几乎一般大,都是3两多,没有过4两的。我们对鱼的嘴、眼、鳞、头、尾、身段等观察的都特别仔细,那情景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目前市卖的所谓大黄花、小黄花,我肯定地说,根本就不是那时候的黄花鱼,况且口感也绝对不一样。

买回的黄花鱼,不是说当天或第二天就能吃到嘴,具体哪天吃,好像是母亲说了算,有时候也是为了来客人才提前买的。反正是咸鱼,短时间内不会坏掉。通常是把鱼放在一个小筐里挂在屋梁上,主要是防止小猫偷吃。但是,夏天就放不了几天,因为苍蝇下蛆,就是布盖着,苍蝇也会把蛆下在布上一堆一堆的,非常麻应人。看来,苍蝇不怕咸。

那时候,鱼的吃法就是一种,没有第二种,就是“面煎鱼”。面就是高粱面加愉树皮面两掺,但比例要兑好,否则有可能包不住鱼,面会脱掉。煎出来的鱼焦黄、品香,鱼味十足。一家煎鱼,半个村子都知道,鱼味可飘香到半个村子。不像现在的鱼,这屋煎鱼对门都不知道,根本闻不到味。

煎鱼的数量是有计划的,每口人一条,不管大人孩子,只要能上桌吃饭的,就可分到一条鱼。看来,父亲买鱼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计划。先是先吃鱼面。先别说鱼有多香,就那个鱼面,足能香你一个跟头。鱼肉全是蒜瓣子肉,非常鲜嫩,一钉点都不死硬,比现在的鲜鱼死格丁的肉强出一百倍。我也纳闷,腌过的鱼为什么那么鲜嫩,直到如今也找不回那个时候的滋味。

记不清从哪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刀鱼。那时候人们不叫刀鱼,叫“带子鱼”。人们很惊讶,鱼还有长成那个模样的,开始人们不认这种鱼,没人吃过,又不是咸鱼,不好存放。但由于价格比黄花鱼贱几分钱,黄花鱼在市场上也逐渐减少,慢慢就习惯吃了。后来又出现了小杂鱼,都是1角多钱1斤。

有一次,父亲买回1条特殊的鱼,黑色的,像锅盖一样呈圆形,后面有条细长的尾巴。父亲说这叫“蝴蝶鱼”。这种鱼没有鱼刺,都是脆骨,脆骨也可以吃,吃着特别放心,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有一股氨水味,有时候还钻鼻子。父亲说这种鱼才几分钱1斤,但没人买。父亲说买回来尝尝,这一尝不要紧,大家还都吃服了,之后父亲经常买回来这种鱼。

有一次,我到朝阳卖鱼的地方参观,大概就是现在商业城东边的位置有个小商店卖鱼,打开竹坯子的包装现里面有一个蝴蝶鱼,那个卖鱼人非常生气,啪的扔出去很远,没好气的说:“谁要,2角钱!”我看那个鱼足有四、五斤重,但没人买。看来大家都不认可那种鱼。

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年来市场上的鱼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很多叫不出名来,但就是很难见到蝴蝶鱼。有一次在大白楼鱼摊见到2斤来沉的一条,就一条,问多少钱,说18元1斤。我问这叫什么鱼,老板说:“这叫老板鱼。”可能是因为老板值钱了,蝴蝶鱼也改名为老板鱼了?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