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二十八章 盼年(第1页)

28、中国民间三大节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已经有千余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了。几千年前,祖先是如何庆典这些节日的,怎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我一无所知。但是,7o年前的记忆,乃至今日的年年岁岁,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也许这些记忆就保留着千年的味道。

早年,人们不知道端午节、春节这些词汇,通称为五月节、八月节、过年。再隆重点说就是过大年。大概因为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自打有了阳历年的称谓之后,春节又称作“阴历年”。我们小孩子从未在乎过这些称谓,只要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都是好年好节。在一年当中,最期盼的节日就是过年。虽然过节也是一种期待,但只能吃一顿肉,而过年则大不一样了,要吃好多顿肉。比如年三十是一年中的大摆宴席,猪肉可有几种吃法;初一到初五几乎每天也不断肉;正月十五还会有肉吃。现在看来吃肉肯定是不重要了,谁家想哪天吃就哪天吃,想哪顿吃就哪顿吃,家家都有冰箱储存肉。而那时候,除了年节能吃上肉,平常日子谁家也没吃过肉。再说,谁知道冰箱是个什么东西,平常就是吃素,谁家熬菜多放点油,那是奢侈人家。

当然,从当今的角度看,吃素绝对有吃素的好处。那时候的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癫哒癫哒的脑血栓。反观现在,哪个村子没有十个八个的地不平和鸡爪疯?前者悲壮的倒下去,后者就勇敢地癫出来,前赴后继,无穷无匮。

话说回来,盼年至少还有两大好处。一是换掉穿了一冬的铁打棉袄棉裤,一方面干净、暖和;另一方面还甩掉了大群的虱子。对于爱美的小丫头来说,还可以穿上花棉祆,换上新头绳、新卡,常常乐的闭不上嘴。对我们小小子的另一大喜事就是买小鞭。二踢脚是不敢放的,买来成挂的小鞭都是拆开放,一个一个的放,不可能一起点着,噼里啪啦一会儿完事,那就太没情趣了。那时的小鞭都是红色的,与现在的鞭一样,人们都叫它“小洋鞭”。所不同的是包装与现在不同,最少的是一百头、二百头的。大人不可能买五百头、一千头的给我们拆着玩,我们也不敢有那种要求。

盼年,一般从腊八以后开始,感觉日子过得非常慢,掰着手指头算,还有多少天过年。特别是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以后,那就心慌、心里像长草了,甚至有点坐立不安,这年怎么还不快来。我感觉现在的孩子们可能永远不能体会到我们那时候盼年的心情。那是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所造就的。

我们要牢记历史,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没在那个历史时期度过的人,要温习历史,温故而知新,知道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因为,那时候可能还有人过不起年。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家里很穷,母亲哄儿子说:“过年了,咱们剃新头,喝糨粥……”。在我们村里还没有这情。但当时也流行着一句很时髦的话:“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言外之意只有过年才能吃上一顿饺子。

在年前几天里,小孩子们常见一种通病,就是饭量减少,常有食欲不振,不爱吃饭的现象。大人们说:”这是馋年了。”可能与心急如焚的盼年心情有关,自然没人拿着当回事。

过年了,改善生活,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也出现了一种通病,就是腹泻。很多小孩子盼年盼得很利害,真到过年又吃不下去了。肚子胀,稀粥样便,不成形,且白。这是典型的消化不良,放屁都比平常日子臭得多。有人说小孩子没出息,太贪吃了。但成年人也有这种情况生。后来,大家一致认为,与没出息有关系,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长年的素食肚子,突然开荤,大鱼大肉大油,胃肠接受不了,造成脂肪泻。因此,大人常嘱咐孩子不要吃得太饱。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