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章 袁天纲进太史局当官(第1页)

等政局稳定后,李世民迫不及待地在太极殿召见袁天纲袁半仙。

在殿上,只见李世民头戴白纱帽,身穿白裙、白襦,脚穿白袜、白靴子。气宇轩昂地盘膝而坐在御床上。

李世民见到袁天纲大喜道:“袁天纲,汉末出了一位诸葛孔明,朕有了你的策命之功,才坐上皇位。朕打算要好好奖赏你。”

袁天纲心想:“自古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现在李世民已经当上了皇帝,就怕他学汉高祖刘邦不再需要功臣动了杀心怎么办,我还是学学张良功成名退吧”

于是袁天纲自谦道:“贫道才疏学浅,远不及诸葛孔明,微末之功,何足挂齿。”

听罢袁天纲的自谦之词,李世民心想自己刚当皇帝正是用人之时,怎么能放袁天纲去做隐士?

于是就当即了一道圣旨:“即日起袁天纲除道籍还俗,任太史局丞,赐从七品浅绿官服,专司天象和推算历法工作。”

袁天纲表面上无奈接旨,心里却暗暗惊喜:

“我在一千多年后,在基层摸爬滚打奋斗了几年,也还是一个普通小公务员。可是一穿越到唐朝,唐太宗就给我一个从七品官,相当于副县级干部!还是唐太宗唯才是举,出手大气!我定将用自己作为未来人的优势,争取早日像东汉班固一样投笔从戎、建功封侯!”

于是袁天纲马上跪倒,大呼:“谢主隆恩!”

这时,殿中一公公起奏:“太史局太史令李淳风觐见。”

李世民听说李淳风觐见,心里愤恨地说:“这个李淳风,我不想找他,他却主动送上门了。”

李世民于是传旨李淳风上殿。

“李淳风?”袁天纲心里一阵窃喜,李淳风可是唐代着名的易学家,没想到现在能见到自己的偶像了。

不一会,一位三十余岁的道骨仙风、俊朗帅气的人进殿,向圣上行叩礼,奏道:“灵台候仪制度粗疏简略,只有赤道,请求再重新制造一台浑天黄道仪。”

李世民说:“准奏。”

然后,李世民问道:“六月初三,你向太上皇密奏:‘太白星在秦的分野出现,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差点把朕给害死了!”

李淳风听后,心若止水地答道:“微臣秘奏天象变化,是忠于值守的本份而已。今后我将继续忠于值守。”

李世民听罢释然:“今后凡有涉及到太史局的工作,你都像这样尽力去做,不要受到上次密奏的事影响。”

接着,李世民指着袁天纲对李淳风说:“这位是朕给你找的得力助手,新任太史局丞袁天纲,以后你们两位就同在太史局为官了。”

袁天纲向李淳风行礼。李淳风也回礼时,仔细端详着袁天纲,大吃一惊,隐隐地感觉此人二十六七年龄,相貌俊逸潇洒,但看其骨相平常,而不是富贵骨相,应终生是一市井庸人,怎么可能会登上天子殿堂?莫非其真能逆天改命?

这种不解的种子在李淳风的心里悄然埋下、芽、生长。袁天纲在现代时候,早就对这位唐代着名的易学、预言大师神往已久,是他的忠实粉丝,今日总算见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内心非常激动。

李世民看了看李淳风,对袁天纲继续介绍道:“朕与李淳风相识已久,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淳风李爱卿被推荐给朕做记室参军,随朕征伐在洛阳割据的王世充,久攻洛阳不下,遂决定长期围困洛阳城。朕听闻河北反王窦建德担心唇亡齿寒,率十余万大军解王世充之围,朕不得已只好两线作战,留重兵继续围困洛阳,亲率三千玄甲军与窦建德大军相持虎牢关。李爱卿告诉朕当地有一个童谣:豆入牛口,势不得久。果然虎牢关下窦建德被朕打得大败,窜入牛口沌,被朕擒获而斩长安,从此天下一统。每每想起此往事,朕不由地感叹李爱卿是上天赐予朕的当世张良张子房。”

“圣上谬奖了,圣上是天命所归,非臣之功。”李淳风自谦道。

这时,李世民又意味深长地看着李淳风,指着袁天纲说:“现上天又赐予朕一个当世诸葛孔明。俗话说得凤雏与卧龙其中之一,即可得天下!朕何其幸运,凤雏与卧龙双得,预示着大唐帝国国运昌隆,朕希望你们俩同舟共济,辅佐朕建万世不朽之功。”

“诺!”李淳风与袁天纲急忙应允。

从此,袁天纲、李淳风这一对大唐帝国的易学双骄,正式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斗法大赛!千古奇书《推背图》也随之问世!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