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章 推行改革(第1页)

生米做成了熟饭,这时说什么都迟了。忽必烈表面上对史天泽听之任之,也不好指责什么。这就是大汗忽必烈假痴不癫的过人之处。其实,忽必烈对于这个疑团一再地问个不休,他暗自思忖着本来叛将李坛是要上献的,可史天泽擅杀,莫非这是杀人灭口吗?倘若如此,那里面肯定有不可告人之目的。

李坛叛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赋予汉人世侯威权太重,地方军权与民权集于一身。如此一来,这些集团无异于国中之国或藩镇割据。不仅这样,他们为了保存旺盛生命力还可以得陇望蜀攀龙附凤。明许蒙元暗诺南宋,在二者之间所搭建的历史舞台上游刃有余歌舞升平。这种同类项合并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想要推翻汉人这种认祖归宗之理念,简直如同梦呓。

忽必烈想到这些,不由地心颤了一下,他看着李坛遗稿《水龙吟》

腰刀帕从军,戍楼独倚阑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叹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此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好一番坦荡磊落,大丈夫李坛立世,慨然凌云之志济世安民,太平时相。只可惜英雄气短壮志未酬!

站在另一个角度,忽必烈体会不到李坛与其他军阀世侯内心的悲壮。不过,对于那些各霸一方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倘若追究下去,势必引起地方保护主义。故而,忽必烈与汉人地方势力的关系一直很微妙。

忽必烈还有一位令他大伤脑筋的关键人物王文统。作为李坛岳父、蒙元丞相,他不仅不帮助蒙元,还暗地里与叛军来往,真可谓吃里扒外不识时务。

曾几何时,在他手下重臣里刘秉忠、商挺、赵良弼、张易等多次推崇和举荐王文统。如今王文统东窗事,这些大臣不能不列为怀疑对象。碰巧有一位叫费寅的官员状告廉希宪与王文统是朋党,这件事还牵连到张良弼商挺。忽必烈获悉后脸色剧变遂下令逮捕,关押审讯。经过审判官详细审核,方查明那个费寅是为诬告,此案便无罪释放。

眼下,忽必烈一再反思,幕僚当中,汉人交相引荐都是有本民族的根源情结,如果不加以管制,他们会乘隙而入,结党营私,从中作乱。王文统李坛便是活生生的例子,不可不慎!

不久,忽必烈布诏书一、朝廷设中书令,总揽国政;二、中书省设右、左丞相,统领政务;三、设枢密院掌管兵戎;四、设御史台掌查百官善恶;五、各地万户、总管一律罢黜,朝廷量才除授官职,且每个世侯只能保留一人为官;六、撤销世侯封地,各万户、总管按品秩领取俸禄;七、原万户、总管原则上不得掌军,只理民事。如果要掌握军权,必须听从朝廷调令,别易他处;八、各万户、总管所属汉军,一律增设监战官,监战官位于万户、总管之上...?...

此条诏书颁布后,汉臣们顿感如芒在刺。他们隐隐感觉到,大权削弱,属下的兵马,全部收归国有。

一日,谋臣刘秉忠要求觐见忽必烈。刘秉忠到来,忽必烈依然对他谦和,说道“禅师见朕,有什么要事相商?”

刘秉忠说道“前不久,海云法师来书信相召,让弟子赶赴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与之相聚,贫僧特来辞行。”

忽必烈闻听,大惊失色道“难道禅师要离开朕?”

刘秉忠回应道“老法师相召,做为弟子不得不从。”

此时,忽必烈明白,刘秉忠要求辞行概因王文统被杀,觉得是自己推荐,竟招致过错,心有愧疚。忽必烈出言相劝道“禅师相从多年,屡建奇功,实属国家有功之臣,朕也离不开禅师。”

刘秉忠说道“贫僧垂垂老矣,应该早归师门,聆听玉音。”

忽必烈一心挽留,可刘秉忠主意已决,便沉吟道“既然禅师执意辞行,朕也不再强留。只是法师退隐之际,朕有一事劳驾禅师代劳。”

刘秉忠眼中闪现一丝亮光,问道“请大汗所问何事?”

忽必烈沉吟道“筑大都城。过去朕在潜邸,禅师为朕筑开平城。如今朕常驻开平,于国事不便。不知禅师怎么认为呢?”

刘秉忠看到忽必烈诚恳地挽留相劝,一时左右为难。他想拒绝,又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忽必烈见刘秉忠欲言又止,开诚布公道“禅师筑开平城,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劳碌三载。现在禅师年事已高,朕实在不忍受扰烦。可是。朕除了禅师外,如此重任,谁能担当?如果禅师依从,朕派人把海云法师接到燕京,以安慰禅师的从师念想。”

忽必烈的一席话,让刘秉忠感慨万千。本来推荐王文统从政,为蒙古做出了卓越贡献,只因王文统与女婿李坛微妙的关系,出现了尴尬的事情,这对于刘秉忠而言,看似问题不大,可自己脸面失光。

忽必烈也不禁回思想当年,忽必烈求得海云法师同意,把刘秉忠留在自己身边,一同征伐大理,十几年来,刘秉忠虽说位极人臣,可依然穿着朴素,不求名利,只想为大汗做出应有的贡献。

刘秉忠回应道“大汗所言,容贫僧思虑一番再做答复。”

忽必烈诚恳地说道“禅师切勿推托。”

斯时,朝中人事进行大规模调整,在忽必烈看来,只有这样贯彻下去,蒙古国帝业方能牢不可破。有些儒臣上书,说乱世之源,是因为各个诸侯权威太盛。大臣姚枢奏请将世侯军阀的兵权解除,实行军民分治。之前擅杀李坛的右丞相史天泽为人机敏,看出苗头不对,便主动上奏“军民共辖,有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立即执行新法,那就从我开始吧。”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此后,真定府世侯史氏家人当天就有十好几个人被解除兵权。汉人世侯张荣因二小子张邦直附会李坛,全家包括小子张邦彦、孙子张宏等均被罢职,张邦直以私贩军马罪获死刑。满城世侯张柔之子张弘略与李坛通信,被革除兵职。张宏略召宿京师,被软禁起来。他的另一个儿子张弘范文武双全,堪为后生佼佼者,时任行军总管,其军职也被解除。东平世侯严实之子严忠济由于权威过炽也被借故罢免,由严忠范承职,不久,严忠范召入京师,出任兵刑部尚书。山东万户张宏亦被革除军职,左迁镇定路总管。

可是,王文统事件加重了忽必烈对汉人幕僚、将帅的疑惧心理。恰在这时,以经商理财见长,居住在西域和中亚一带的色目人一齐向他觐见道“回回虽时盗国钱物,不如汉臣敢起来反逆。”就这样,忽必烈逐渐疏远汉人儒士,并开始重用色目人以牵制汉人。

忽必烈为了笼络住谋臣刘秉忠,可谓煞费苦心。先,他听从皇后察必良策,让刘秉忠还俗。不仅如此,还给他娶了大臣窦默的女儿为妻,并赐豪宅一座。刘秉忠感激皇恩浩荡,遂呕心沥血为大元国祚不懈奋斗。

忽必烈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在如火如荼中践行,这样一来,互相掣肘盘根错节的现象业已烟消云散。自此以后,一支强大的团结的蒙元大军如日东升,光耀天宇!

喜欢河朔儿女请大家收藏河朔儿女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山里有道观

山里有道观

作品简介恭喜宿主,获得三清道长系统,日后您将以振兴道门为己任,任务失败则扌啪嗒刚刚好像有一只苍蝇?系统,卒。新书我真没想当巨星啊...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八零之好运暴富

八零之好运暴富

都说八零年代好,八零年代幸福指数高。对此,从末世穿越而来的梁好运表示双手赞成。只是她的新身份有点问题,三岁没了爹,四岁娘改嫁,克死爷爷奶奶,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她是扫把星投胎,谁沾上谁倒霉。张跃民体...

前妻有喜

前妻有喜

作品简介苏晗才睁开眼便被一纸休书砸懵了,还是净身出户。好吧,姐不是你的菜,姐默默走开。可肚子里的包子是怎么回事?又当娘又当爹,包子四岁了,半夜上门的男人怎么有点面...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重生七零致富记

重生七零致富记

王冬鱼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大霉,好不容易奋斗出头,结果闭眼回到解放前,还是和渣夫刚订婚不行,这婚必须离离不掉好吧,那就过日子吧,反正有上辈子的经验,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等等,渣男你什么意思什么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