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一章 汉奸崔立(第1页)

西面元帅崔立看到金国政府岌岌可危,便暗中投降蒙古,并结党营私擅立梁王监国,企图推翻金哀宗的统治地位。崔立一向是个投机分子,哪里有风就往哪里倒。

崔立,将陵人。他幼儿时,家境穷困潦倒,常常是捉襟见肘,也没有正经行当。后来,他给寺里的僧人负钹荷鼓,干一些杂货谋生。长大后,正好赶上蒙古人攻城略地,金国皇帝金宣宗为了稳固地方抗蒙武装力量,便封建九公。崔立见状便投奔“九公”之一的上当公,张开时任知州。后来,张开被敌人打得溃不成军而落荒而逃。崔立进入金国并给当朝朝廷上表,希望得到金宣宗的重用。

猛不丁冒出一个上当公干事,金宣宗便着手派人调查此人的履历,方现崔立要才干没有才干,要战功没有战功,属于滥竽充数之辈。金宣宗便将崔立求仕请求驳回,崔立也为自己没有官及三品而感到羞耻。这个泼皮无赖只好坐等时机,一旦天下大乱,好有机会能够抛头露面。

如今,金哀宗撤出汴京,为的是联络地方金国军队,重整旗鼓收回山河。金哀宗临走,便把戍守京城的重担放在了崔立肩上,被授予西面元帅。崔立性情淫姣,常常想着天下大乱以满足其快乐的欲望,就这样,他的蓄谋已久的计划便悄悄进行着。

药安国,官洲人,及至成年,方孔武有力。曾经担任岚州招抚使,期间,他因犯罪入狱开封。等到他服刑期满,贫困的连饭都吃不上。崔立为了政变的需要大肆培植党羽,药安国的出现,让他多了一个心腹之人,便秘密地笼络到自己账下。药安国特别能吃,尤其嗜好吃鱼,天天吃得滚瓜溜圆都觉得不腻歪。此后,崔立有什么事情常与他谋划。

那一年正月,崔立率领二百精兵包围了宰相执事厅,擅自闯了进去。崔立拔出宝剑并质问宰相“京城危困,陛下把戍守的重任已交给咱们了,你们说下一步该如何进行?”两个宰相一看崔立手持利刃,方明白来者不善话里有话。便急忙陪着笑脸道“别着急,慢慢来,这件事情好商量。”崔立看到他俩一再拖延,便撂下狠话恫吓说“你俩商量好了才说,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言毕,崔立用剑一挑门帘便气呼呼地走出来。

两位宰相见势不妙,便紧紧地跟了出来。他俩刚出执事厅大门,崔立部下持刀拥上去一顿乱砍,顷刻间,两位宰相便呜呼哀哉。不仅如此,崔立率领士兵冲进宰相家里,二话不说便翻箱倒柜起来,将搜查到的巨资一一运回自己家里。崔立骑马驰奔东华门,途遇点检温屯阿里,见其不顺从,便挥剑直刺直至没有了生命体征。

为了安抚民心,崔立召开群众大会,他慷慨激昂说“两位宰相闭门无谋以致误国,我把他们给杀掉了,为你们谋得一条生路,你们愿意吗?”

老百姓只管吃饱肚子,过上安稳日子才是,哪里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再说,你们当官的杀当官的,关老百姓什么事呢?于是,大家异口同声道“愿意!我们愿意!”

崔立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既然大家都愿意,那你们就听我的,现在金哀宗已经逃跑,不管我们了,无奈,我们只好另立皇帝,我们可以立卫绍王的太子为帝。”

崔立继言道“想当年,卫绍王被权臣胡沙虎杀害,太子也被废了,现在决定封梁王为帝,你们同意吗?”

大家闻言,又是口径一致道“同意!同意!”

崔立觉得明面上过去了,不禁笑逐颜开道“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同日,御史大夫裴满阿忽带、谏议大夫左右司郎中乌古孙奴申、左副点检完颜阿散、奉御忙哥、讲议蒲察琦、户部尚书完颜珠颗等悉数被杀。

其实,崔立有他不可告人之目的当年,金蒙和议中有一条,就是让卫绍王公主嫁给成吉思汗,如此看来,崔立立梁王,在蒙古窝阔台看来,梁王就是自己的亲舅舅。以后,蒙古就不会进攻了。

崔立跟朝中官员说“卫绍王太子从恪,可立。”

大家只好顺水推舟,再说,崔立胆大包天,连宰相都敢杀,谁要是敢作对,谁就做刀下鬼。

言毕,崔立遂派遣心腹韩铎以太后的命令前往召回从恪。须臾,太子从恪入宫。崔立以太后诰命梁王从恪监国。有奶便是娘的这帮群臣手舞足蹈山呼万岁。

太子接受诰命。

崔立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他每次出入所乘的马车都是高档次的舆,称他的妻子为王妃,弟弟崔倚为平章政事,崔侃为殿前都点检。不仅如此,其党羽皆身居要职。当初,崔立借助药安国勇力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后来他又忌恨安国。原来,崔立获悉药安国纳了一个资质俏丽的都尉夫人,因安国数次违反约定而被崔立斩杀。

那一年,正是猴年。蒙古大元帅不台率兵攻打到青城,崔立身服御衣器宇轩昂前往会见。不台看到崔立求见,非常喜欢,便设宴招待。崔立受宠若惊便将不台当作父亲来侍奉。

崔立回到汴京,放火烧尽京城所有楼橹,熊熊大火照得天空通红。不台大喜,开始相信崔立真心实意投降来了。不久,崔立假借以军前索随驾官吏家属为由,将一众集聚到省中进行为非作歹的活动。每日祸乱数人还感到不满足。崔立下令禁止城中嫁娶,有几个人为争抢一位女子而惨遭杀戮。

不久,崔立迁梁王极其宗室近族悉数安置宫中,并派心腹把守,限制这些人的出入。崔立把荆王府做为私第,收取府内金银珍玩实充囊中。不仅如此,崔立胡作非为气焰嚣张,致使宫内惨案连连,摄于淫威,大家敢怒不敢言。

同年四月,崔立以两宫、梁王、荆王以及诸宗室一齐赶赴青城。北行之时,崔立妻子王氏准备仪仗队送两宫到开阳门。这一天,宫车三十七辆,太后在前,中宫、妃嫔次第跟随,宗族男女五百多人,后面跟随的有三教、医流以及工匠等人。当月,蒙古人进入青城。这时崔立还在城外,蒙古兵先进入他家,把他的三妻四妾以及家中宝玉悉数掠走。崔立回到家中见到这悲惨景象恸哭不止。

崔立欺软怕硬欺男霸女,这一系列举止早已引起公愤,有人挑头要杀掉崔立。

然而,崔立及其党羽依然故我,进行着作奸犯科的勾当。崔立恬不知耻,把投降一事堂而皇之说是在庇护老百姓,要求国史馆为其树碑立传歌功颂德。编修史干事刘祁摄于崔立淫威,为了顾全大局,为了同事不受奸贼戕害,知道不能推辞了,就写了草稿,一并交付元好问审阅。过了一两天,尚书省一个同事来找刘祁,说“上面领导要召见你!”刘祁迫不得已,前去尚书省。

到了尚书省,一开始谁也没有提到写碑文这件事,只说尚书省招待王若虚以及诸公同聚会饮,刘祁内心惴惴不安。刘祁进入贵宾室,就被引见到左参政幕府,刘祁看到参政刘谦甫,二人寒暄了几句,刘谦甫遂举起酒杯对刘祁以及同去参会的麻信之说道“郑王刻碑之事,就有劳各位了,你两个做这件事情很好,领导很看得起你!”刘祁与麻信之不约而同谦让道“不敢不敢。”

相叙不多时,刘谦甫推说有事便先行告辞。

刘祁现资深学者王若虚也在,便向前举杯共饮。酒过数巡,日头将要落山之际,刘祁与麻信之起身就要告辞。

元好问对他俩说道“省门已锁,今天又喝酒了,你俩就在省中留宿吧!”二人不知怎么办好,便同意住在了省中。等到长上明烛时,元好问提倡道“你俩给郑王撰写碑文,今天晚上就能写好了。”刘祁说“有诸公在,诸公应该来做这件事情。”

文学泰斗王若虚对刘祁说道“这件事情郑王已经告知众人,要请太学中的名士来作,刘公如果坚决拒绝,假使让郑王知道了学士们不肯作,就是说郑王献城是错误的,那么,郑王要是衔恨于心,则缙绅们都会受到牵连。这就是你一个人累啃了大家伙。况且你有老祖母、老母亲在堂,如今一触碰郑王锋芒,那么会殃及亲族,你还是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为好。”

刘祁一个劲地说,自己一介布衣没有资格来写。

僵持良久,刘祁说“我既定草稿,不当之处,还请诸公改命他人。”

诸公没有一个答应,便催促刘祁赶紧完成任务。

刘祁见状,深知自己脱不了干系,便说道“我素来不知道用什么体裁来写,今天晚上大家在一起共同商议这件事情吧!”

于是,元好问引纸落笔写草稿,就这样,碑文顺序都是元好问一个人来完成。。碑文写好之后,元好问展示给王若虚以及刘祁等人,请他们看看文中有什么不足之处。王若虚接过草稿,仔仔细细浏览了一遍,觉得溢美之词太多,不符合历史的客观标准,便把草稿传给各位文学大咖,让他们各抒己见。通过大家的共同磋商与研究,一致认为王若虚的提议比较中肯。最后,统一拍板,全文只直叙其事,客观记述而不加褒贬。

通过这件事情,元好问、赵秉义等人为王若虚刚正不阿重视名节,不畏权贵的品性所称道。

王若虚一生走来,都是襟怀坦白,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王若虚资质禀赋醇正,且有师承之素。因此,王公侍奉亲戚、对待弟兄以及与朋友相交,无一不是尽心尽力。在学术上,王若虚深加研究,苦心孤诣。他对宋儒经学进行评论,并指出其中瑕疵所在。他在评论中写到:宋儒经学善长以旁牵远引为夸,而史学以探顾幽隐作为功。他接着说,天下自有公论,一语道破就够了,何必絮絮叨叨没完没了呢?

王若虚论道之行与否,说道:“战国诸子百家之杂说寓言,汉代鸿儒之繁文缛节,以及近世大夫参之以禅机玄学,欲彰显圣贤之哲理,真是难呀!”

王若虚对先贤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写出了独到的见解与妙论。他在文中写到:作文应以欧阳修、苏轼为正脉,赋诗要学白居易。王公作品虽然不多,可其文风很是相似。

王若虚担任修史工作十五年,新进入馆,日有记录之课,书吏上交的时候,当朝宰相必定要问:“这些呈文,王学士曾删改过吗?”可见,王若虚之威名久矣。

王若虚善于持论。当时,右司李之纯以辩论而闻名天下,即使在酒桌上,李之纯也能旁征博引夸夸其谈。可是,他要是碰上王公便草鸡了。王公只用三言两语就能将李之纯的话噎回去,让人不得不叹服。

金国时期,高琪当国,王若虚推崇以刑赏来治理民事。那些从政官员曲意奉承,秉承和揣测上面的意旨来办事。

门人张仲杰做县令时看到这种不正之风,便上书高琪道:“人民劳心憔悴已经很久了,既然挽救不了,那也无奈,可你又怎么施加暴力呢?史传循吏而不能传能吏,宁可得罪人,也不要得罪天呀!”朝臣在一起集中讨论,所见不一。王若虚觉得应该采纳正确建议,得到了众人稳妥服人。吏部杨之美,大参杨叔玉等官员也一直推服。

素来精通人伦之学,黑白善恶皆了然于胸中,真正类似王若虚这样学识的人却寥寥无几。他赤胆忠心刚正不阿,平素安静而不张扬。他羡慕白居易文采之高,而不避世于佛学之中。拥有东方朔之雄,而不夸夸其谈。

一代鸿儒、文学大咖王若虚讲经布道娓娓道来,他学富五车,穷尽天下之至理,宁可贵其多;小心谨慎,规避瑕疵。王从之高风亮节,似春风化雨,恩泽芸芸众生。

喜欢河朔儿女请大家收藏河朔儿女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热门小说推荐
山里有道观

山里有道观

作品简介恭喜宿主,获得三清道长系统,日后您将以振兴道门为己任,任务失败则扌啪嗒刚刚好像有一只苍蝇?系统,卒。新书我真没想当巨星啊...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

简介关于炮灰觉醒后,在年代文里乘风破浪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半仙儿黄太奶说她命中有一劫数。好吧,她信了。可谁能告诉她,明明有那么多种的遭劫方式,为啥偏偏安排她被一口煎饼果子噎死?好在还有一个大机缘,让她穿书重生到了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当然,还附带着满满一空间的物资,足够她躺平到死。神马?还有一个自己贴上来的签到系统?嘻嘻,收了收了,好东西当然要据为己有。不过,这系统怎么有点摆烂!一只永远没个正经名字的大黄狗,一只巨能吃肉的老王八,一只贼能叭叭的小鹦鹉,打拐子,抓特务,寻宝藏,捡洋落三仆一主勇闯七零。开局就遇渣男贱女?当然是算计回去!总有人送上门来受虐?那就送他们去劳改认识错误!本想低调做人,奈何实力不允许。左手空间,右手系统,还有一个随时要报恩的半仙儿黄太奶。方茴表示这日子,太舒坦。直到有一天,方茴突然现,自己居然成了这本书的主角,光环还一闪一闪的。谁能告诉她,明明是一本男频种马文,怎么生生被她掰成了大女主剧本?还有,这个三五不时就在她面前刷一波存在感的男人是怎么回事?怎么到了最后,居然成了她的官配!...

八零之好运暴富

八零之好运暴富

都说八零年代好,八零年代幸福指数高。对此,从末世穿越而来的梁好运表示双手赞成。只是她的新身份有点问题,三岁没了爹,四岁娘改嫁,克死爷爷奶奶,十里八村的人都说她是扫把星投胎,谁沾上谁倒霉。张跃民体...

前妻有喜

前妻有喜

作品简介苏晗才睁开眼便被一纸休书砸懵了,还是净身出户。好吧,姐不是你的菜,姐默默走开。可肚子里的包子是怎么回事?又当娘又当爹,包子四岁了,半夜上门的男人怎么有点面...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

简介关于暴君一家读我心声后,被我骂傻了晚晚穿书了!穿成了被大暴君处死的短命炮灰小公主。晚晚小手一摊死就死吧,反正三年后你们的脑袋都会被男主砍下,然后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在城楼上。听到晚晚心声的大暴君一家人脑袋整整齐齐挂城楼上?朕绝对不允许!晚晚本以为自己立马就嘎嘎,可不曾想暴君一家竟能听见她的心声。面对恶毒皇姐的找茬,晚晚心里吐槽道不和短命鬼一般见识,谁让你最后死得最惨呢,对,就是你身边那个小白脸暗卫,到后面他直接把你卖进窑子里,你的下场惨得咧!面对受奸人蛊惑意图推翻太子坐上东宫宝座,最后却被太子嘎嘎的二皇子,晚晚二皇兄真是傻,好好的夺什么权呀,本来脑子就笨,太子比你聪明,你跟他斗,这不是找死吗?面对长了嘴却不解释最后惨遭丢了老婆的太子,晚晚哑巴老婆哭了还会用手语惹老婆开心,你长了张嘴却什么都不说,活该你孤寡到死!后来,刚出场没过久的男主被大暴君一剑砍死。五公主的暗卫因为和宫女偷情被活活打死。二皇子放弃夺权专心习武,竟意外成了天下第一。传闻中貌神离合的太子夫妇竟日渐甜蜜而晚晚莫名奇怪就成了最受宠的小公主。...

重生七零致富记

重生七零致富记

王冬鱼觉得自己真是倒了大霉,好不容易奋斗出头,结果闭眼回到解放前,还是和渣夫刚订婚不行,这婚必须离离不掉好吧,那就过日子吧,反正有上辈子的经验,谁赢谁输还说不定呢。等等,渣男你什么意思什么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