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章 云中子进剑镇妖(第1页)

且不说纣王沉溺于妲己的美色,整日里荒淫无度,不处理朝政。话说到终南山有一位名叫云中子的人,他是一位百年前就已经得道的仙人。

有一天,云中子闲暇无事,手拿着水火花篮,打算去虎儿崖前采药。当他正兴云布雾行走在空中时,突然看到东南上空一道妖气冲天,透过云层直上云霄。云中子打了一个响指,仔细一看后,感叹道:“这只畜生不过是一只千年的狐狸,如今假借人的形象,躲在朝歌皇宫之内,如果不早点除掉它,必然会成为大患。我们修行之人以慈悲为怀,方便为门……。”

云中子赶紧叫来金霞童子:“你给我去取一段老枯松树枝来,我要制作一把木剑,去除了这个妖邪。”童子说:“为什么不用照妖宝剑,一刀两断,永绝后患呢?”

云中子笑着说:“这只不过是一只千年老狐,怎么配我用宝剑!这木剑就足够了。”童子取来松枝交给云中子,云中子把松枝削成木剑,吩咐童子说:“好好看守住洞府,我去去就回来。”

云中子离开了终南山,脚踏着祥云飞行在空中,向朝歌而来。

且不说云中子前往朝歌来除妖邪。却说纣王终日沉迷于酒色,十个月不临朝听政,百姓们惶恐不安。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其中有上大夫梅伯对相商容、亚相比干说:“天子荒淫,沉溺于酒色,不处理朝政事务,政务奏本堆积如山,这是将要天下大乱的征兆啊。你们身为大臣,进退自然应当尽到最大的职责和义务。何况君王有诤臣,父亲有净子,士人有净友。造成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官和二位丞相都有责任啊。今天免不得要敲钟击鼓,召集文武百官,请君王上朝,各自陈述其事,尽力除去弊端,不要失了君臣之间的道义。”

商容说:“大夫的话是有道理的。”于是传令给执殿官说:“敲钟鼓请君王升殿上朝。”

纣王这时候正在摘星楼上饮酒娱乐,听见大殿上钟鼓齐鸣,左右禀报:“恭请圣驾升殿上朝。”

纣王迫不得已,对妲己说:“美人暂且安顿一下,待朕出殿去看看就回来。”妲己俯身恭送圣驾。纣王手握代表身份的玉器如意,乘坐着辇车,来到大殿登上君王专用宝座。

文武百官朝拜完毕,皇帝看到两位丞相,他们捧着奏折走上大殿。此外,还有八位大夫,以及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也分别捧着奏折上殿。

然而,纣王近日沉溺于酒色,导致他精神萎靡不振,除了这些大臣手里的奏折,又看到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他如何能够立刻处理完毕呢?他心中不由得萌生了退朝的想法。

此时,两位丞相上前,俯身奏道:“天下诸侯的奏本正在等待陛下的圣裁。陛下为何已连续数月没有来上朝处理政务呢?每日深居宫中,完全不处理朝政事务,想来这必定是有奸人在陛下身边迷惑您的视听。恳请陛下以国家政务为重,切勿再和以前那样深居宫中,荒废了国家大事,让臣子们失望,辜负了百姓的厚望。”

“我听说守住江山治理国家是很艰难的,更何况现在的天意并不顺畅,洪水旱灾不断,不少百姓遭受灾害,这些都与政务失治有关。希望陛下留心国家的根本,痛改前非,不听谗言,不沉迷于女色,勤于政务体恤百姓疾苦;那么天下就会顺利安稳,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天下安定,四海享受无穷的福分。希望陛下能够关注留意。

纣王说:“我听说天下安康,百姓安居乐业,只有北海反抗命令,我已经命令太师闻仲前去剿除叛党,这只不过是一点小瑕疵而已,有什么值得牵挂的?二位丞相说的话很好,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但是朝廷里的事务,全部都由相给我代劳处理,自然可行,哪里有阻滞不顺畅的道理。纵然我临朝听政,也不过是垂拱而治罢了,又何必多说呢。

君臣正谈论国家大事,午门官启奏道:“终南山有一位炼气士云中子见驾,有秘密的重要情况,不敢擅自朝见,请圣上定夺。”纣王心想:“众文武官员还抱着奏章等候自己审批,这可怎么办好。不如让道长进来闲谈瞎扯,百官自然就不会再纷纷议论了,而且这样可以免了我拒绝进谏的罪名。”于是传旨:“宣道长进见!”

云中子走进午门,走过了九龙桥,走在大道上,宽袍大袖,手执拂尘,飘飘然然徐步而来。

云中子左手拿着花篮,右手拿着拂尘,来到了滴水檐前,拿着拂尘打了一个稽,口中说道:“陛下,贫道稽了。”

纣王看到这个道人这样行礼的样子,心中不高兴,心想:“我尊为天子,统御四方,“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虽然是方外之人,却也在我的版图之内,这么可恶!本应当以傲慢君主的罪名治你。诸臣又会说我没有容人之量。朕姑且问问你到底如何回应我。”纣王说:“那道者从哪里来?”道人回答说:“贫道从云水而来。”王问:“什么是云水?”道人说:“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纣王既然是聪明智慧的天子。便问:“云散水枯,道长将归往何处?”道人回答说:“云散皓月当空。水枯明珠出现。”纣王听了转怒为喜说:“方才道者见我稽而不拜:大有傲慢君主的之心;现在所回答的话很有道理:是通达事理的大贤啊。”命令左右赐座。云中子也不谦让。旁边侧座坐下。云中子欠身说:“原来如此。天子只知天子尊贵。三教元来道德最尊贵。”帝问:“何以见得呢?”云中子说:“听贫道细细说来:

三教之中最至尊贵的是道教。道教在上不朝拜天子;在下不拜访公卿。避开世俗而隐居山林,摆脱俗事以修习道行。乐于林泉享受绝俗绝利的乐趣;隐居岩谷不追求荣华富贵。戴着顶星冠光芒能闪耀太阳;穿着布衣长袍能长春不衰。

纣王听后大为高兴说:“我听先生这么一说。不觉精神清爽快活如在尘世之外真觉得富贵如同浮云罢了。但不知先生果真住在哪里洞府里?因何事而前来见朕?请详细地说明原因。”

云中子说:“贫道住在终南山玉柱洞。云中子就是我。因为贫道闲居无事可干。在高峰上采药。忽然看见妖气贯于朝歌:怪异的气息生于戒备森严的宫廷之中。贫道道心不缺,善良的念头常存于心中,所以贫道特来朝见陛下,目的是除此妖魔怪物罢了。”

纣王笑着说:“我的宫殿深邃如同秘境,宫门重重,防守严密,岂会像尘世间的山林那样,妖魅从哪里来!先生此次前来莫非是走错了地方!”

云中子笑着回答:“如果陛下知道有妖魅的存在,那么妖魅自然不敢靠近。惟有陛下不认识这些妖魅,他们才能趁机迷惑陛下。如果长时间不铲除,就会酿成大祸。”

纣王问:“既然宫中有妖气,用什么东西来镇住它呢?”云中子打开花篮,取出一把削尖的松树剑,拿在手中,对纣王说:“陛下您可能不知道这把剑的奇妙之处,让我来告诉您:

松树削成名‘巨阙’,

其中妙用少人知。

虽无宝气冲牛斗,

三日成灰妖气离。

云中子讲罢,将剑呈献给纣王。纣王接剑问道:“此物应挂在何处?”云中子回答:“挂在分宫楼,三日内必定会有应验。”

纣王便命令传奉官:“将此剑挂在分宫楼前,”传奉官领命而去。纣王又对云中子说:“先生有这样高深的道行,精通阴阳术法,能识妖魔鬼魅,何不放弃终南山的清苦修行生活而来保护朕,既可以获得高官厚禄,又可以声名传于后世,岂不是更好的吗!何苦甘心为淡薄而生活,默默无闻。”

云中子谢道:“蒙陛下不嫌弃我草野村夫,想让贫道做官,但是贫道是山野慵懒之夫,不懂治国安邦的道理,过惯了:日上三竿堪睡足,裸衣跣足满山游,的生活!”

纣王说:“就是这样的村野生活,有什么好的呢?怎么比得上高官厚禄,封妻荫子,锦衣玉食!”云中子回答:“贫道喜欢过这样的生活,并且乐在其中:身逍遥,心自在;不操戈,不弄怪;万事忙忙付肚外。我不思理政事而种韭,我不思取功名如拾芥,我不思身服锦袍,我不思腰悬角带,我不思拂宰相之须,我不思借君王之快,我不思伏弩长驱,我不思望尘下拜,我不思养我者享禄千钟,我不思簇我者有人四被。小小庐,不嫌窄;旧旧服,不嫌秽。制芰荷以为衣,结秋兰以为佩。不问天皇、地皇与人皇,不问天籁、地籁与人籁。雅怀恍如秋水同,兴来犹恐天地碍。闲来一枕山中睡,梦魂要赴蟠桃会。那里管玉兔东升,金鸟西坠。

纣王听罢,感叹说道:“朕闻先生的言语,真的是清静之客。”纣王与云中子谈讲多时,已经很是困倦,于是起驾回宫,叫文武百官退朝。文武百官对纣王无可奈何,也只得退朝了。

话说纣王来至寿仙宫前,没有看见妲己出来接见,纣王心里感到不安。看见侍御官来接驾。纣王问道:“苏美人为什么不来接朕?”待驾官对纣王说:“苏娘娘突然感染恶疾,头脑昏昏沉沉,卧床不起。”

纣王听了,连忙下了龙辇,急忙进入寝宫,揭起金龙幔帐,看到妲己面色蜡黄,嘴唇惨白无色,昏昏沉沉,气息微弱,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纣王惊问:“美人,早晨送朕出宫的时候还美貌如花,为什么一下子身体不适,就变得这样严重!你叫朕怎么办才好呢?”

看官们啊,这是因为云中子那把松枝法剑挂在分宫楼镇压着,这狐狸才会变成这样的模样。假如是镇压到这妖怪死了,那不就可以保得成汤天下了吗?

也是天数注定了这纣王江山要败亡,周朝即将兴起,因此纣王终究还是被她迷惑了。

只见妲己微微睁开杏眼,勉强张嘴气喘吁吁地叫一声:“陛下!贱妾早上送驾上朝,中午的时候远迎接驾,没有想到走到分宫楼前恭候候圣驾时,抬头看见一宝剑高高挂着,惊出一身冷汗,就得了这个危症。想来是因为贱妾命薄缘浅,不能再侍候陛下于左右,不能再过双栖双飞的快乐生活了。乞求陛下自己保重,不要伤心挂念贱妾。”妲己说完泪流满面。

纣王听了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随后纣王也眼含着泪对姐己说:“我一时糊涂,差点被方士所误导。那把挂在分宫楼上的剑,是终南山炼气士云中子赠送给我的,他说我的宫中有妖气,需要用它来镇压,没有想到竟然会对美人不利。

这是那个方士的妖术,想伤害美人,所以捏造出我的宫中有妖气的谎言。我想,宫殿是守卫森严的地方,尘埃都难以进入,哪里会有妖怪的道理呢?大多数方士都是骗人的,我这次又被他们欺骗了。”

纣王赶紧下令:“快让侍从把方士赠送的木剑用火烧掉,不要耽误时间,差点惊吓坏了美人。”

纣王热情安慰,一夜都没有休息。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