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章 梁灵君檀不言&帝姬摇(第1页)

景政十五年,梁王薨,年仅七岁的檀璜继位史称梁晨王,其生母王氏封为王太后。

而我,便是梁晨王的哥哥梁灵君,檀不言。

我出生时便天降祥瑞,然其生母面目丑陋,并不受宠。因此,虽有卓然天资但为保全我与生母性命,一直守拙,寄情山水,从不问朝政。

王太后自垂帘听政便专权独横,为一己私利向大洲难。

我也找了个由头辞别栖霞,云游九州。

出门半年之久,宫中传来消息,我的生母突染恶疾,命不久矣。

自得了消息,我便日夜兼程回宫,归来途中又听闻太后在宫外礼佛之时,突遇刺客,幸的一乡间女子所救,遂将其收养带入宫中封为帝姬。

这仅是我路上所闻。

待我归来,我只瞧见棺椁,也仅在灵堂为她守了一晚,国师说其冲撞太后,遂将我母妃匆匆下葬。

我虽贵为王子,但是宫中人人皆知,我只是徒有虚名,因此除了身边的贴身宫人,并无人正眼瞧我。又因不满太后行为,顶撞了她,我便被罚幽闭。

因此,我大病一场,险些离世。身边空无一人,就连自幼跟着我的宫人也离我而去。

就这样,我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我见到了她。

她不像传闻中说的那样是个乡野村姑,也没有外人说的那样金玉加身。

她只穿着最普通且过时的服饰,一双瑞凤眼清透明亮,圆圆的脸庞还未褪去婴儿肥,鼻子小巧,嘴巴粉嘟嘟的。

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她提着一盏灯从远处走来,蹲在我的身侧,“殿下该喝药了。”

我本以为是催命的毒药,却不想是她用冷宫边上的草药为我煮的退烧药。

我问她叫什么

她只垂眸,没有任何表情,淡淡道“没有名字,以前乡亲们叫我野孩子,现在大家叫我帝姬。”

我听了她的话,欠了欠身子,异常笃信的说“你有名字!”

她微微一愣,显然有些意外,一双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眉头微蹙着,“是,我有名字,我叫摇!”

自我伤寒好后,她便再也没有出现,我跟好些宫人打听,这才知道,她因说错话被太后责罚,三十大板险些要了她性命。

我知道,事情因我而起,但我却丝毫不感激她,只觉得她太过愚蠢,愚蠢到我后悔将她带入宫中

......

与她初见,正是我从大洲前往北朝的途中。

那个时候正值入冬之际,天降大雨,遂只能就近找了一个驿站修整。

巧的是,途中偶遇一北朝富商林氏搬迁队伍,又遇一游学的儒生。

一夜把酒言欢,林家家主知我喜好音律,送了我一把笛子,那儒生却并未宿醉,跟我们说了一通绕城之困的见解,微雨尚在,便带着学童匆匆离开。

我也拜别林公继续赶路,我正把玩新得的玉髓笛,宫人突然勒马,险些将我的笛子摔下。

“出了何事?”

“梁灵君,前方几个乞丐堵住了路。”宫人回禀道

我本不以为意,却不知为何,竟将车帘掀开了一隅。

只见一个满头如蓬草一般的乞丐,双手环胸蜷成一团,赤脚赤膊伤痕累累。

大善心的事我很少做,可那一双明亮的纯净的眼睛终是叫我不忍心,便将他救起。

他面黑如碳,若枯草,一双眼睛警惕的盯着我,像受惊的小鹿。

“他们因何故打你?”我坐在马车上居高临下,语气冰冷又不耐烦道

“无缘无故,要说有,就是我力气小好欺负。”听这声音,不想眼前这个埋汰至此的人竟是个女娃娃。

我又多了几分心软

“这些银钱给你,去吃点东西,买身衣服吧!”我示意宫人给给她一包碎银子。

“公子大恩,我永世不忘!敢问公子可是梁人?”她跪在地上给我磕头,一双眼睛充满期待。

还不等我拒绝,她又说“当今王太后,乃是我生母,还请公子将我送去大梁!”

起初我只当她是疯言疯语,却不知她竟步行跟着我的马车走到了北朝。

我从未听说我还有个流落在外的妹妹,但是见她这样锲而不舍,我也无奈只能带着她前行。

我问“你可知诓骗亲王是何大罪?我未有流落在外的亲妹妹!”

“我并非是公子的妹妹,但的确是王太后的女儿。我今年十四岁。”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