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章 思想转变(第2页)

“一个月前,城东有个佃客家的小子娶媳妇,他爹为了给他凑够娶媳妇的钱,卖了田地,借遍了亲朋好友,自己给人家无偿打工十年,终于给儿子凑够了娶媳妇的钱”

“那日,县道敲锣打鼓,正要迎亲呢,不料咱县鼎鼎大名的朱丁又出来抢媳妇了,后面不用想了,你说碰到这样的事,倒霉不倒霉,要是我,这他妈一头撞死了!”

“好一个强拿强要,倚强凌弱啊!老乡,像他这样的混账,咱们县还有多少个,名字都叫什么?”

“多了,小到耍嘴皮子挑戏妇女的,大到朱丁这样的,让我数数啊……”

老农吟声想了半天,终于说出了十几个士族恶霸的人名,他倒不指望王凝之有这个本事解决,只是一吐口中之快罢了

王凝之本想继续问下去,但时间已经不早,现在该下地了。

下午,罗氏给王凝之戴了一个草帽,顶着烈日便领他收稻子去了。

不过光收稻子还不成,需要用稻簟是晾晒,他们两人一个割稻子,一个晒稻子,分工明确。

接下来这几天,每天并没有什么稀奇的,王凝之闲余时间除了打听消息,询问农村现实状况,便是与罗氏聊聊天,解解闷了。

……

第三天的申时,王凝之晾晒好了稻子,趁着太阳尚未西落,告别了罗氏一家,惜别之时,还被罗氏硬塞了一路上的干粮。

经过这三天的奔波调查,王凝之现了许多现实问题,需要他回县衙解决。

不过这些事情不难处理,钱唐的地主恶霸而已,王凝之作为县令官,掌握县兵,另有太守王羲之掌控的郡兵,加起来少说有三千人,还处理不了一群地主恶霸那真是蠢货了。

钱唐最严重的问题,是土地兼并问题,钱唐土地几乎都被大大小小士族和地主占有了,达到了惊人的九点二成,也就是百分之92%的比例。

可以说,东晋农民的人均占地率都不如清末那个黑暗的时代,情况之恶劣比前世的土改更甚许多,这还是经济达的钱唐县。

而占钱唐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雇农、佃农、贫农,所占耕地竟连百分之五都不到,即便加上半自耕农、自耕农、富农,也不过百分之十八而已。

东晋官府的剥削,丝毫不逊色于奴隶时代,各种徭役、税收琳琅满目,繁杂之多,办法之严苛,让人触目惊心。

东晋的徭役有劳役、杂役、军役三种,税收则更多了。

自秦汉时期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有田税、田赋附加税、人头税、牲畜税、佐税(交易税)、店铺税、关税、市税、酒税等等。

综上所述,可见那些说封建社会税收不完善的人,简直是胡扯,古人的智慧可不比现代人差,除了没有先进思想和洞察历史的经历以外,再无什么尤越了。

封建社会的贫民百姓们不只被官府残酷压榨,还有地方上的士族和地主。

他们加租加息、放高利贷想着法子剥削百姓,平时横行乡里,称霸一方,手段虽然不如后世集封建大成于一身的民国时期,但差不多少了。

王凝之之所谓能感同身受,第一是他清楚的知道什么是剥削,什么是阶级。

所有人都清楚,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的形态,而资产阶级还在换着法子剥削,这就是他们无法感同身受的原因之一了。

当他来到这个充满剥削封建社会,看到饥寒交迫的百姓,他的心怎能无动于衷,怎能不留痕迹的走一遣呢?

以上两点,便是他从“利己思想”转变为共产主义思想的原因了。

每一个的欲望是不同的,但终究会到达一个突破不了的极限,他常常想,自己这样潇潇洒洒,坐享齐人之福一辈子,真的有意义吗?

人生什么意义究竟是什么?王凝之心中有无数的答案。

但他今日确定的是,有朝一日,看到人们过上永不被剥削的生活,便是他人生的最大的理想。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