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临水夜话(第2页)

曹操提议往河畔篝火边坐着烤火,两人绕过交错的营帐,到了宽阔河滩之地,沿河点上许多火堆可以烤衣物吃食,也能取暖。

找了个火堆就地坐下后,曹操叫人将拿酒架在火上温着,又招呼郭懿也坐。

郭懿见地上尽是木柴燃完的炭灰,难免沾染衣裳,一路小跑过河边搬了块平整些的石头搁着,才肯坐下。

周围兵卒在哼唱歌谣,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跟随袁绍从渤海来,燕赵之音的曲调中总多慷慨悲歌之气,让此刻的氛围多了些淡漠的哀愁。

曹操给她添了一勺缥酒在漆碗中,碗里升腾起缭绕的热气,散发着淡淡的酒香,“酒正温,郭曹属陪我喝几盏。”

她接过酒,颔首示谢,觉得郭曹属这个称呼怪怪的,对曹操说:“将军叫我奉纯便可。”

曹操也只当她是个娇惯晚辈,关心起来:“我看奉纯弱不禁风,营中生活尚能惯否?”

“习惯习惯,袁将军这里待遇好。”她虽然在军中当了管仓库的曹属,但袁绍迟疑不战,也没有太重差事要她做。

除了学骑马辛苦些,仍是洁净的军帐住着,膳食跟着诸侯们吃也是鱼肉菜果,比起身边挤十人营帐,朝齑暮盐的大多数士卒,不知要好多少。

“本初素来礼贤下士,我才在雒阳与他相识时,他已是闻名东都的学子了,”曹操如话家常一般,讲着他与年少过往,“后来我见他声名显著,见他庭呵董卓,何等志向气魄……”曹操闷闷的喝了口酒,叹恨地摇了摇头,“只是如今他之志向,与我行之陌路了。”

郭懿差点忘了,曹操虽是军阀,亦是个诗人,而作诗的总好多愁善感,还有宦官之后这样不太为士族待见的微妙身份,也更让他有一番细致的心思。

又想起荀彧和系统的话,她倒对曹操多了些好奇。

舀了一勺酒添在曹操碗里,她端坐起来:“将军之志,懿愿恭听。”

曹操举起酒一饮而尽,似是鼓足勇气一般,深深呼出一口气,开始低声道来:“我祖上世食汉禄,履代簪缨,我年少入太学,后举孝廉为官,也曾有清名闻于雒阳。但逢纷乱,紫绶金印非吾所愿,只求筑屋于家乡,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等待天下太平。”

“谁知却蒙朝廷征召,任命我为典军校尉,灵帝殒没,何氏兄妹蠢如鹿豖,宦官乱党蝇营狗苟,可既受此职,又怎能不思报效朝廷,讨贼立功?我有意无需大费刀兵,便能除却阉党,安定朝野,但众人不从,方致董卓之乱。”

说到激昂处,曹操起身负手,虽穿着繁重的甲胄还然身姿挺立,他的声音随沁水在月色下奔流。

“幸而今又兴举义兵,操誓愿平乱锄奸,匡扶国家,重铸大汉升平之象。终有一日再横槊跨马,继霍卫之风,纵横漠北,扬威西域,也好叫诸夷之地,皆晓我汉军风采如旧,不输往昔。”

“有日功成,待百年之后,墓碑上题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为后世所记,吾志若此。”

说话的声音停下,耳边唯有戚然的歌谣声,伴着呼簌而过的猎猎寒风,郭懿久久不能回神。

听着这样的自白,她心中竟有些动容了,这番话让她不得不推翻了过往所有的印象,重新审视眼前这位青年将军。

他有匡正乱世之心,也有令贤才名将竭力效死的气魄。荀彧与郭嘉皆愿意追随他,或许本就是对的,只有这样的壮志决心,才足以撑起如今政庞士裂的世道,还万民以太平。

那么,她也愿意为此决心加注,若是能帮曹操用正义的方式制定天下,重现太平,赌上一个郭懿不算多。

她最终起身拱手,缓缓说出:“将军之志,懿愿追随。”

曹操讶然回过头来,有些出乎意料。

烽烟袅袅遮蔽长空,唯见一轮孤悬的月亮,曹操迎风对月,衣袍也在风中翩展,不知是夜色映衬还是怎样,他的神采变得十分黯然,声音也没了劲头,“操今日尚且无安稳坐镇之地,追随我,委屈你们颍川郎君了。”

这话是郭懿没想到的,地盘当然要靠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打下来,说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话呢,不过她也能理解曹操的傲气。

见郭懿不再言语,曹操又正色说:“我与奉纯立个约定,倘我来日能得一郡之地,有兵有将,奉纯定要前来与我共襄大事,何如?”

“将军为守牧,我当作曹属,”郭懿抬目注视着曹操:“此言既定,必不背弃。”

“操也决不负奉纯所望。”

接着他抽出身侧佩剑,弹铗而歌,唱的是他为济南相时,作的那篇《对酒》。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肱骨皆忠良……”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曹操放声唱来,却甚有悠戚之音。

没有金樽玉箸,郭懿捡起根沉实的木头棍,随着曲调,一下一下敲着温酒的铜鐎斗,与曹操一同吟歌,“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字句所诉,皆是对太平盛世的景愿,这样的景象何时能实现,谁也不得而知,但郭懿觉得眼前的曹操,是能让百姓见到政理人和,万物咸遂那一天的人。

歌谣渐歇,身前木柴也即将烧尽,到最后的时候,一簇簇火星堆在一起,像是天际未褪的晚霞。

兵卒沿河取水浇熄这残火,回到营帐里和衣而睡,在夜深千帐灯里,旭日正酝酿着明朝的升起。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