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昔我往矣(第2页)

城门官识得郭则,见是他带着家眷,迎上前来行了个礼,恭敬问道:“郭使君往何地去?”

郭则同城门官说:“在下已辞去官职,欲带小女去司州寻医养病,可要家眷们下车查看?”

他平素善待下僚,旁人有事相求,力所能及之处绝不推辞,小吏若有犯错,他小惩大诫也就过去了,在郡中多受爱戴,即便当下卸任,城门吏也颇为关照。

“您的家眷自然不必盘查,”城门官让开路,做了一个放行的动作,“那便不耽搁使君了,请。”

过了城门,郭懿将车窗推开,望见一行人马停在官道旁,离城门最近的地方,荀彧端坐在马上,依旧仪容风雅,与先前不同的是,他腰间佩了一柄长剑。

他身侧另有一位骑马的青年,相貌端雅,姿仪萧肃,年岁看上去比荀彧大上几岁,郭懿猜想,这位应该是荀攸。

车马继续往前,与荀家合在一处后,郭嘉的声音响起:“懿儿,随我前去拜见荀家长辈。”

郭懿掀开车帘探出半个身子,见马车外郭嘉朝她递出手。她刚要扶着下车,忽然想起,自己来到东汉之后,还没跟别人行过礼,所以并没不知道怎么行礼,一会儿总不能学着郭嘉行男子的礼仪,她有些为难,但还是咬咬牙问:“阿兄,在荀家长辈面前,该如何行礼?”

“一如在家中拜见父母,懿儿无须紧张。”郭嘉微微笑道。

很显然,郭嘉误解了她的意思。

她也不好再解释,回头看了一眼子规,子规明白了这个求救的眼神,飞快的比划了两下,郭懿不知道这是什么礼,但总算知道该怎么做,差不多就是两手合拢放在腰间,微微屈膝即可,这才放心下车。

荀家整个家族抱团过日子,人口庞大,光是荀彧父亲一辈,便有兄弟八人,都有贤名,时人称之“八龙”,其中最知名者是行六荀爽,现下被董卓强行征辟为司空,在洛阳任职,不在此行中。

两家相互拜见长辈后,荀彧说道:“韩州牧的人马昨日已到,于城外扎寨,再往前些,便能会合”。

郭嘉在马上安闲悠哉道:“有文若安排,我自骑我的马,好生跟着文若,不管其他。”

“奉孝还是爱偷闲躲静。”荀彧中肯评价道。

“叔叔,今日是第一日,可要行进快些?”问话的是荀攸。

“女眷颇多,慢些无妨。”荀彧交代道。

女眷确实多,荀家合族而迁,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荀彧的婶婶,嫂嫂,和姐妹,都是久居家中,不常出门的,不知受不受得了车马颠簸。

好在颍川北上河内路程并不远,近四百里的路程,慢则四五日,也就到了。

荀彧像是早已计划好似的,又转头对郭嘉说:“奉孝家中女郎体弱,就让她的马车紧随我们马后,如要停下休息,方便知会我们。”

关于郭懿的事,郭嘉总会郑重起来:“文若安排甚好,我代懿儿谢过文若。”

就这样,郭懿享受到了荀彧和善关怀之下的病员待遇,她被安排马车队伍最前面,紧跟着骑马的儿郎。

出了颍川城后,道路便没有城中好走了,官道依稀可辨是碎石子、红烧土这些铺成,除了一道道交叠的车辙马迹,还多有被乱军损毁,官府修补不及之处。车马颠簸厉害,好在车里铺了厚厚的被褥软垫,郭懿躺着很快沉沉的睡了过去。

在她不知道的时候,韩馥的部曲接到了他们,一队人马共百人,领队的队率名叫庞庄,为人机敏可靠,他本是颍川人,对此趟道路很熟悉。

不知过了多久,郭懿被传来的声响吵醒,只是个女子慌乱叫喊的声音,但在四野无人的郊外听得格外清晰。

她在循声往外看,是一年轻女子,惊慌失措地从坡地跑上来,脚下一滑险些摔倒,可丝毫不敢放慢脚步,怀里还抱着的,似乎是个孩子。

她身后两名面目凶狠的男人,快步追赶过来,他们腰间别着锈红的铁刀,身上沾着斑斑的血迹,显然是剪径劫道的贼匪之类。

荀彧见状叫停了队伍,女子便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加快脚步拼命朝这边跑来。

庞庄看清情形,怕女子横冲直撞惊了马,命令士卒道:“去制住她!”

“庞队率,还望勿伤百姓。”荀彧在一旁提醒。

庞庄也是个淳厚之人,自然认同荀彧所说,“荀郎君放心,某虽行伍之人,也有个轻重。”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