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小说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观复学舍(第2页)

颍川地处要冲,四通八达,且多名门大族,许多的人从这里征辟到雒阳为官,消息自然流通的极快,儒生们近期的热门话题,莫过于董太师,和关东的诸侯们。

郭懿竖着耳朵,听一儒生忿忿道:“董卓老贼猖悖太甚,竟公然来往宫中间乱公主!”

同行的儒生听了也心中不平,“雒阳城中人家的妻女,他强占的还少吗?公主好歹也是刘氏血脉,他也敢如此玷污。”

“唉,我们士子无用,白叫女子受辱。”先发话的儒生摇头叹息。

一旁儒生出言宽慰:“关东诸侯已大集义兵,想必不日便能剿戮奸贼,匡正王室,拯救黎民。”

郭懿差不多听了这几句。

颍川郡内学舍众多,学风蔚然,是个东汉版的大学城。那些家门盛大,有钱有学问的治经士族,设有家学和家传,教习族中弟子。

家族办不起家学的寒门士子,读书也不难,颍川遍地是经学大师开的私学,门徒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交些束脩则可入学受教。

年节过完,今日是复学的日子,因着采买笔墨竹简,或购置些新书的缘故,路上往来的儒生格外多些。他们年龄多也是与郭懿年纪相仿的,读书到二十岁,便可以举孝廉为官。

郭懿随着方才谈话的儒生,步行半刻,到了一座学舍。

“观复学舍,”郭懿站在门口,念出了学舍牌匾上用汉隶题写的字,“万物芸芸,吾以观复,应是此意吧。”

这里门庭不大,但从门外望进去,里头庭院宽阔,屋舍俨然,院中摆着几排晒架,儒生正在扫除清洁,晾晒书简。

郭懿迈步进去,刚想四处看看,扯个儒生闲话几句,刚进门内,几卷竹简“啪”一下子飞来砸在她脚下。

“女郎小心!”子规上前将郭懿护在身后,怕她被伤着。

吓得她拉住子规,往后退了两步,她这么不受颍川学子待见吗,刚来就用暗器砸她!

但很快她发现,这个行为并不是针对她的。

“你个捉刀杀人的贼,岂配与我等同坐?”学舍一角晒架旁的叫骂吵嚷声,吸引了郭懿的注意。

一个儒生手指着另一个儒生,趾高气昂的骂,还在将架上的竹简继续往地上扔,这竹简发黄的厉害,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连缀着竹片的绳子也不甚紧实,被他一摔,还摔断了好些,散落一地。

这样他仍觉得不够,还要再骂,几个同舍生过来劝和,“学兄何必动怒,为他失了读书人的礼仪才不好。”

几人好说歹说,才又拉又拽的将他拖走。

整个过程,被骂的那个都神色自若,一言未发,待一伙人走后,他弯腰将地上残破的竹简拾起来摆在架上,神色微动,眼中透着惋惜的样子。

郭懿见他正要过来,便捡起自己脚下的两捆书,用手抹了抹上头沾的灰,送了两步,递到了他手上。

不知是见郭懿脸生,还是出于别的原因,他微微诧异,但还是随意地拱起手说了句:“多谢。”

郭懿上下打量一番,觉得眼前这儒生有点怪,说不出哪里怪,就是跟别的儒生不大一样。

他穿了件松松垮垮的素色深衣,连顶像样的冠都没戴,头发不甚仔细的用跟布条绑在头顶,神情姿态,不像儒生,倒颇有几分游侠之气。

“仁兄不同他分辨吗?”郭懿觉得这不像个逆来顺受,任由指骂的人,要不是有张凤眼丹唇的脸,更像能随时上去给别人一刀的。

“懒得分辨,无愧即可。”他说完转身要走。

这个人还真有些个性,郭懿跟上他,打听道:“敢问仁兄,这个学舍是哪位先生在讲经?”

“本郡大儒司马徽,”他又看一眼子规,说道:“若学兄要入舍,需独身前来,这里不让带仆从。”

原来是水镜先生的学校,那郭懿便对眼前人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多谢仁兄告知,”郭懿若有所思地点头,“可否请教仁兄姓名?”

他沉沉的声音响起。

“姓单名福,颍川长社人。”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